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在院内感染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在2015年8月以来推行了院内感染预防配合工作计划,通过科室内部消毒处理各项工作的良好部署,以期良好辅助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通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手术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了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7患者均为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计划实施以来接收的手术患者,对照组47例患者均为计划实施前接收的手术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消毒供应室推行感染预防工作计划前后,94例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通过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的良好计划部署,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后续关注应用。

  • 标签: 供应室 细节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对80件外来器械按照时间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40件)进行常规管理和实验组(40件)进行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观察且比对两组于管理后发生不良事件率。结果实验组灭菌97.50%等均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医师对器械整体状况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消毒供应室中对外来器械实施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可改善消毒质量及手术医生对器械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外来器械 管理标准化 操作规程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留置针穿刺前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观察组于留置针穿刺前后均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比较两组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局部静脉炎的概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患者而言,于留置针穿刺前后均利用0.2%安尔碘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局部静脉炎的并发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局部静脉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模式应用前(2014年1月-2015年1月)与应用后(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护人员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研究分析其干预的效果。结果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模式应用后,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以及临床满意度的评分均较应用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各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不但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满意度,同时还能优化护理的质量,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进内镜消毒流程是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诊断中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医院的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在同期该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改进内镜消毒流程后,统计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医院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同时间段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抽检内镜及其附件500件,调查病人1000例,对比流程改进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后,明显的提高了合格率,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和内镜细菌阳性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患者的疗效。结论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消毒清洗 流程改进 医院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3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科室内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QCC,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操作合格率和工作质量考核得分。结果实施QCC后,手术器械包装、清洗、灭菌装载合格率为100%、98.0%、99.0%,高于实施前的96.5%、93.0%、95.0%;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规范要求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中,能提高器械操作合格率、改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QCC 手术器械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职业病体检门诊空气污染状况,探讨紫外线灯照射和空气消毒机两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对阳泉市疾控中心职业病体检门诊2个诊室分别用两种方法消毒,并进行空气样品采集,培养对比空气微生物的数量后分析。结果紫外线照射消毒和空气消毒消毒均能达到职业病体检门诊要求的Ⅳ类环境空气消毒指标,但是空气消毒机效果明显好于紫外线照射消毒。结论对于本地煤矽肺和结核职业病多发的情况,选用能保证空气质量持续稳定的空气消毒机更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职业病体检者的健康。

  • 标签: 职业病体检 空气消毒 紫外线 空气消毒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最佳方法,以提升其管理质量。方法在我院手术室中选取90套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套。A组器械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B组器械进行分散式清洗消毒,对两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我们采用目测法和低温等离子循环取消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检测出A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于B组器械,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腔镜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器械的清洗合格率,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腔镜 清洗消毒 集中式 分散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后根管治疗,对照组为采用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消毒,分析两组封药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经1次封药后即可行根管治疗73.33%,对照组30例经1次封药后即可行根管治疗5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缩短根管封药的次数,有利于窦道的尽早愈合。

  • 标签: 慢性根尖周脓肿 有窦型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名工作人员和300件医疗器械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筹管理,对30名工作人员进行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观察优质护理前和护理后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等管理情况。结果护理前300件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9.3%、灭菌合格率为88.3%、包装合格率为94.3%,实施优质护理后300件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7%、灭菌合格率为98%、包装合格率为99.3%,实施优质护理前各项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优质护理后的各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抽取的30名工作人员在实施优质护理后,工作人员的压力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公众质量,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各包装等等的合格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促进。方法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前的2016年在我院相关科室抽取200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2017年1月在落实细节管理工作模式后列选200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调查分析。结果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此项认可度比落实前有大幅度的提高(P<0.05);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上护理人员也比以前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水平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落实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中心的实施中得到很好效果,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防范理念,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并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工作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消毒供应室1200件手术器械消毒管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0例与观察组600例,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消毒管理,观察组手术器械采用一体化护理消毒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器械消毒清洗合格率及医师对消毒情况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中采用一体化护理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管理,可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合格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管理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的预防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分析该方案在护理管理中的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实施后的生物检测合格率、B-D试验合格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后消毒器供应室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物品发放差错率及包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可显著完善和规范消毒供应室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和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有助于提高医院安全,降低感染。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层流洁净手术房间中应用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措施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试行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模式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观察效果。结果通过在手术室应用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通过在层流洁净手术房间中应用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充分说明了此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故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感染源强化消毒隔离管理应用效果 感染发生率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杀菌试验,观察100mg/L、150mg/L、200mg/L、150mg/L4种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作用0.5h、1h、2h的消毒效果。结果4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作用0.5h、1h、2h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杀灭率﹥99.9%;4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现场模拟杀菌试验的杀灭率﹥99.9%,达到消毒要求。结论含氯消毒剂在150mg/L~250mg/L作用0.5h~2h能有效杀灭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与标准菌株无差异。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 消毒剂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换药室(普外科)的空气进行消毒时,应用紫外线和臭氧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12月为观察时间,并以普外科中的换药室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场地,采用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交叉进行的方式,比较上述不同消毒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使用两种消毒消毒后,菌落数均显著减少,但是使用臭氧消毒达到的菌落减少数量明显高于使用紫外线消毒达到的减少数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换药室的空气消毒环节,应用紫外线和臭氧两种消毒方式均具有较好的消毒作用,但臭氧法在减少的菌落数值上明显优于紫外线法,臭氧具有更高的消毒应用价值。

  • 标签: 紫外线 臭氧 空气消毒 换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五常法”管理消毒供应室消毒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1月收治的17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8例,对照组传统方式消毒器械,实验组应用“五常法”消毒。结果对照组目测、菌落检测、ATP荧光检测、放大镜检合格率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应用“五常法”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能提升消毒合格率。

  • 标签: 腹腔镜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ldquo 五常法&rdquo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科环境管理与工作人员安全的相关性,提出对策,为消毒供应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借鉴。方法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严格控制污染扩散,保护院内环境,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环境质量。结果加强安全教育、改进工作方法,把以往的分散管理器械包变为集中管理器械包,防止或减少了污染,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得到了提高,污染扩散得以控制,有效地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消毒供应科的工作环境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供应科工作人员最大的安全隐患。加强集中式管理,保护供应室环境,防止污染扩散,是防止或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更是保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的迫切需要。

  • 标签: 消毒供应科 环境管理 集中管理安全相关性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