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咽癌患者护理中,实施肿瘤症状标准护理作业对其舒适度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62例鼻咽癌患者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肿瘤症状标准护理作业书护理),各31例;对比观察患者的疼痛、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鼻咽癌 肿瘤症状标准护理作业 改善效果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随机纳入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作业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比较患者认知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各项恢复情况指标和患者脑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水平评分显著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疗效确切,治疗方式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作业功能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1~2024.01消毒供应处理的1000件再生医疗器械与同时间就职的15名工作人员,按管理模式不同分作2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管理和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比对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器械处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以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实施干预,可有效提高器械处理质量与科室管理质量,建议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 管理质量 器械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 90例,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 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治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辅以作业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基本情况。结果:两组孤独症患儿的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出现了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作业疗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

  • 标签: 作业疗法 孤独症儿童 干预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早期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内科康复治疗;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物理及作业疗法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物理疗法配合作业疗法早期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康复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身体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对卒中偏瘫上肢的应用效果。方法:110例患者。分成对55例对比组(作业疗法)、55例实验组(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的FMA、UEFT、BI评分更高(P

  • 标签: 强制性运动 作业疗法 卒中 偏瘫上肢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的康复训练中,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方案的效果及对改善其情绪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探讨。方法:70例脑卒中患者为该项研究的样本,研究时段即2020.9-2021.9,行分组对照研究,抽签法完成分组,每组构成皆是35例脑卒中患者,即对比组、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对比组,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干预研究组,比较二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情绪状态评分显著较对比组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较对比组高,疗效高于对比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以康复训练方法改善脑卒中患者时,行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法,可以促进康复效果,继而加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对纠正负性情绪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情绪状态 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 进阶式作业小组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实施作业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施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处理,将研究中纳入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样本抽选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间。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作业疗法开展治疗。将组间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社会功能施以比对。结果:观察组中所纳入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分别(12.72±2.23)分、(0.56±0.04)分,同对照组患者的(22.96±3.04)分、(1.79±0.18)分相比较,均占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分别(87.35±4.02)分、(87.75±5.08)分、(87.93±5.17)分、(82.67±7.97)分,同对照组的(73.13±3.86)分、(80.61±4.25)分、(74.68±4.46)分、(78.39±4.26)分相比较,均明显占更高水平,P<0.05。结论:作业疗法应用于精神疾病患者中,可以促进病症康复,改善病症及生活质量,该方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神疾病 作业疗法 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作业流程重组+细节把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15名及研究期间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2022年11月),对比分析实施管理前后护理质量、院感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院感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作业流程重组+细节把控管理,不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还可以显著提高器械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 标签: 细节把控管理 作业流程重组 消毒供应室
  • 简介:目的观察作业治疗在提高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对1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进行以提高日常自理能力为主的作业治疗。结果患者的徒手肌力检查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作业治疗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以促进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但仍需要大量案例积累及系统评价。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症,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情况与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相关性,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 2017年进行职业体检的在岗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对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不同接噪工龄、不同接触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 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 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 25dB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从业人员的年龄、接噪工龄、接触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 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 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 25dB的发生率逐渐增大。结论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与年龄和接噪工龄有关。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大。

  • 标签: 噪声 职业性听力损伤 年龄 接噪工龄 噪声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机械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情况与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相关性,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某机械制造企业2017年进行职业体检的在岗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对不同年龄、接噪工龄、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不同接噪工龄、不同接触噪声强度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25dB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从业人员的年龄、接噪工龄、接触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高频平均听阈≥40dB以及高频平均听阈≥40dB且单耳听阈加权值>25dB的发生率逐渐增大。结论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与年龄和接噪工龄有关。随着年龄、接噪工龄、噪音强度的增加,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大。

  • 标签: 噪声 职业性听力损伤 年龄 接噪工龄 噪声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作业治疗在提高格林 -巴利综合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对 1例格林 -巴利综合症患者进行以提高日常自理能力为主的作业治疗。结果 患者的徒手肌力检查和改良 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 作业治疗通过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以促进格林 -巴利综合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但仍需要大量案例积累及系统评价。

  • 标签: 格林 -巴利综合症,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作业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制性运动联合作业疗法对颅脑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患者80例(2022年1月至3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作业疗法)和观察组(作业疗法+强制性运动),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评分、上肢FMA评分及上肢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强制性运动、作业疗法联合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颅脑损伤 上肢功能障碍 作业疗法 强制性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老年患者200例,依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单一运动疗法,运动疗法联合作业疗法两种方式进行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将上述干预方式联合应用后,乙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且提升效果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业疗法于运动疗法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