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EBV病毒(EBV)抗衣壳抗原抗体、抗早期抗原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抗体(VCA-IgA、EA-IgA、Rta-IgG)和白介素6(IL-6)检测评价鼻咽癌的患病风险。方法收集200例不同分期鼻咽癌(I、II、Ⅲ、Ⅳ期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和IL-6的水平。按临床分期分组,对各临床分期鼻咽癌的IL-6、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癌组VCA-IgA、EA-IgA、Rta-IgG和IL-6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Ⅰ、Ⅱ期的血清VCA-IgA和EA-IgA相对值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率在各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Rta-IgG的相对值值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血浆中IL-6阳性率与临床分期高低成正比。结论检测VCA-IgA、EA-IgA、Rta-IgG和IL-6有助于鼻咽癌的患病风险评估。

  • 标签: 鼻咽癌 血清抗体 IL-6
  • 简介:目的:对1例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进行ABO基因分型,分析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及其突变基因。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对该例患者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结合Sanger测序及PCR产物克隆的方法,分析该患者及其父母ABO基因的增强子、启动子、第1~7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寻找变异位点。结果:该例患者的血清学正定型为ABweak,ABO基因外显子分型结果为A102/B101,其B等位基因增强子CBF/NF-Y微卫星区比正常的4个43bp串联多了一个串联,B等位基因启动子缺少-35~-18的18bp序列。结论:该患者B等位基因调控区内的变异很可能是引起其B抗原弱表达的原因。

  • 标签: ABO血型 疑难血型 调控区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将88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2组,4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将两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6.82%)、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家属及陪护压疮防护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在预防压疮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住院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风险管理性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中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87例股骨胫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均使用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配合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使用风险管理性护理,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期间开展风险管理性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相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

  • 标签: 风险管理性护理 股骨胫骨折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疑似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筛查出42例食管静脉曲张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相关信息。结果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过出血史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最大直径、胃左静脉(LGV)直径明显大于无出血史的患者;另外,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有过出血者中Ⅲ级的人数多于无出血史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测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胃左静脉直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能够更好的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运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达到改善护理质量并预防及降低骨科患者治疗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骨折手术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骨科常规护理模式,50例实验组患者则运用包含常规护理为基础的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两组负责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于骨科医护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管控患者的医疗风险,更有效率的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具有实际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骨科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模式 风险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并分析降低母婴风险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随访观察的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践组,对照组与实践组各28名患者,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实践组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入胰岛素治疗,分析对照组与实践组治疗后的血糖状况以及对产后母婴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糖尿病治疗后,对照组与实践组血糖都得到控制,实践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组妊娠母体发生不良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践组新生婴儿发生不良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入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同时降低了妊娠母体和新生婴儿发生不良状况的比例,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研究意义。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母婴风险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术中护理 腹部肿瘤 糖尿病 压疮风险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脑病科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对其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200例患者接受调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0人,营养不良者91人,其中接受营养治疗患者44人。营养不良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接受营养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有所改善,白蛋白改善不明显。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率偏低,营养治疗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更高,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和%,观察组更高。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对于风险知识的认知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职业卫生管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结果在该企业项目建成正式投产之后,在生产当中,可能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异丁烯、氨以及叔丁胺等。该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工人主要通过巡检方式接触,每天的接触时间在1h左右。结论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以及危害情况的综合分析,即能够在实现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以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应对处理,能够对无类比资料在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

  • 标签: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化工企业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对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方法参与本实验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共305例,对其左室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有56例患者出现了左房血栓情况,将其设定为A组;另外的249例未出现左房血栓情况的患者,将其设定为B组,对其评分与病症相关进行讨论研究。结果相比于CHADS2评分系统,应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得分评分更高,同时A组患者评分系统中的低危、中危及高危比率均更高,评分系统危险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的左房血栓发生率越高,两者存在直接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可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进行左房血栓诊断、风险评估诊断过程中,依据CHA2DS2-VASc评分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从而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非瓣膜病房颤 CHA2DS2-VASc评分 CHADS2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或非痫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非选择患者 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 35例 (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 109次,其中 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 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 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与非痫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 标签: [ ] 癫痫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事件 癫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本院于2016年3月对肝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选取本科室2016年3月前收治的70例患者为常规组,其主要通过传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选取本科室2016年3月后收治的70例肝病患者为实验组,其主要在传统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和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肝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护理差错发生、投诉率以及护患纠纷率,同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和谐发展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肝病科 护理质量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矿厂进行分析,探究工程分析法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工程分析法分析某矿厂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探析工程原材料、使用设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该矿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时的噪音、粉尘和有害的化学气体,工人患的职业病主要有尘肺、噪声聋。结论工程分析法可以投入到实际工程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为职业病的控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 标签: 工程分析法 职业病危害 因素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难治结核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1.1-2016.12.31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结核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28例患者中,有36例为难治,且其胸腔积液高达3cm及以上,并能够抽出一定量的积液,对其行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和置管持续引流治疗三个月后,其中有16例积液完全被吸收、9例有轻度胸膜肥厚粘连、5例因胸腔塌陷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另6例行中药治疗后积液吸收明显。结论在难治结核胸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外,同时应综合应用药物化疗、胸腔置管引流、糖皮质激素、外科手术、中医等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特点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纤维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纤维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紫癜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2例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紫癜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紫癜性肾炎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