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就医满意度,寻找解决措施和方法。方法选取了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之间在本院精神科就诊的98例患者分组护理,采取对两组电话回访以及与护士座谈等形式进行信息收集。结果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的工作机制。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密切配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预先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流程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产房产后出血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在我院接受阴道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在我院接受引导分娩的产妇100例子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18.7±25.6)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438.2±28.4)ml,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对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房 产后出血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实验组实施细节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风险事件 护患纠纷 细节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5月于我院外科就医的病患78例,并且于2016年6月护理开组同时落实预防策略,将预防落实前的病患临床资料列为本次研究的参考组,而预防落实后的病患临床资料列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统计各组病患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满意情况,同时计算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并且进行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产生要远远少于参考组,其中护理操作失误、抗菌药物滥用以及护理预防措施不足是诱发风险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对比两组护理满意情况,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参考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操作失误、抗菌药物滥用以及护理预防措施不足是诱发外科护理风险事件产生的主要因素,应当值得重视,并且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有效的护理预防工作。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应对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自我效能水平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41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疾病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SEQ、FES、Fugl-Meyer评分、Barthelindex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结论将风险管理用于老年脑卒中防跌倒的护理中,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龄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时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其应对措施。方法笔者此文在综合考虑老龄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来分析其在行胃肠镜检查时会遭遇到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且给出针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结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护理人员的对此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患者就医安全的保障十分有意义。结论根据老龄患者身心特点来分析其胃肠镜检查时的风险因素并给出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优化医患关系。

  • 标签: 老年患者 胃肠镜检查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故和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8.18%,较对照组的90.91%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可改善护患关系,该护理管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进行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40例的患者为研究组,给予研究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构建。方法通过Delphi法对36名临床护理专家实施函询调查,明确手术创伤患者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结果2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均为100%老专家权威系数为0.878;专家积极系数为100%。经专家鉴定,明确了解了患者相关风险因素的价值及内容、临床相关风险因素以及风险分级评估的预防措施。结论按照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积极系数的依据,手术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条目的可信度及代表较高,对临床护理人员预防手术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手术创伤 下肢深静脉 血栓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感染情况分成感染组(42例)与未感染组(122例),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年龄大于50岁、侵入治疗操作、急诊治疗时间大于5d、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d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风险中,护理人员手部卫生不合格、有侵入操作、空气消毒错误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护理中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多种,根据感染风险发生原因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 院内感染 风险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量化分级管理在医院风险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护人员6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名医护人员。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试验组采用量化分级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失误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并对两组医护质量和医护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失误及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医护质量和医护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分级管理在医院风险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减少医疗失误和医疗纠纷,并其能显著提升医护质量和医护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量化分级管理 医院 风险控制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采取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后,外科老年患者拔管的例数明显减少,这提示应当在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 标签: 风险管理 外科 老年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中随机选择92例,组别分类根据护理方法进行,为对照组(46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46例)患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当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将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常规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9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和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儿科病区收治的患儿各128例,整理住院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结果实施后,儿科病区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13.28%降至4.69%,护理纠纷发生率从10.16%降至3.125%,且住院时间也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强调护理风险的事前防控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价值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5种病种的68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效果更好,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 泌尿外科患者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了232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2015年1月—12月就诊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共111例,均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12月就诊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共121例,均在常规管道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8.11%,实验组发生率为1.6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道护理中可帮助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规避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从而使其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风险管理 食管癌根治术后 管道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行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按照是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进行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而值得我们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小儿 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