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新的医疗技术、医疗方法的出现,使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外科手术护理领域。由于外科手术护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较高的综合,使得其每一步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外科手术护理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所以临床应加强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的管理,寻求新型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方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内收治的880例外科手术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风险因素 对策分析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占所有患者的21.25%,没有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是63例,占所有患者的78.75%。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17例中,护理人员因素10例,占58.82%,患者因素4例,占23.53%,医院环境因素3例,占17.65%。结论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较高,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明确引起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措施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小小的事件就能引发医疗纠纷,护士的一言一行及职业操守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所以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尤为重要,需要护理管理者和护士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风险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从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3例,分别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5人,研究组48人。了解所选患者家属的投诉原因,与护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现象进行对比,研究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结果在对儿科护理进行风险护理之前,儿科一共发生了家属投诉100例,占到总数的86%,我院共有家属投诉540例,儿科投诉占到54.7%;实施风险护理之后,儿科共发生家属投诉14例,占到5.6%,我院共有家属投诉135例,儿科投诉占到总数的9.6%。实施风险护理之后,全院的家属投诉率有了显著的下降(p<0.05),儿科病房的投诉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p<0.05)。结论本次研究对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对应的措施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有效的风险措施和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儿科护理的不良情况发生,所以,儿科护理应注重风险措施和有效的护理。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 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20例,分析猝死医疗纠纷发生率、尸检率和赔偿率。结果病房猝死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35%;非猝死尸检率15%明显高于猝死尸检率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猝死赔偿率33.3%明显低于猝死赔偿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管理应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行为管理,重视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预警与医疗纠纷处理管理。

  • 标签: 病房猝死 医疗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疼痛科疾病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事件,对疼痛科疾病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进行研讨,以期提升疼痛科疾病护理的质量。方法对我院疼痛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出现的37例疾病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及防范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37例疾病护理风险事件中有11例是因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而引发的,占29.73%;有13例是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而引发的,占35.14%;有5例是因患者自身的原因而引发的,占13.51%;有8例是因环境因素而引发的,占21.62%。结论应当严格落实好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慎独”精神、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大对病房环境的安全管理力度,这样方能使疼痛科疾病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疼痛科疾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实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疼痛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外科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进行收治的新生儿,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是35例新生儿。其中,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记录纠纷情况以及护理缺陷发生率,观察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胸外新生儿实施外科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新生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大大提高,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新生儿 护理风险
  • 简介: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护理保健的需求日渐增加,对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在面对患病的老人时,不仅要认识疾病,护理病人,更要能识别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使其能从疾病中尽快康复,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寻求理想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已达到良好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抽样选取132例相关病人进行研究,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正常组进行正常化的护理,实验组还要在护理的基础上配以风险管理进行治疗,比较血透室其前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此次治疗满意的有61人(占总数的92.42%),发生风险事件2起;正常组对此次治疗满意的有47人(占总数的71.21%),发生风险事件11起、其中包括晚上发生的6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配以恰当的风险管理是能够消除血液透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病人的治疗及其预防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 预防 血透室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重要服务之一,总的来说神经外科的护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在当前的护理模式下,还存在许多护理的不完善,导致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对护理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神经外科风险因素的分析与控制对于发展神经外科正常医学活动极为重要。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对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2例血液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存在因素,分析风险管理的研究。结果42例血液内科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护理,2例输液渗漏,2例经济纠纷,投诉率9.52%。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发生,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 标签: 血液内科 护理风险 研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科护理的风险及相应的管理策略,并观察该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我院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于2010年实施该风险管理策略,并予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09年(实施前),且护理差错、投诉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差错、投诉及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产科护理的风险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164例患者,随着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针对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风向发生的概率。结果在16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感染、出血、凝血以及溶血和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为9.1%、17.7%、10.4%、6.1%和73.8%,干预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65.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引起血液透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液中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管理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眼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98例患者,对其病例资料及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眼科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了影响眼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一些因素,并找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有效规避眼科护理风险,切实提高眼科护理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眼科 护理 风险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作为药品生产企业,如何防范药品危害的发生,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将所造成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成为了管理的重点。由于风险具有可测和普遍的特点,所以学习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并掌握相关理论,加强质量风险管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降低药品生产质量问题风险,提高药品生产质量,促进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本文将分析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

  • 标签: 药品 生产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