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72例本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延续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管理能力评分。结果: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护理前健康管理能力评分具有一致,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血糖控制、足部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 坏疽 感染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睡眠质量情况。方法:资料选自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诊治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两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42例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睡眠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医院感染科的800份记录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感染现状,制定针对管理与整改措施。将2019年10月感染科的600份记录进行对照,比较措施改进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管理效果。结果: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包括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意识缺乏、手卫生管理不规范、消毒灭菌工作不规范和医疗废物处理问题等,采取针对措施后,医院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采取针对措施,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细节护理的预防感染措施在产科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产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前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后实施基于细节护理的预防感染措施的6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1.67%(7/6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 细节护理 预防感染措施 产科术后 院内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当前在ICU进行治疗的病人当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临床科室中的病人。怎么样去使ICU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降低,已经成为当前临床护理需要去面对的难题,具有一套良好护理体系能最大程度去降低ICU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也会病人其他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此次主要是针对ICU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的解决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ICU患者 肺部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开放四肢骨折手术中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时段内开放四肢骨折手术患者82例,采纳入院顺序单双号予以分组,常规护理41例归入对照组,手术室护理干预41例归入研究组,对比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切口愈合率高、切口感染率低,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切口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心房颤动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均实施导管消融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房颤动 并发症 临床路径护理 住院时间 导管消融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升临床护士对导管维护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我院126名临床护士在导管维护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因素,明确改善方向、改善目标等对策,并实施。对比开展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成果。结果:调查发现导管护理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固定不规范、不知晓相关措施、标识不符或无标识等,品管圈实施后临床护士对导管护理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固定不规范、不知晓相关措施、标识不符或无标识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建立品管圈小组,对临床护士导管维护的规范性进行督导,有效的提升了临床护士知识的专业,技术操作的标准,提高临床护士对各种导管的维护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临床护士 导管 维护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在超声引导下的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通过心电图和术后X线的自身对照研究,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准确,分析心电图与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一致。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使用心电图定位的导管尖端位置与置管结束后拍的X线胸片进行比较,应用筛检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灵敏度为99.49%,特异度95.24%,Kappa系数检验结果为0.858,心电图和X线定位导管尖端位置一致度较高。结论: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具有实时和观,准确较高,增加病人治疗的安全,可部分替代X线胸片定位。

  • 标签: 超声引导 心电图技术 PICC导管尖端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患者应用PICC导管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于本院实施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进行治疗,抽取时间即2019.3-2021.3,依据抽签方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两组,25例患者每组,组别是对比组、研究组,对比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方案,研究组给予PICC导管方案,比较组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明显较对比组发生率低,P值<0.05。结论:临床通过静脉泵入方法为患者提供刺激性药物时,实施PICC导管方案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留置针方案,切实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可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PICC导管 刺激性药物 静脉泵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中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的应用意义。方法:统计分析本医院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抽取80例患者入组参与本次研究,研究选取自2019.2至2020.10阶段,通过抽签法为两小组成员实施分配,两组人数均分,各组均为40例,实验组护理选择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延续护理,比照组护理选择常规延续护理,分析研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需求满足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比照组比较,差异性、比对优势均存在(P<0.05),实验组心理需求满足度比较比照组,存在较强优势(P<0.05)。结论: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能够提高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有效

  • 标签: 居家照护平台 互联网+ PICC导管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55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针对B组28例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科室护理质量评分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有效较为显著,能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中心 静脉导管 护理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发生率(MDRP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医护人员 MDRPI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20年2月1日-4月30日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共计205人为对照组(QCC对策实施前),2020年5月1日~7月31日急诊医护人员205人为观察组(QCC对策实施后),比较活动前后医护人员MDRPI发生率。结果 医护人员MDRPI发生率由活动前24.39%降至活动后的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 医护人员 MDRPI 发生率
  • 作者: 鲍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8-05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0年 第36卷 第9期
  • 机构: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 561000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干预预防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住院病人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科先后顺序实施1:1分组,将30例对照组采取ICU治疗期间常规护理干预,30例观察组采取ICU脑出血治疗期间针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炎症因子。结果:采用针对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肺部感染情况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及厌氧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压疮几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对参与本次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10、IL-6和IL-4水平都有改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炎因子水平,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脑出血;针对性护理;肺部感染;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对降低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及影响评价。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ICU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ICU脑出血患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对开放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的68例开放四肢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术中用时、留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术中用时、留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开放四肢骨折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封管用于糖尿病肾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作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肾内科接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就诊单号的顺序平均分成三组,每组27例。三组患者分别是尿激酶封管组、肝素封管组以及混合组,对比三组患者透析血流量、导管通畅情况、栓塞次数以及单次抽吸导管不畅、动静脉反接、护理干预情况。结论:经统计学对比显示,尿激酶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导管通畅情况、栓塞次数均明显优于肝素组(P<0.05),混合组上述指标与其他两组对比无意义(P>0.05);尿激酶组患者单次抽吸导管不畅、动静脉反接、护理干预情况明显低于肝素组(P<0.05),与混合组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封管用于糖尿病肾病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能够明显保证透析置管通畅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的优质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腔内化疗治疗后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恶性胸腔积液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实际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2-2021.2月内收治的6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应用普通护理)和观察组(34例,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心静脉导管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能力,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ICU 集束化护理策略 ADL评分 中心静脉导管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