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代谢关键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S)患者3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寻找目的基因(基因上游5kb的区域一直到第2外显子区域)的CpG岛区域,使用重亚硫酸盐修饰直接测序技术进行样本DNA甲基化检测,运用单因素或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两组间DNA甲基化分布差异。结果:胱硫醚-β-合成(CBS)基因4个CpG岛同源性非常高,放弃甲基化分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MTHFR)基因有2个CpG岛;半胱氨酸合成(MTR)基因有1个CpG岛。两组这2个基因所有CpG岛都未发现DNA甲基化情况。结论:未发现MTHFR和MTR基因DNA甲基化改变与ATS相关。

  • 标签: 脑卒中 DNA甲基化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凝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联合巴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在 2014年 7月至 2016年 7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 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36例和对照组 36例,采用巴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治疗研究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巴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银杏达莫 巴曲酶 急性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国产瑞替普(简称 r-PA)与尿激酶(简称 UK)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简称 STEMI)疗效。方法:本研究主体为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间来院治疗的 95例 STEMI患者。随机分 A组和 B组,分别是 48例与 47例。 A组用药方案为国产 r-PA, B组用药方案为 UK。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冠脉再通率为 97.92%, B组为 85.11%; A组的不良事件率为 10.42%, B组为 27.66%; A组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 B组( P< 0.05)。结论:为 STEMI患者行国产 r-PA治疗的效果优于 UK,可促进冠脉再通,减少不良事件,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国产瑞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 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人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断研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亦层出不穷,臭氧联合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相关并发症报道较少。我科于2009年3月收治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臭氧联合胶原治疗后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马尾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 胶原酶 治疗 臭氧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纤溶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者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同时联合纤溶注射液,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为78.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NIHSS分数以及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上述得分均有所改善,就改善情况来看,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纤溶注射液进行治疗,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其能够全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纤溶酶注射液 氯吡格雷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纤溶 +血栓通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入院的 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 +纤溶)与观察组(纤溶 +血栓通),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采用纤溶 +血栓通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加速患者恢复,效果确切、安全,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老年患者 缺血性脑卒中 纤溶酶 血栓通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本研究介绍了HPLC方法测定胰蛋白抑制剂活性及其在中药木鳖子胰蛋白抑制剂活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由于分析样品中的胰蛋白抑制剂可以减低胰蛋白的活性,所以可以通过测定胰蛋白活性的下降来评价胰蛋白抑制剂的活性。测定原理是:胰蛋白能水解N-α-苯甲酰-DL-精氨酰-4-硝基苯胺盐酸盐生成产物4-硝基苯胺,采用HPLC方法对产物4-硝基苯胺进行分离和定量,最终测定样品中胰蛋白抑制剂的活性。该方法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选择性更好。

  • 标签: HPLC 木鳖子 胰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肾脏功能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出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可自由透过’肾小球基底膜,且披近曲小管吸收,同时无’肾小管的分泌,在所有组织中产生速率是恒定的,不受人体肌肉量、代谢、年龄、性别及炎症等因素的影响,是反映GFR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

  • 标签: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肾功能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H-ras基因点突变的情况,应用聚合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切图谱分析技术,对55例初诊AML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16例(29.1%)存在H-ras基因点突变,此突变与AML的发生及其某些临床指标有一定关系。H—ras基因突变可望成为AML诊断分型、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 标签: RAS基因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髓细胞性白血病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作为急性和慢性疼痛管理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使用历史长达100年之久,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所有的非选择性NSAIDs都存在潜在的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ARDs)。这都与它们对环氧合-1(cyclooxygenase-1,COX-1)和COX-2抑制作用的选择性有关。为了避免与COX-1抑制相关的胃肠道副作用,罗非昔布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应运而生。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以及一些最新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揭晓,COX-2选择性抑制剂胃肠道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但其非胃肠道ADRs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尤其是其心血管、肾脏以及过敏等方面的ADRs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总结近年来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文献,以期临床选用时有更多的参考。

  • 标签: 消炎药 非甾药 选择性COX-2抑制剂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8.9月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42)、研究组( n=42)。对照组给予单独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联合凝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止血效果以及止血 48小时内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再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治疗可改善出血症状,提高止血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凝血酶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尿素试验(RUT)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敏感性,探讨血清学检测(免疫印迹法,IBT)能否提高RUT假阴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H.pylori感染检出率。方法采用RUT、组织学(W-S染色法)和IBT三种方法检测2009年1月~8月经胃镜确诊的39例出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组)住院患者H.pylori感染情况与33例非出血性消化性溃疡(非出血组)门诊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最少两种诊断方法阳性为H.pylori感染诊断参照标准。结果RUT在出血组H.pylori阳性率43.6%低于非出血组81.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组IBT阳性率87.2%明显高于RUT阳性率43.6%(P〈0.001);也高于W-S染色法阳性率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出血组RUT灵敏度65.4%显著低于非出血组96.3%(P=0.005)。出血组RUT阴性患者22例,依参照标准IBT可检出RUT假阴性患者9例,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RUT阴性患者中H.pylori检出率为40.9%。结论RUT在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灵敏度降低,假阴性患者增加。血清学(IBT)可作为H.pylori感染出血性消化性溃疡RUT阴性患者的补救措施或可选方法之一,有助于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时H.pylori感染检出率。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快速尿素酶试验 血清学 出血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I型对氧磷酯(paraoxonase,PON1)基因192Gln/Arg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49例老年CHD患者和38例对照者的PON1-192Gln/Arg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以A/B表示。结果:各基因组(AA,AB,BB)分布在冠心病组:18.4%,51%,30.6%;对照组:39.5%,47.3%,13.2%。两组比较各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X^2=6.35,P=0.042);B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明显增高(0.56vs.0.370);B等位基因携得(AB型+B型)与AA型纯合子比较,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4.77,P=0.029).B等位基因是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R=2.19,95%CI:1.19-4.05)。结论:PON1基因192Gln/Arg遗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该酶切位点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 标签: 对氧磷酯酶 遗传多态现象 基因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所有患者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探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CK、LDH、CK-MB)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且探究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异常水平,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关键词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心电图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疾病之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故而临床对该疾病需予以全面、安全的干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1,通心络胶囊具备化瘀通络、益气活血等作用,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及心电图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探究组(n=45)与对比组(n=42),探究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3.47±18.60)岁;对比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3.50±18.52)岁;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中分析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若出现心绞痛可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生产厂家山东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70);探究组再此基础上予以通心络胶囊(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治疗,口服方式0.78g/次,服用频率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4d,观察疗效。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心肌主要指标CK(磷酸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运用LD-P法测定LDH,应用免疫抑制法与耦联法测定CK-MB及CK;应用美国康泰公司生产的TLC4000同步12导联动态进行心电图检查。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心肌指标情况探究组(n=45),CK(150.27±64.57)U/L、LDH(551.61±140.72)U/L、CK-MB(21.01±8.02)U/L;对比组(n=42),CK(182.78±72.33)U/L、LDH(629.41±147.67)U/L、CK-MB(25.15±8.22)U/L;(t=2.215,P=0.030;t=2.516,P=0.013;t=2.377,P=0.020)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肌各指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情况探究组(n=45),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43例,占总比95.56%;对比组(n=42),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30例,占总比71.43%;(x2=9.366,P=0.002)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心电图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3讨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导致其不稳定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具备稳定性。且粥样硬化斑块突发性破裂而形成的血栓是该疾病主要发病机制,会基于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胆固醇升高、斑块脆性增加、血压上升及炎症反应等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关联。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中医中属于“胸痛”、“胸痹”范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记载。依照传统中医理论而言,该疾病属于标实本虚等症状,患此疾病者可能血气及心血不足,同时伴有痰浊、血瘀等疾病,且其病机为气滞脉络淤阻。通心络胶囊属于中药制剂,具备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其中含有人参、水蛭、蜈蚣、全蝎、冰片、降香等药材。人参可补血、补气,可促进气血运行,保障其通畅无阻;而水蛭、蜈蚣、全蝎等可解痉、通络、化瘀;冰片、降香具备通窍功效,在各类药物共同作用下,可标本兼治,促进患者机体康复2。本研究中探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相较于对比组单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将通心络胶囊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肌各项指标,保障心电图治疗疗效,因此可在临床中予以广泛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苗灵娟,程广书.冠心舒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肌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152-154.2.程杰.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95-96.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别检测心肌及LVEF,比较3组患者的心肌及LVEF异常比值。结果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谱检查60例异常,占78.9%。异常率与中毒程度有关,轻度、中度、重度组人院36h心肌谱异常率分别为14.3%、85.7%、100%,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VEF检查轻度、中度、重度组异常率分别为:0、17.9%(5例)、70.6%(24例),重度组LVEF异常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肌损害,中毒程度越重,心肌越高,LVEF异常越明显,重度中毒对心肌代谢及心脏收缩功能均有明显影响。故心肌结合LVEF更能准确反映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心肌损害严重程度。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肌损伤
  • 简介:1977年施贵宝公司科学家Ondetti等根据血管紧张素转换(ACE)底物的化学结构推测设计出ACE的活性部位模型.1981年全球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开博通)上市并用于治疗高血压.被列入降压药物之一。20多年来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认识不断深入及ACEI的临床应用日益扩展.目前ACEI已不仅是降压药物.还是心血管包括脑血管及肾血管疾病等靶器官的保护药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血管病 解读 专家 中国 ACE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丁苯酞联合巴曲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 7 0例,随机分组,巴曲治疗组患者采取巴曲治疗,联合方案组对本次患者采取巴曲 +丁苯酞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联合方案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治疗后发作次数和时间、脑静脉血氧含量、动脉峰值流速均优于巴曲治疗组, P< 0.05。两组的并发症比较, P> 0.05。结论:巴曲 +丁苯酞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良好,可改善脑血管动力学和脑氧代谢,减少发作次数和时间。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丁苯酞 巴曲酶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 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肾功能降低的综合征,是对急性肾衰竭的扩展,在肾脏发生生物学、组织学标志物改变即可定义,本病强调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2019版)中明确了 AKI的检查项目,如肝肾功、 24h尿蛋白定量、腹部超声、肾脏血管超声、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eutrophirgelatinase- associatedlipocalin, NGAL)等, NGAL在机体多个部位表达,主要经由肾脏代谢,正常健康状态下,机体尿、血 NGAL的水平较低,而在肾损伤发生超早期,即可见 NGAL水平的急速上升,本文主要就 NGAL在 AKI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 标签: NGAL AK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