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并探讨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对无偿献血招募的影响。方法对本血站2011年9月。2013年8月的无偿献血招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服务前招募无偿献血者6899名,总采血量为193.28升;实施规范化服务后招募无偿献血者10807名,总采血量为298.32升。与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前相比,实施规范化服务后的无偿献血者人数增加了56.64%,而采血量增加了5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规范化服务模式,有利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服务模式 无偿献血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人员对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176),是我院2019.7~2020.7血站无偿献血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88,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88,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分析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焦虑量表评分有显著降低,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27%、献血者对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高89.77%(P

  • 标签: 血站采血 献血者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血站采血护理人员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9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80例均为我中心接收的献血人员,结合此间献血人员应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经护理后,观察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对照组(80.00%)相比,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和对照组(12.50%)相比,观察组(2.50%)更低,但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分析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血站采血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心理护理,减少焦虑情绪的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献血人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血站采血 献血者 心理护理 SAS评分 不良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建立一支志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除了加大无偿捐献机采宣传和招募力度外,捐献者在初次捐献血小板时的经历和感受对他们以后是否能够成为固定无偿捐献机采献血者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445名无偿捐献机采者进行随机调查,并追踪再次捐献血小板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无偿捐献 初次 机采献血者 随机调查 捐献者
  • 简介:我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没有对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的知情告知方法和隐私权的保护作出明确的规定。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普及,参与无偿献血的公民队伍的不断壮大,血液检测结果的反馈和告知的进一步规范,各地血站对献血者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4号《血站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 标签: 无偿献血工作 检测结果 血液 《血站管理办法》 反馈 青岛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频繁固定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1月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初次献血者并每年固定献血20次的献血者81例,分析献血次数、年龄段、性别对献血者RBC、HGB、HCT三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81例献血者随着捐献频次的增加在第10次开始RBC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固定成分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捐献频次
  • 简介:目的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期间在我站流动献血进行献血的人员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静脉穿刺方式进行采血,研究组是采取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式进行采血。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穿刺失败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穿刺失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献血者采血时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找出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能够降低穿刺失败的概率,提高献血的安全性,值得在各大采血站以后的献血工作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献血者采血 静脉穿刺失败 原因 预防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血献血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期间98例全血献血者进行观察,均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全血献血者的护理当中,可消除其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全血献血 预见性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
  • 简介:输血引起的输血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确保库血质量,控制和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我院按卫生部的要求,对每位供献血者的血液在采血前及采血后行7项检验,包括ABO血型、血红蛋白含量(HB)、梅毒(RPR)、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现将个体供血者与

  • 标签: 供血 献血 血清学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河大造胶囊治疗卵巢早衰闭经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卵巢早衰闭经患者,予河大造胶囊口服3个月,分析其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愈率为37.14%,有效率为34.29%,总有效率为71.43%,无1例妊娠。治疗后有效患者雌激素水平较服药前明显上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河大造胶囊能升高卵巢早衰闭经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有效治疗卵巢早衰闭经。

  • 标签: 卵巢早衰 闭经 河车大造胶囊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铜比重法在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筛选中的应用。方法:比较硫酸铜比重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结果:硫酸铜比重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女性献血者Hb不合格率为8.48%,男性献血者Hb不合格率为1.05%,2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硫酸铜比重法进行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筛选,已不适合于流动献血的工作模式。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红蛋白 筛选
  • 简介: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表面抗原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血站2011年3月至2015年7月对常规血液实施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的筛选结果,以二对半检测方法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通过综合检测结果,对标本感染状况+献血者HBVDNA予以判断,从中选择隐匿性HBV感染标本+部分HBsAg-HBVDNA作克隆测序及S区巢式PCR,分析基因突变与分型。结果在无偿献血者250480份标本中,共筛查出HBsAg-DNA+196例,其中有171例OBI;在171例OBI中,46例作巢式PCR扩增,扩增出S区有16例,其中,C亚型有13例,发生突变5例;B亚型有3例,发生突变1例。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OBI具有较高的存在概率,基因突变和分型在各个地区都存在差异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 抗原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抢救药品的标准化管理,保障抢救药品的质量,缩短清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规范抢救药品种类,加强效期管理标识管理。结果:急救药品完好率达到100%。结论:确保了抢救抢救药品的安全使用,缩短了交接班清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安全。

  • 标签: 抢救药品管理   规范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在提高全院抢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回顾性资料,对我院2021年1-3月份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2021年4-12月份采用PDCA循环联合项目管理进行干预,对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抢救药品知晓率、抢救车管理规范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急救药品知晓率高于管理前(P<0.05)、抢救车管理规范率高于管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联合项目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抢救车管理质量,为护理人员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项目管理 抢救车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河大造胶囊对放疗导致食管癌患者白细胞减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食管癌放疗患者7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放疗期间口服河大造胶囊,对照组放疗期间口服利可君。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患者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白细胞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改善虚弱症状有效率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3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2组在服药前后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服药物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河大造胶囊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导致白细胞减低治疗作用及对改善放疗过程中出现的虚弱症状均优于利可君;且应用过程中未见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肿瘤 河车大造胶囊 利可君 白细胞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