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延续,是达到公共政策预期目标、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决策过程、信息沟通、执行主体以及管理资源投入四种影响政策执行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公共政策 政策执行 公共管理 政策周期
  • 简介: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管理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是行政强制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行政决定义务内容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以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性反思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完善的途径,从而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向。

  • 标签: 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现状分析 模式完善
  • 简介:民事诉讼法已明确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经过对司法实践中的民事执行监督方式进行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在新民事诉讼法实施的背景下,民事执行监督应将抗诉、检察建议、查处职务犯罪作为主要方式。

  • 标签: 检察机关 民事执行 启动方式
  • 简介: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仲裁纠纷的案件不断上升,由于现行仲裁法规定比较原则,在审判实践中难于操作。为了统一认识和执法尺度,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次与省内有关仲裁委员会座谈,广泛听取法官、仲裁员、律师的意见,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制订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经2002年2月28日审判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已于今年3月5日下发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执行。本文以《意见》为基点,对执行仲裁法中的若于实务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执行 高级人民法院 审判实践 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
  • 简介:刑事司法活动中,刑罚执行作为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后续司法活动,在法学界和实务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刑罚执行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也面临同样的尴尬.理论储备的不足和刑事司法的行政化,使刑罚执行监督制度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刑事司法体制的需要.一个完善、合理、可操作的刑罚执行监督制度是保障刑事裁判得以完整、科学、公正、规范执行的关键,也是维护罪犯合法权益的最有效的司法途径.

  • 标签: 刑罚执行监督 模式 途径
  • 简介:执行性地方性法规是指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执行性地方性法规在整个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中,占的比重较大,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本文拟结合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际做一些分析.

  • 标签: 执行性地方性法规 立法 行政法规 执行法律
  • 简介:委托执行制度本身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受托案件负担论是影响委托执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管理、监督制度虚无化是委托执行制度动态运行上的最大问题。委托执行制度改革的内容核心是实行共同执行,运行核心是纳入执行流程,管理核心是强化高级法院责任。

  • 标签: 委托执行 共同执行 受托案件负担论
  • 简介: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十九条对执行程序中允许抵销的情形进行了严格限制,违背了实体法上抵销制度的基本原理,有违当事人权利保障之平等性。在执行程序中,抵销权的行使不以主动债权须经过裁判确定为前提,亦不以相对方的认可或同意为条件。但执行程序中的抵销不能直接排除执行依据的执行力和债权人的强制执行请求权,合理的救济程序是设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且前诉判决之既判力对执行程序中抵销权之行使不具有遮断效。在现行制度下,被执行人只能通过另诉方式主张抵销债权,但在程序机制的处理上,有必要使该诉讼与实体法上的抵销制度以及中止执行制度结合起来,以便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强制执行 抵销 债务人异议之诉
  • 简介:<正>(一)强制拍卖的含义拍卖也称竞卖,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指出卖人当众出售某物,由许多应买人以竞争的方式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高价时即视为成交,把货物卖予出价最高的应买人。民事执行中的拍卖,是拍实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具体运用,是指人民法院或由其指定的单位在需要民事强制执行的案件中,对已经查封的债务人的财物,通过拍卖方式出售,并以取得的价金清偿债务的强制执行方法,即为强制拍卖。

  • 标签: 强制拍卖 民事执行 执行程序 民事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 执行方式
  • 简介:二、执行和解实践中的困惑1 、自行和解协议的履行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合法有效的,当申请执行人不愿意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而被执行人要求履行时,申请执行是否可以反悔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 标签: 和解存在 存在问题 执行和解
  • 简介:第一、毒品犯罪情况相当严重毒品犯罪是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国家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曾经激起两次鸦片战争。我国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对此深恶痛绝。从我国历史上看,曾多次制定禁烟法。早在清朝雍正七年就制定了《禁止买卖鸦片条例》;嘉靖十八年又颁发了《严禁吸食鸦片则例》;道光十九年制定了《查禁鸦片章程》。在国民党时期,1914年4月21日制定了《吗啡治罪法》;1925年7月21日公布了《禁烟条例》;1928年9月19日公布了《禁烟法》,并于1929年7月25日作了修正;1935年10月28日公布《禁烟治罪暂行条例》和《禁毒治罪暂行条例》;1941年2月19日公布《禁烟禁毒治罪暂行条例》,等等。在旧中国虽然颁布了不少禁烟禁毒法律,却不可能真正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正如1950年2月24日《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所指出:“由于封建买卖的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与其荒淫无耻的腐烂生活,对于烟毒,不但不禁止,反而强迫种植,尤其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曾有计划地实行毒化中国,因此戕杀人民生命,损耗人民财产,不可胜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认真禁毒,严厉禁止鸦片、烟毒的流行,取得了举世

  • 标签: 毒品犯罪 治罪法 制造毒品罪 鸦片烟 两次鸦片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
  • 简介:执行难"问题的存在,使公平正义没有真正实现,使法律的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一问题阻碍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进而影响到整个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因此,追根溯源,找出"执行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是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首要任务。

  • 标签: “执行难” 合法权益 人民群众 深层次原因 公平正义 国家建设
  • 简介:近年来,“执行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执行难关,朝阳市两级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法官们,坚持走改革之路,积极开动脑筋,不断探索破解”执行难的新途径、新方法,率先进人了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据统计,自1999年至2002年,朝阳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2128件,执结21792件(含领取债权凭证的案件),执结率为98.4%,执行回款标的额达5.9亿元;在执结的案件中,无一超审限;当事人申诉上访的只有85件,占所受理执行案件的0.38%。

  • 标签: 朝阳市 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 机构改革 体制创新 规范化
  • 简介:民事执行和解的几个问题叶向东1.执行和解的概念执行和解的传统概念,是指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未经任何组织或个人做工作,当事人双方主动协商,达成协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结束方式。①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当事人能够互相谅解,自行和解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也有不少当...

  • 标签: 执行和解 被执行人 和解协议 当事人 债务人 原生效法律文书
  • 简介:代位执行,是指负有偿还被执行人到期债务的案外第三人,经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该案外第三人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被执行债务,并承担被执行人法律义务的一种执行制度。这种执行法律制度的确立,对于缓解目前法院执行难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代位执行...

  • 标签: 代位执行 被执行人 申请执行人 第三人的债权 案外第三人 债权债务关系
  • 简介:执行标的有限性是指作为执行标的的范围是有限的,例如豁免财产当然不能成为执行标的。执行标的有限性表现为:某些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有限责任范围内的财产得作为执行标的;人身可以有条件地成为执行标的;某些行为不能成为执行标的,不作为是执行标的之一种。违反执行标的有限性的救济包括撤销执行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

  • 标签: 执行标的 执行标的有限性 有限责任 救济
  • 简介:现在的智能手机大多具有双摄像头功能。后置摄像头用来拍照,前置摄像头可以在屏幕中看到自己,用来自拍,还可以当镜子用。在制度建设的执行过程中,同样面临一个“双镜头”的问题。领导干部多用“前置摄像头”,少用“后置摄像头”,才能让制度落到实处。

  • 标签: 执行制度 摄像头 前置 智能手机 执行过程 制度建设
  • 简介:当事人在行政机关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时,规定行政机关不执行判决时,但法院同时又是执行机关

  • 标签: 执行难 行政诉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