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道管理在老年人工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2-2018.1所收治的100例人工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系统道管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道黏膜充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切开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道管理应用于老年人工道患者中,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气道管理 老年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人工道管理中程序化道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需要进行人工道管理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道管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道评估,分析两组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CPIS评分、ICU监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人工道管理中应用程序化道评估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湿化满意度以及气囊压力合格率,降低CPIS评分以及ICU监护时间。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管理 程序化气道评估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敷脐散敷脐增强阴两虚质患儿的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及加强护理后的疗效。方法纳敷脐散每晚睡前敷上,次日晨起取下,每月连用10天,连续用3个月为1疗程。结果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6.48%。结论采用纳敷脐散敷脐在近期内能够改善阴两虚质患儿的体质状态,降低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加强贴敷的护理,能促进药物吸收作用,缩短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程,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纳气敷脐散 敷脐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RICU人工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建立RICU人工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60例RICU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RICU患者实施常规RICU护理措施,观察组RICU患者实施道管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 RICU人工气道建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道管理小组在ICU人工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0例ICU人工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工道管理小组。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道管理小组措施在ICU人工道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更高,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出现各种并发症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ICU 人工气道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和人工道管理小组在ICU人工道护理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人工道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RAND函数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人工道管理小组提供的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期间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VAP发病率、MV时间、堵管和非计划拔管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人工道管理小组是基于以科研结果为导向的实证护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优势,对构建ICU人工道护理的安全体系有促进价值,可强化护理人员管理意识,使

  • 标签: []人工气道 ICU 护理 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将程序化道评估应用在ICU患者人工道管理中,对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方法:观察对象为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人工道治疗的56例患者,随机设置两组,观察组(程序化道评估)和对照组(常规道管理方法)。统计两组的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对比两组的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度、气囊压力合格率、床头抬高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道评估应用在ICU患者人工道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有助于确保患者道处于通畅状态,而且湿化效果令人满意,还能使气囊管理和床头抬高得以有效的监管。

  • 标签: 程序化气道评估 ICU 人工气道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氨酚伪麻那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C18柱(4.6mm×200mm,5μm),以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57:43:0.0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21nm,进样量: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和盐酸伪麻黄碱线性范围分别为0.2044~1.0220和2.134~10.670μg;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4%(RSD为1,1%)和99.7%(RSD为0.7%)。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评价氨酚伪麻那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提供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酸伪麻那敏胶囊 马来酸氯苯那敏 盐酸伪麻黄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环境管理、道湿化、吸痰护理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护理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立人工道是抢救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的核心措施,人工道管理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呼吸机相关事件、呼吸机相关肺炎、肺不张等。本文将从人工道的固定、保持人工道的通畅性、声门下分泌物引流、人工道气囊压力管理、呼吸机相关事件的预防5个方面总结人工道管理标准的最新观点,为道管理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管理 呼吸机相关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痰病治是指在治疗痰病时重在治,通过治而达到治痰的目的。痰病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不慎等使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如《诸病源候论》所言“痰者,涎液凝聚。”一旦产生,又可成为加重病情或引起新的痰病的致病因素,造成“百病兼痰”。正如李时珍曰“痰涎为物,随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痈,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人肝则隔痛干呕寒热往来……”亦如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云“痰随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上述理论充分阐述了痰病的产生与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治痰病必须治,正如《证治准绳》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顺则一身津液亦随而顺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痰》中说“治痰浊,实脾士,燥脾湿治其本”,脾为生痰之源,健脾士当是治本,然而丹溪则又认为“痰之为物,随升降,无处不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痰病治即是必先固摄正气,调理脏腑气机,其中又以脾气为重点,再结合化痰浊,从而达到“顺则痰自除”的目的。这是继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又一治疗大法,同时又从治疗角度上阐述了痰饮病的病理机制。笔者运用痰病治的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疗效。

  • 标签: 中医 痰病治气体会
  • 简介:摘要人工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应急措施。本文就人工道管理的护理进行分析,介绍人工道固定、气囊压力、吸入气体加温与湿化、道内吸引等问题的研究。提出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固定方法,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随时掌控导管气囊压力,必要时清除气囊与声门之间的积液,防止误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选择符合人体要求的湿化方法,利用密闭式吸痰法配合改良式吸痰法有效清除道分泌物。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气囊管理 气囊湿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