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经其他方法不能治疗的膀胱肿瘤,经修补手术失败的先天性膀胱外翻与膀胱阴道痿,以及顽固性的间质性膀胱炎。本文总结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治疗进展,同时指出现阶段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特点,并对其未来的推广应用进行展望,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切除术ICU病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4例肺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ICU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以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康复及预后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大于对照组的7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ICU病房护理可协同提高肺癌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对于加快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癌 全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不同时间点手术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测量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各项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建立气腹后两组HR、MAP、R测量结果均较术前显著变化,对照组改变幅度更明显(P<0.05);术后两组各项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均有所恢复(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切除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切除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应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因患有子宫内膜息肉而来我院接受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护理配合差错率显著较低,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不仅能降低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护理配合差错率,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手术室配合路径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均行切除术治疗,对手术前后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观察及护理,治愈1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满意38例,基本满意2例,总满意度100%。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花费并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 标签: 子宫肌瘤 循证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在妇女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且有年轻化趋势。由于微创技术的完善,各种微创术式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广泛,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女性患者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创造了可能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标签: 子宫肌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及探讨我院介入联合清宫、经阴道疤痕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对70例瘢痕妊娠病人实施介入术后3—5天再行清宫术围手术期护理。结果70例病人临床治愈率达到100%,未产生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无阴部手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实施严谨、细致的护理措施利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恢复,是提高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出现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介入术 子宫瘢痕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与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60例,而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有40例。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程度等。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腰腹疼痛率、术后排气、下床活动、体温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小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微创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治疗,分析治疗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清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清除数目、肛门排气时间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对女性的身体和生活存在较大的威胁,给予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切除微创治疗效果明显,用时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阴式子宫切除 子宫内膜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和腹腔镜治疗。并加强对两组的护理干预,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相比,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卵巢血供、内分泌功能中应用子宫肌瘤剥除术和子宫切除对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子宫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的治疗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巢血供情况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分析比较当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相关手术指标的比较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和子宫切除对卵巢血供、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临床卵巢血供的现象,对内分泌功能影响的作用相对比较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肌瘤剥除术 子宫切除 卵巢血供 内分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照 。方法:选取 我院剖宫产产妇 (110 例 ), 选取 时间

  • 标签:
  • 简介:自从女儿出生,陈凯越来越忙了,晚上常常不回来吃饭,经常应酬到凌晨两三点。一开始,面对我的质问和争吵,他只是沉默,再后来,他就是针锋相对,说我不懂得他多辛苦,不理解他,反而还跟他吵架。和陈凯结婚这么多年,其实,家里的开销一向都是我拿大头。他那一份工作,

  • 标签: 婚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VAS评分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手术配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做了回顾性总结,包括术前的配合,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康复护理。结果手术室护士走出大门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后康复指导,手术护士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更好的配合术者工作。让患者真正获得连续的无间歇的整体护理。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要求高。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髋关节置换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全髋关节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切除联合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继发性脾功能亢进(SHS)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75例PHC合并SH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与对照组(82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肝癌切除术联合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性肝癌切除术。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5±155)mlVS(450±135)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3.1±0.4)×1012/LVS(3.0±0.5)×1012/L、白细胞(WBC)(1.83±0.55)×109/LVS(1.75±0.52)×109/L、血小板(PLT)(64±13)×109/LVS(66±15)×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两组患者RBC(3.4±0.3)×1012/LVS(3.3±0.4)×1012/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7.19±1.39)×109/LVS(2.74±0.63)×109/L、PLT(375±59)×109/LVS(185±28)×109/L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3%VS17.1%)、病死率(3.2%VS4.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切除术是治疗PHC合并SHS的理想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肝癌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胃切除术与胃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疗效优于胃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远期生存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远端胃切除术 胃全切除术 胃癌 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