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切术与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收治的 80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运用甲状腺切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甲状腺切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5%,对照组为 87.5%,两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手术出血量上,两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复发率上,观察组为 0%,对照组为 17.5%,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切术与切术治疗均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同时手术损伤与恢复速度没有较大差异,但是切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复发率,治疗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 ]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二剖宫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住院的初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间和剖宫产手术时间均优于观察组。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情况较明显,胎儿娩出时间及剖宫产手术时间均长于初次剖宫产,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初次剖宫产。

  • 标签: 瘢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术中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6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实验,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围术期护理),比较二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83%和总满意度97.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25%和85.4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结合患者心理特征及腹腔镜手术特点制定临床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结合护理要点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提升其护理效果,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阔韧带肌瘤患者39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肌瘤直径10~23cm,单纯性子宫阔韧带肌瘤19例,合并有黏膜下肌瘤及壁间肌瘤及仅浆膜下肌瘤者20例。所有患者手术后全部痊愈,无其它组织、器官损伤。结论术中正确辨认肌瘤与周围组织关系是避免其它脏器损伤。

  • 标签: 子宫肌瘤 阔韧带肌瘤 子宫切除术 脏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切除这一临床领域上,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带来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过子宫切除的70名患者随机的分为各为35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将通过使用腹式子宫切除术的35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通过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35名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接受了不同子宫切除术之后的相关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论是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花费时间方面,还是手术完成后的所需费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都要比对照组少。而并发症方面两组女性患者之间的差距不大。结论在对女性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时,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更为简单、高效、安全并经济的方式,可以广泛运用.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式子宫切除术 妇产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72例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1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基础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总有效率分别为68.6%和88.9%,乙组的护理优势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妇女,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未出现任何不适和并发症,手术时间(54.8±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0~87±10.4)mL,术后有5例出现皮下气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平均住院天数(5.7±1.1)d。结论由于腹腔镜手术配合与传统手术截然不同,因此,手术室护士应掌握腹腔镜的使用和方法,熟悉手术步骤和程序,并在术前对仪器进行调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手术进程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手术过程中准确传递器械,从容、有序的配合处理术中突发事件的发生,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命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术中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宫腔镜手术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2例宫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的围术期护理实践和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可行,认真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肌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腹部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灶缩小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月 -2016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 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 11/82( 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 2/82( 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子宫切除术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完全经肛直肠系膜切除术(pure-TaTME)是一种真正符合微创发展理念的手术。从手术切口而言,微创发展追求的极致就是消除切口,即经自然腔道完成体腔内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完全经肛完成直肠系膜切除术不仅符合NOTES的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经肛的中低位直肠癌TME手术中,远端切缘、环周切缘、标本完整性等指标较经腹手术有一定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此种手术方式可能会成为经典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ENDOSCOPIC 根治性手术方式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中低位直肠癌 ORIFICE
  • 简介:[目的]探讨喉癌切除术后病人食管发音训练效果。[方法]选择喉癌行切除病人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食管发音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食管发音18例(90%),无食管音而最终失声2例(10%),成功发音病人中语言清晰、连贯性好的12例,能简单说词的6例;对照组能完成日常简单生活交流的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72,P〈0.01)。[结论]切除术后食管发音训练成功使病人对术后生活充满了希望,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 全喉切除术 食管发音训练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治疗中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5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选择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治疗组,其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可将其作为优先选择的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挑选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所收治7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成全胃切除术治疗组(TG组)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组(PG组),每组有患者35例。对比两组并发症与5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率,TG组比PG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生存率,TG组比PG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可以降低并发症率,提高生存机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术 贲门癌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