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等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受者骨髓移植前后的DNA多态检测,能准确判断骨髓移植后存活状态及疾病是否复发.笔者选择一个VNTR基因座(D1S80)和5个微卫星(STR)基因座(HumFGA、HumTH01、vWF3、D5S818及TPOX)对受者骨髓移植前后基因型进行了分析[1-4].

  • 标签: DNA多态性 分析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在角膜移植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28人,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需要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角膜移植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外伤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晚期外伤癫痫患者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或仅有先兆者21例,极少发作(≤3次/年)者5例,发作明显改善(减少≥75%)者4例,无明显改善(减少〈75%)者1例,满意率83.87%。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治疗外伤癫痫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晚期外伤性癫痫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移植后肠道抗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全小肠动物实验模型,分为对照组和肠道抗感染组,移植后9天处死大鼠并获取回肠、盲肠和肠系膜淋巴结,行细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肠道抗感染组回肠、盲肠及肠系膜淋巴结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两组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厌氧菌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小肠移植后应用肠道抗感染治疗可通过减少革兰氏阴性细菌来降低细菌移位的机率。

  • 标签: 小肠移植 肠道抗感染 细菌移位
  • 简介:记忆T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结构相对均一,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引起增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有利于机体长期抵抗潜在性病原体。但是,识别供体同种抗原的记忆T细胞能介导急性排斥反应,不利于器官移植的成功。本文概述了记忆T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机制,及针对记忆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方法。

  • 标签: 记忆性T细胞 移植免疫 排斥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慢性创伤跟骨骨髓炎.方法1987年8月~2005年8月,应用复合组织瓣修复慢性跟骨骨髓炎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4岁~58岁.结果一期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运,效果满意.结论取得良好疗效主要关键是彻底清创,合适肌皮瓣的应用和术后早期冲洗创口.

  • 标签: 复合组织瓣 移植治疗 创伤性 跟骨骨髓炎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感染角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角膜炎64例(64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31例(31只眼)作为观察组;穿透角膜移植术(PKP)33例(33只眼)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手术后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logMPR)及角膜植片透明度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t=2.568,3.124;P=0.013,0.003);角膜透明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排斥率(6.5%,2/31)低于对照组(12.1%,4/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DALK术后中远期视力及角膜透明度均优于PKP术后。

  • 标签: 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穿透性 角膜炎,感染性
  • 简介:摘要树突状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的关键细胞,其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耐受树突状细胞(Tol-DC)在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呈递抗原水平低下、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的一类肝脏Tol-DC成为减轻肝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多种策略用以诱导表型稳定的Tol-DC,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总结了肝脏Tol-DC和其调控肝移植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耐受 移植免疫学 树突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体结膜移植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复杂上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接受自体结膜移植联合泪小管切开术的复杂上泪道阻塞患者31例(32眼)进行回顾分析。术后随访1年,观察泪道冲洗结果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年,21眼(62.62%)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症状;7眼(21.88%)泪道冲洗部分返流,室外偶有溢泪症状;4眼(12.50%)泪道冲洗仍有较多返流,溢泪症状较前略有好转。结论自体结膜移植联合泪小管切开能够有效的治疗复杂上泪道阻塞。

  • 标签: 移植,结膜,自体 切开,小管,泪 阻塞,泪道,上
  • 简介: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穿透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角膜病变患者实施飞秒激光穿透角膜移植手术,对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wk,角膜移植片透明者21眼(87.5%),移植片轻度混浊者3眼(12.5%)。视力≥0.5者18眼(75.0%),0.2~0.4者6眼(25.0%)。术后3mo,角膜散光2.25~3.09(平均2.16±0.21)D,较常规角膜移术后散光产生(平均3.67±0.38D)有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散光均有差异(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根据不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设计不同角膜瓣形状,术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比传统穿透角膜移植散光明显减少,切口精确整齐且可以选择个体化形状,具有更多的手术优点。

  • 标签: 飞秒激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应用可行。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手指创伤患者21例进行研究,均接受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供区与皮瓣的创口愈合以及患指修复后的功能情况。结果①21例患者的所有游离皮瓣均存活良好,无皮瓣坏死现象;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②修复后的手指功能优8例,良11例,差2例,总优良率90.48%。且移植后皮瓣的外观满意。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在修复手指创面上有较优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上肢 微型游离皮瓣移植 手指创面修复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供肝者的手术进行安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为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手术提供移植肝的供者手术资料,分体他们的取肝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在手术后的第1、3、5、7天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用以检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并且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71~875min、平均312min,术中出血量45~210mL、平均100mL。术后第1天TB、ALT、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3天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均有降低。共7例(10.3%)术后并发症,其中有3例切口液化、有2例腹腔积液、与1例肝断面渗血、有1例胆漏,7例患者在出现并发症之后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患者出院后随访5至34个月,调查的供者均健康存活,并且肝脏功能检查均正常,没有特殊不适者。结论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供者取肝手术对供者的手术安全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供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 标签: 儿童 肝移植 胆道闭锁 供者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双髂骨瓣转位移植在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自1998年5月~1999年2月对应用双蒂髂骨瓣移位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28侧32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根据王岩等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结论: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可改善股骨头的血运。促进坏死区的修复与重建,具有可靠的疗效。

  • 标签: 双蒂髂骨瓣转位移植术 治疗 股骨头坏死 手术 临床资料
  • 作者: 宋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广东通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 简介: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中大树移植的重要更为突出,其对于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在大树移植阶段,应选择适宜的方法,同时确定好相应的时机,保证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大树移植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有力举措,还能优化植被的基本配置,改善城市景观效果。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树移植前的运输和保存等环节若是出现失误,将会降低大树的成活率,因此必须开展科学的研究,进行细致的讨论,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大树移植的成活率,从而改善国家城市绿化的状态,推动国家城市绿化的长远发展。

  • 标签: 城市绿化 大树移植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移植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22年8月择取131例肝移植病例,以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6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66例延续护理,对比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行为。结果:①研究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与医生沟通的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云南地区的肝移植患者来说,延续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自肝移植患者的我管理行为,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肝移植 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管理行为
  • 简介:背景: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可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复患肢的血液供应。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对血管闭塞脉管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在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中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建立血管闭塞脉管炎大鼠模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连续5d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7天接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造模后足背部体温及CD4^+CD25^+调节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下肢溃疡面积明显增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大鼠动员后第6天白细胞数量及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的百分比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之后1个月时足背部体温与建模前接近,CD4^+CD25^+调节T细胞比例显著上升。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源增加后进行自体移植,可提升血管闭塞脉管炎大鼠调节T细胞比例,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标签: 血管炎 干细胞移植 T淋巴细胞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受者接受小儿供肾移植术后发生的移植肾动脉狭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的25例小儿供者整块双肾移植和27例小儿供者单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均≥18岁)。结果其中1例双肾移植成人受者(4.0%)和2例单肾移植受者(7.4%)在移植术后13~23个月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高于同期接受成人供肾的成人受者移植肾动脉狭窄率(1.1%)。移植肾动脉狭窄成人受者与非狭窄组比较,其供者年龄更小(P<0.05),但是供者、受者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部位内径1.40~1.63 mm,均为移植肾动脉自供者腹主动脉起始部而非吻合口本身。肾动脉非狭窄段内径2.31~4.93 mm,与相应年龄小儿正常肾动脉一致。3例移植肾动脉狭窄受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可能与过度剥离肾动脉周围组织,影响其术后继续发育相关。谨慎选择成人受者接受婴儿单供肾,保留肾动脉周围组织可能有助于预防移植肾动脉狭窄。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肾动脉狭窄 整块双肾移植
  • 简介:摘要重点概述首届国际肺移植论坛有关肺移植的临床研究热点和亚洲肺移植发展现状,包括HCV阳性供者供肺应用、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意大利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经验分享以及亚洲不同地区肺移植经验介绍等。通过国内外专家的经验交流,促进中国肺移植事业与国际接轨并不断发展。

  • 标签: 肺移植 供者 并发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烧伤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眼部烧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实验组(30例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19.98%),P<0.05。结论眼部烧伤患者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眼部烧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