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间质部妊娠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2月到2023年12月,选取30名早孕期间疑似质部妊娠的患者参与实验,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3.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孕期质部妊娠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早孕期间 质部妊娠 经阴道超声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针对阴道三维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具体阐述,并简列分析检查诊断效力、孕囊显示、确诊时间数据,以此作为研究数据支持。方法:研究时间介入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开展,取该期间我院收治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为入组对象,共计人数7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35例作为研究组(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后整理归纳两组相关指标数据,并实施对比分析,观察结果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诊断效力: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另一组,孕囊显示、确诊时间优于另一组,采用统计学工具进行组间对比分析P值显示<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同时精准度、敏感度更高,可为医生提供有效诊断依据,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三维超声 早期异位妊娠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两组均开展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和护理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实施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疗法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 甲状腺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两组,两组均开展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和护理结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实施超声引导皮穿刺微波消融疗法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 甲状腺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促进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在鼻入路切除前底恶性肿瘤的卧床患者的术后肺炎预防的应用实践,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遵循JBI最佳证据临床应用程序,针对鼻入路切除底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炎的护理现状,检索相关文献与指南,纳入1份证据总结,1份Meta分析,3份系统评价,总结11条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肺炎预防审查指标的执行率、耳鼻喉科护士对于肺炎预防的认知水平、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1条审查指标中,9条审查指标的完成率均得到提高,其余3条审查指标未完全实施;证据应用前后,耳鼻喉科护士对肺炎预防认知水平合格率由基线时的22.796.75分增高到96.672.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鼻入路 鼻颅底恶性肿瘤 术后肺炎 循证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从2020年7月-2023年1月,选择的研究患者一共为80例,分组的原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重复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联合治疗患者,在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数据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认知功能分值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在治疗后,对其生活质量评分后,其数据较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临床中,实施重复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西酞普兰 老年患者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流电刺激(tDCS)对认知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行为学特征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观察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将观察组、模型组大鼠制成认知损害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则同期注射生理盐水。制模后观察组大鼠给予tDCS干预,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电极放置方法同观察组,但期间不予电刺激,3组大鼠均连续干预16 d。待干预结束后采用穿梭箱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于制模后第30天时各组大鼠均断头取脑,观察其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同时测量海马颗粒层厚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被电击次数[(60.5±6.67)次/min]较模型组[(145.8±19.31)次/min]显著减少(P<0.05),寻找平台时间[(50.4±3.68)s]较模型组[(91.9±3.09)s]显著缩短(P<0.05),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23.3±3.56)次/分]较模型组[(15.3±3.43)次/分]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3.47±1.07)μm]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95.17±1.49)μm]明显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实验大鼠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与被电击次数、寻找平台时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穿越D象限平台次数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注射东莨菪碱能导致大鼠认知功能受损,其受损程度可能与海马CA1区颗粒层厚度具有一定相关性;tDCS可改善认识损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皮质神经元结构恢复、增加海马颗粒层厚度有关。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海马皮质厚度 认知损害 学习记忆 大鼠
  •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CI)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MCI的传统治疗主要为患者提供脑细胞活化、东方针灸、康复训练疗法等药物治疗,但这些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患者家属往往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经济负担很大。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技术,磁刺激(TMS),可以控制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的发展。本研究将在脑梗死患者中得到证实。

  • 标签: 脑梗死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BL联合CBL教学法在磁刺激(TMS)治疗失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招募76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学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使用PBL联合CBL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操作、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TMS治疗失眠的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成绩。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失眠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8-2023.2月我院收治的74例卵巢癌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腹及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4例患者中确诊Ⅰ期15例,Ⅱ期35例,Ⅲ期21例,Ⅳ期3例;阴道超声的分期准确性为,阴道超声的分期准确性为89.19%(66/74),腹部超声的分期准确性为74.32%(55/74),阴道超声高于腹部超声(P<0.05)。结论:相较于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癌临床分期诊断中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更高,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卵巢癌 临床分期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检测对卵巢囊性肿物早期病变检验、诊断作用。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妇科疑似卵巢囊性肿物早期病变患者中50例,行疾病检验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方式,效果分析。结果:统计疾病检出情况,以病理检验结果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较高疾病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结论:诊断卵巢囊性肿物早期病变,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联合检测,能够对该病做出精准诊断。

  • 标签: 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卵巢囊性肿物早期病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的促醒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高压氧、药物、脑深部刺激(DBS)、磁刺激(TMS)、直流电刺激(tDCS)、迷走神经刺激(VNS)、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LIFUP)等均有相关研究报道。近年来,磁刺激在DOC治疗方面的疗效较显著,本文对磁刺激在DOC患者评估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DO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意识障碍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直流电刺激(tDCS)是近年来在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中逐渐受到关注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了tDCS在治疗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此外,还讨论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安全性和潜在风险。研究表明,tDCS在改善这些精神疾病的症状上显示出潜在的疗效,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传统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然而,该技术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精神疾病 神经调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言语训练联合重复磁刺激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言语训练、言语训练联合重复磁刺激治疗。结果:评价两组疗效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6.67%高于对照组评价值80.00%,P<0.05。治疗后患儿语言、社交、适应性、运动及精细动作等智能DQ值评价值参数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接受言语训练联合重复磁刺激治疗,对促进患儿语言功能改善、提升其智能DQ值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智能DQ值
  • 作者: 徐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咽管瘤患者实施内镜鼻微创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录的32例咽管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患者均行内镜鼻微创手术治疗,通过资料回顾性研究,总结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干预策略。结果:32例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3例鼻部并发症、2例中枢性高热、5例尿崩症、1例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结论:咽管瘤患者在内镜鼻微创手术后的并发症种类具有多样性,为了避免并发症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应依据常见的并发症制定对症护理策略。

  • 标签: 颅咽管瘤;内镜经鼻微创手术;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女性更年期焦虑症中采用微电流刺激疗法(以下简称CES疗法)的实际疗效。方法:病例样本筛选后确定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内在我院妇科接受诊疗的158名患者为此次调查对象,比较患者运用CES疗法护理前后的HAMA、PSQI、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HAMA、PSQI、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护理女性更年期焦虑症中通过CES疗法的运用,不仅安全性高、不适感轻微,且具备良好地疏解患者焦虑情绪的成效,协助患者拥有理想的睡眠质量,临床中具备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女性 更年期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磁治疗联合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重复磁治疗联合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评分均大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复磁治疗联合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因此值得借鉴和使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治疗 针刺疗法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老年焦虑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重复磁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3.1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患者(焦虑症伴冠心病),通过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3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33例,常规治疗+重复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HAMA量表)和睡眠质量(PSQI量表)。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HAMA和PSQI评分对比中,无统计差异(P>0.05);在治疗6周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睡眠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试验组的HAMA评分、PSQI评分都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对老年焦虑症合并冠心病患者联合使用重复磁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焦虑症伴冠心病 老年患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