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与中医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半年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中医护理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Harris评分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通过这两种护理方法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能够提升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更好一些,两组数据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7~13岁),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2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结论肱骨近端钢板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儿童 股骨转子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治疗情况分为1组和2组,分别给予的是DHS内固定手术和微创PFNA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整体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1组的有效人数多于1组,总有效率高于1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患者愈合时间、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间对比,2组耗时少。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微创PFNA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能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自身无明显异常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从落实责任包干制,完善术后基础护理工作,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做好康复训练和指导工作四方面探究了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的举措,对于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股骨颈骨折病人 术后 康复训练与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年龄范围在50岁~80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组均有所缩短,且术中出血量下降,疗效显著,各项指标的额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比例(2/15)低于常规护理组(4/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的诊断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CT与X线检查,将CT诊断结果记录为实验组,将X线检查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检出率为16(80.00%),而对照组中总共检出病灶13(65.00%),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检出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检测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有效性,就检查结果来说,CT优于X线检查,但单纯应用X线诊断方式进行检测,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所以在临床诊断时,一方面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另一方面必要时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联合的诊断方法,才能保证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检查 CT 诊断方案
  • 简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PFF)曾被人们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这是否是说这次骨折之后,老人就再也不会发生骨折吗?当然不是!老年股骨近端因为它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一旦骨折很难治疗康复。以往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只能卧床等待自然愈合,在漫长的自然愈合期间,约一半的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乃至于出现各种危重的并发症而走到人生的终点;

  • 标签: 股骨近端骨折 自然愈合 最后一次 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 股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4例,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术后不同阶段,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术后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股骨颈骨折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延迟负重。结果随访4~24个月,疗效评价[1],优无患髋疼痛,功能正常,颈干角大于120°,下肢无外旋和内翻短缩;良患髋偶有疼痛,功能基本正常,颈干角约110°,下肢轻微外旋,内翻短缩小于1cm;差患髋疼痛,颈干角小于100°,下肢外旋,内翻短缩大于2cm。按照上述评价,本组患者优30例,良13例,差2例,优良率95.6%。结论DHS系统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较理想的内固定钉,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中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之间的差别。方法本研究纳入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2例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患者31例和对照组患者31例。然后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进行了循证护理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且两组之间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的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更能减少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6例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老年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于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临床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

  • 标签: 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睡眠质量,对术后康复进程有益,同时可提升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参照组与干预组在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两方面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股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HA组、PFNA组,每组患者43例。THA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FNA组患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的疗效。结果THA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PFNA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FNA组比较,TH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升高,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髋关节置换术 外伤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股骨颈骨折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分组,通过硬币法分为两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展开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普及。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