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化的今天,利用先进的色谱技术来监测和控制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建立色谱中药指纹图谱,成为了一条可行、可靠的道路。本文就近年来不同的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进行总结,展开探索。

  • 标签: 色谱技术 中药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药艾条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药艾条内容物进行显微观察和薄层色谱法,对药艾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药艾条经显微鉴定发现其石细胞、射线细胞、嵌晶纤维、木薄壁细胞、非腺毛、气孔等特征明显,可作为确定其含有艾叶、桂枝、海风藤、地枫皮、千斤拔、横经席、战骨等中药的标准;战骨、桂枝、横经席、艾叶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结论建立的药艾条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可以作为本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法是目前我国水质、大气、土壤等生态方面环境监测中对离子和离子型化合物的主要分析方式。作为水中阴离子检测的重要检测仪器,离子色谱仪的使用与保养等都对检测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水中阴离子检测,确保人民饮水安全,文中就离子色谱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仪器的维护与保养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 标签: 离子色谱 水质检测 维护 保养 应用
  • 简介: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飞行员患上后将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和飞行员继续飞行的信心,防止本病的关键是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优质护理。针对飞行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指导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使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AS) 飞行员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飞行人员肾结石患病情况,探讨飞行人员肾结石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飞行人员肾结石的措施,对早期预防结石的形成,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飞行人员 肾结石
  • 简介:摘要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的健康有不良影响。已知,宇宙辐射可产生致癌效应,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和遗传、免疫系统等产生损伤,已引起学者的重视。笔者就近年来现代医学关于宇宙辐射对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仅供参考。

  • 标签: 宇宙辐射 飞行人员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腹部超声检查的各种异常结果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10月来我中心健康疗养的1740名飞行人员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对腹部进行超声检查并作出诊断。结果检出腹部异常人员523例,阳性率为30%,以脂肪肝最为多见(51.2%),其次是肝囊肿(17.5%)和胆囊息肉(7.9%),且阳性不随年龄增加而增多(P<0.01)。结论飞行人员应改善饮食结构及个人生活方式胆系统疾病不同忽视,医护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飞行人员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飞行人员 超声检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军事飞行人员腰腿痛的病因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收集93例发生腰腿痛的军事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将93例腰腿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47例采取针刺法治疗,46例采取手法按摩,每天1次,连续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治疗5个疗程。观察第4疗程后临床疗效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复发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观察患者疼痛评分,结果飞行人员的年龄与飞行有明显相关性。观察组患者在第4疗程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6%(20/47)、100.0%(47/47),对照组分别为28.3%(13/46)、93.5%(43/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复发率为8.5%(4/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2/4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在第2、4、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治疗组疗效确切、起效快、复发率低。

  • 标签: 腰痛腿的病因 诊断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氧化锆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牙体修复的110例(146颗牙)分为两组,对照组修复时采用的是普通金属烤瓷冠;观察组修复时采用的是氧化锆瓷冠,对两组的修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所取得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普通金属烤瓷冠实施修复所取得的效果,采用氧化锆瓷冠实施修复所取得的效果更佳,临床应用意义巨大。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冠 修复 普通金属烤瓷冠 患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保留瓣的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保留瓣的尖瓣置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干预护理,观察组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研究患者在接收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经过护理干预后观组患者在围术期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保留瓣的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效果显著,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恢复,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顺利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 标签: 优质护理 二尖瓣 瓣膜置换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5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CT及病理特征。结果该25例患者男21例,女4例,年龄均数(63.1±4.5)岁,吸烟2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啰音,并伴有杵状指,CT表现为网格、蜂窝基础上伴团块、结节影,肺纤维化基础上伴片状阴影,病理检验为腺癌、鳞癌、腺鳞混合癌与小细胞癌。结论老年男性吸烟患者如在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伴有症状加重或肺部阴影问题,应考虑合并肺癌,需及时检验,以便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 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YKL-40与肾间质纤维化各自的研究均较多,但YKL-40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几丁质酶样蛋白 YKL-40 肾间质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致病原因、病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首诊的65名AIN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术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病因为药物所引发者57例,占比87.69%,其中41例(占比71.93%)使用抗菌类药物。其他致病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及特发性AIN。经过规范化治疗,90.77%的患者在6个月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是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糖皮质激素、血液透析等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急性间质性肾炎 致病因素 治疗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12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分为肺间质病变组26例,非肺间质病变组54例,对两组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间质病变组与非肺间质病变组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CRP、RF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方面肺间质病变组虽高于非肺间质病变组,但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早期应加强临床检查,以做到及早确诊与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质子泵抑制剂(PPIs)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返流疾病(GERD)、急性消化性溃疡以及其它胃酸相关性疾病已超过20年。现已有很多研究提出PPIs与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相关性。本文将对PPIs-AIN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予以综述。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为RA-IL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初诊为RA患者76人,分为RA-ILD组和RA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与RA组比,RA-ILD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及晨僵时间长,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多,关节功能评价和手X线分期较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ILD组患者CRP、ERS、RF滴度、ACPA、DAS28评分与RA相比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RA-ILD者易发生于年龄偏大,病程较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且与疾病活动度及ACPA相关。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5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行光镜检查,分析其中存在合并消化道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在受检的55例GIST患者中,合并消化道癌的患者共计13例,占病例总数的23.6%,13例GIST合并消化道癌患者的间质瘤直径均为1.5~7.0cm之间,平均直径为3.3cm;并且其中有11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危险程度均表现为低或极低;在13例患者中,有10例是在胃部发现GIST,3例在食管发现GIST。结论GIST患者并发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的几率较高,为此,临床需高度重视GIST的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合并消化道癌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道癌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别给于相应的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有30例为恶性的胃肠道肿瘤,占总人数的66.7%。3例为良性的肿瘤,占6.7%。12例为交界性的肿瘤,占26.6%。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5%,CD34阳性率71%,c-kit阳性率22%。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其中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0例在术后的6至40个月内复发,其复发的位置在于腹腔或者肝转移。良性以及交界性肿瘤的患者,均无1例复发;后期术后10例患者给予格列卫治疗靶向治疗,亦均无一例复发。另外,采用内镜、超声、CT以及钡餐检查,能清楚发现肿瘤的位置。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特异性,术前诊断比较困难,其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GIST的金标准;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肿瘤靶向治疗能提患者高无复发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间质病变(SLE-ILD)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35例由高分辨CT(HRCT)诊断肺间质病变(ILD)患者临床资料。将两组中其他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U1-RNP、ANCA阳性SLE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1-RNP及ANCA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间质病变。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间质病变 高分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