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2月解放军105医院就诊30例2型糖尿病(2-DM)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身高匹配健康志愿者31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常规参数指标,获得高质量二维图像,测量左室局部纵向舒张早期、晚期峰值应变率(LsSRe、LsSRa),圆周局部舒张早期、晚期应变率(CsSRe、CsSRa),并计算出整体舒张早期应变率LgSRe、C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LgSRa、CgSRa,计算LgSRe/LgSRa、CgSRe/CgSRa、E/LgSRe、E/CgSRe值。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左室LsSRe明显减低(P〈0.05),LgSRe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8±0.17比1.30±0.22,P〈0.05);LgSRe/LgSRa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且比值〈1(0.91±0.19比1.20±0.39,P〈0.05),E/LgSRe较对照组增高(0.92±0.16比0.67±0.22,P〈0.05)。③左室圆周应变率各项参数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D—STI能够客观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为衬贴在血管腔表面的单层扁平或多角形细胞,它不仅是血管壁与血流之间一道生理屏障,还具有影响血管张力、纤维蛋白溶解、细胞生长炎性反应能力。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病理改变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他汀类药物(简称他汀)是一类有效调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glutarylcoerlzymeA,HMG—CoA)还原酶而最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 他汀类药物 功能检测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纤维蛋白溶解 早期病理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动态心电图(DCG)改变临床意义。方法以DCG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相关性长R-R间距、逸搏逸搏性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60例发生1.5s以上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60例A组42例(70%),B组18例(30%)。A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逸搏(逸搏性心律)频率分别100%、9.5%、11.9%;B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逸搏(逸搏性心律)频率分别100%、88.8%、83.3%。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DCG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时,应检测长R-R间距发生频率、发生时间、与睡眠相关性,结合临床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药物,必要时行人工起搏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距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ACH)血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动态变化规律、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关系。方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60例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35例ACH患者15天时血浆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含量,并脑出血患者相应时间检查头颅CT,计算脑水肿大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AC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T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直到发病15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1);(3)ACH发生后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与脑水肿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参与了脑出血脑水肿形成,早期应用细胞因子拮抗剂、积极预防控制感染对于控制脑水肿、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初次心梗患者再灌注后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变化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40例初次心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下壁再灌注)对照组(前臂再灌注),住院入院初以及治疗四天后其相关指标比如脑钠素等同期住院治疗其他病症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对比。结果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指标大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同时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同期对照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脑钠素指标明显上升,同时患者实施灌注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浓度明显下降。

  • 标签: 初次心梗 再灌注 脑钠素 心肌钙蛋白T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冠心病患者病情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不同于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环境刺激下,具有表型转化能力^[1]。在生理状态下,VSMC形态表现为收缩状态,具有调节血流大小、维持血管张力作用。当血管环境或血流条件发生改变时,VSMC可发生炎性反应和基质重塑,从而使VSMC由收缩型细胞向炎性反应细胞发生转化^[2]。研究显示,VSMC表型转化血管粥样硬化等一系列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平滑肌细胞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降压操高血压患者血压睡眠质量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159例伴有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80例,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每日实施穴位降压操治疗,连续3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实验组患者PSQI总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穴位降压操治疗能够协助患者降低血压,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穴位降压操 高血压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测定肾上腺髓质素(AD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意义。方法:选择51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住院患者(非冠心病组)124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ACS患者(ACS组)。测定非冠心病组冠脉造影前后ACS组冠脉介入治疗前后ADMhs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造影/介入治疗前,与非冠心病组比较,ACS组ADM[(28.7±1.6)pg/ml比(36.7±2.5)pg/ml]hsCRP[(4.74±3.21)mg/L比(27.65±11.76)mg/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冠脉介入前比较,ACS组冠脉介入后ADM[(36.7±2.5)pg/ml比(47.1±5.3)pg/ml]hsCRP[(27.65±11.76)mg/L比(39.53±4.83)mg/L]水平显著上升(P均<0.01),且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0.01)。非冠心病组冠脉造影前后ADM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测定肾上腺髓质素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其病变严重程度判断。

  • 标签: 肾上腺髓质 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探究心脏磁共振T1Mapping成像与细胞外容积(ECV)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检查63例DCM患者作为DCM,另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T1Mapping成像与延迟钆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I)、每搏输出量、心率变化.根据DCM组患者是否出现延迟强化(LGE)分为LGE组与非LGE组,分别比较DCM组对照组、LGE组非LGE组增强前T1值、增强后5min、15min、30minT1值、细胞外容积(ECV)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前TI、ΔTI、ECV区分DCM组与对照组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TI、ΔTI、ECV诊断效能.结果DCM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EDV、LVEDI均高于对照组,LVEF、每博输出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15min、30minT1值、ECV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LGE组43例,非LGE组19例,LGE组增强前T1、增强后5minT、15min、30minT1、ECV均高于非L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区分DCM组对照组,ECVAUC值高于ΔTI增强前T1.增强前TI、ΔTI、ECV区分两组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V敏感度、准确率高于增强前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TIECV敏感度、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磁共振T1MappingECV技术评估均DCM心肌纤维化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T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 简介:目前,临床实验资料均证实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2型(11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typeⅡ,11βHSD2)缺陷可导致血压升高.甘草甜素胆酸是11βHSD2抑制剂,它们通过抑制11βHSD2增加组织局部分泌皮质醇降低醛固酮水平致血压升高.高糖是11βHSD2抑制剂,它是否通过抑制11βHSD2导致血压升高?组织局部分泌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如何?报道较少.我们进行了初步观察.报道如下.

  • 标签: 高糖 动脉血压 皮质醇 醛固酮 离体肠系膜血管网 11β羟化固醇脱氢酶2型缺陷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绝经期前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其主要症状,正确处理阴道流血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较为重要。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并与地理性差别,经济阶层差异,家族史、复发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月经病(月经失调、初潮提前、绝经提前)、放射线影响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诊治 预防
  • 简介:摘要不孕医学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主要分为原发不孕继发不孕。原发不孕为从未受孕;继发不孕为曾经怀孕以后又不孕。根据这种严格定义,不孕是一种常见问题,大约影响到至少10%~15%育龄夫妇。

  • 标签: 不孕症 诊治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采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联合碎石治疗。结果本组选取病例治愈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各类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硬镜与钬激光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范复发事件率,降低并发症率,对保障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作用,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 碎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各种复杂心律失常诊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干扰与伪差可影响DCG分析。使不少医生误导病人。让病人戴上仪器后进行运动,使运动各种原因产生伪差与正常心电波形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从而影响分析速度甚至误诊。为此。我们如何减少干扰做了认真统计与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干扰 原因分 复杂心律失常 心电波形 DCG
  • 简介:夹层动脉瘤多为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或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常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疾病,手术有较大难度。夹层从内膜分离开始,进入中层,表现为壁内出血,顺主动脉向近端或远端延伸,造成广泛血肿,主动脉腔变窄,累及分支开口时,使分支闭塞,造成脏器缺血或坏死。血肿也可重新穿入腔内而缓解。大多夹层起始部位在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上方2~3cm处,另一常见部位在降主动脉峡部。夹层也可起于主动脉弓部,延降主动脉,但很少起于腹主动脉,因此,腹主动脉瘤穿孔或破裂不应误诊为腹部夹层动脉瘤。

  • 标签: 手术治疗 适应证 并发症 夹层动脉瘤
  • 简介: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均无高血压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 标签: 心电图 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骨折 创伤
  • 简介: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分支所致肺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较高致病率致死率,及时准确诊断治疗是关键。肺栓塞发病率为0.06%~0.11%,在心血管疾病中仅低于冠心病高血压,位于第三位,病死率约占住院患者10%,急性肺栓塞患者30d内致死率超过15%。

  • 标签: 肺动脉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早期诊断
  • 简介:背景与目的:尽管高瘦素水平已被证实与血管危险因素相关,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瘦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尚无定论。因此,我们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估这个问题。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截止至2016年1月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通过OR、RR相应95%CI报道,2个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

  • 标签: 瘦素水平 荟萃分析 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血管危险因素 EM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