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与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龄的61例健康同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检测两组的肾脏血流参数,并比较不同活动度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肾主动脉PSV及EDV均低于对照组,RI则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检测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血流参数呈现较差的状态,且疾病的活动度对其血流参数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此类患者进行此方面血流指标的监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肾脏血流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呼吸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SCF水平,同时测定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F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缓解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F在哮喘发病及病情判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干细胞因子
  • 简介:细菌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预后,除了与病因、急性感染期癫痫、高颅压、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有关之外,脑灌流的受累所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也是致死或致残的原固之一。经颅多普勒(TCD)为脑膜炎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110例脑膜炎病人,37%为细菌感染,24%为直

  • 标签: 脑血流速度 缺血性脑损害 细菌感染 脑血流动力学 急性感染期 北京军区医药
  • 简介: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邱的时程改变,探讨高胆固醇血症与AD的相关性。方法:以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大鼠不同时间,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血清CHO、LDL-C水平及脑组织Aβ含量的变化。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M±SD)表示,应用one-wayANOVA分析。结果:高胆固醇饲料喂饲8周后,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表现在Morris水迷宫中,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和游出距离较正常组明显延长,

  • 标签: 胆固醇 学习记忆能力 大鼠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小气道阻塞、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失衡引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rension,PHT)。研究资料表明,肺动脉高压可明显影响COPD患者的病程和预后,所以早期诊断并控制低氧血症及PHT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期住院的COPD患者70例,根据血气分析参数,推算出肺动脉平均压(PAMP),以探讨COPD患者缺氧程度、pH的变化与PAMP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血气分析 肺动脉压 COPD患者 酸碱失衡 慢性阻塞性肺病 PAMP
  • 简介:高血脂具有高致病性。本文通过比较中药发酵前后降血脂变化来探讨6味中药功效的变化。6味中药采用白腐菌灵芝发酵,分成不同动物实验组,采用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小鼠在连续用药15天后,腹腔注射Triton3393,然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并对部分中药发酵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益母草发酵前,桑枝和藤金银花发酵后,苦参发酵前后均能降低甘油三酯,而桑枝和益母草发酵前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同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一些新成分在发酵后产生。因此,白腐菌发酵提高了部分中药降血脂功效,并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表明中药通过一些药用真菌发酵提高或改变功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白腐菌发酵中药功效变化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降血脂 白腐真菌 发酵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育龄期正常及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妇女备孕前1个月及孕后10周内子宫动脉血流(uterineartery,UtA)动力学系统相关指标的观察,了解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及孕10周内UtA动力学特点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既往无不良妊娠史的育龄期妇女250例及既往有3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史妇女168例进行月经周期的排卵后及孕10周内经阴道超声监测双侧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S/D=收缩期峰值流速(S)/舒张末期流速(D)。阻力指数(RI)=S-D/S;记录各组的RI,S/D,对照统计各组子宫动脉RI、S/D值及妊娠丢失率的差异。结果1.孕前后或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较,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差异(P<0.05)2.孕前后或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值异常者未治疗与治疗后孕10周内恢复正常者RI、S/D及妊娠丢失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SA患者孕前异常血流纠正后,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率降低及其孕后异常血流治疗恢复率升高,与孕前未纠正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孕早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妊娠结局有相关性。2.异常血流早期纠正,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3.RSA患者孕前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影响妊娠结局。

  • 标签: 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早期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复发性流产 妊娠不良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是否与血糖变化相关联。方法 随机选取 50 例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记录年龄、体重、麻醉诱导药物用量,并进行麻醉诱导前( T0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 5min( T1 )、手术开始后 10min( T2 )、1h( T3 )、2h( T4 )、3h( T5 ) 血糖监测。 结果 术中各阶段患者血糖发生波动变化,T1 、T2 、T3 、T5 与前一次血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与 T1 血糖变化量呈现负相关性,分别在不同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全麻术中静脉麻醉药物抑制血糖代谢,影响血糖变化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