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15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第一产程分娩镇痛,研究组实施全产程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不同产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潜伏期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73.34%(55/75)、13.33%(10/75)、13.33%(10/75),研究组相应值分别为78.66%(59/75)、10.67%(8/75)、10.67%(8/75)。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均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全产程分娩镇痛可减轻第一产程早期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胎儿健康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全产程 第一产程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茎突过长患者分为常规方法摄片组(A组)和全颌曲面断层组(B组),每组各43例,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茎突长度进行测量。结果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m但其形态不规则。结论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套式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包皮过长以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治疗时采用改良版袖套式包皮环切手术安全性高、操作更加简单、用时更短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包皮过长及包茎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对3起典型的电务设备故障耽误列车事故的原因及故障抢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夯实基础工作、完善管理制度、细化作业流程、加强对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的防范措施,以实现“减故障、压延时”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

  • 标签: D21事故 电缆 断线 电源 故障延时
  • 简介:摘要:为了安全顺利通过846工作面长距离锐角定向钻场,采取打木垛加固定向钻场、钻场使棚管理、控制煤机割煤速度、一通三防专项管理等有效举措,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长距离锐角定向钻场对综放工作面生产影响等的同时,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综采放顶煤 木垛加固定向钻场 木垛加固定向钻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内板加包皮外板剔除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共计100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包皮内板加包皮外板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要好于对照组,术后水肿和疤痕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的治疗中,包皮内板加包皮外板剔除术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包皮内板加包皮外板剔除术 包皮环切术 包茎 包皮过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产程观察、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57例分娩及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57例中阴道分娩37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29例,阴道助产8例,阴道分娩率为64.9%;患者因产程停滞、宫缩乏力、疼痛剧烈等原因改行剖宫产手术20例。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37例患者总产程317-585min,平均总产程为463.7min,分娩过程中出血量104-328ml,平均出血量为233.7ml;全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出现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窒息1例,无子宫破裂、产妇及新生儿死亡出现。结论通过严密产程观察,瘢痕子宫患者行阴道分娩是安全、方便的,能够有效减少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观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护理干预。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下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产妇中,82例(85.42%)产妇行阴道分娩,其余14例(14.58%)产妇行剖宫产术,产后2例(2.08%)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并无1例出现子宫破裂、新生儿死亡以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监护,能够提高阴道分娩的几率,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利于产妇的预后恢复。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产程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K按摩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使用LK按摩方法。比较两组宫缩疼痛程度、睡眠情况、会阴裂伤、产后2小时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降低,睡眠情况、会阴Ⅱ度裂优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K按摩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增加产妇的舒适度,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K按摩 睡眠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00例,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前进行椎管内麻醉,对照组产妇产前未给予麻醉措施,选择视觉模拟法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效果进行评价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感;记录阴道分娩产妇总产程。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两组产妇镇痛前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以及第二产程的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方面,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7例,顺产率74%,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共30例,顺产率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方面,观察组产妇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降低剖宫产发生率,缩短产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球、导乐陪伴分娩在第一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临产妇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的宫缩期,有导乐陪伴者(助产士)负责指导产妇骑坐在导乐球上,弹跳式挤压导乐球。也可让产妇跪于地上,双腿尽量分开,抬高臀部,面部贴于导乐球上或双手爬于导乐球上,有利于充分把骨盆打开,有利于胎头下降和胎方位的矫正,从而加速了产程的进展。对照组在第一产程中采用平卧位或左右交替侧卧位,常规指导分娩。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缓解效果好、第一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少、纠正胎方位不正效果好,新生儿窒息率低、剖宫产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球、导乐陪伴分娩应用于第一产程能缓解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导乐 分娩 第一产程 产后出血 新生儿窒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准确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指导临床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370例36周以上孕妇进行常规监护。结果无刺激试验(NST)反应型217例,无反应型26例,收缩刺激试验(CST)正常型83例,CST异常型44例。异常者中52例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常规使用电子胎心监护,能对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缺氧做出评价,从而指导临床采取正确处理方案,改善新生儿预后。

  • 标签: 胎心监护 胎心基线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方法:确定研究时间,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时段,入我院产妇中抽取6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双盲法均分,各30例。对比组(常规体位),分析组(自由体位),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都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目前在生产中,安全有效的方案很多,其中自由体位十分必要,从长期看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产妇缩短产程,愈后生活质量,应在该领域广泛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 缩短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顺产产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等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顺产产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应该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顺产产程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与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以此评价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母婴分结局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先后就诊的我院妇产科的3164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1328例沿用旧产程即处理方法的孕妇为对照组,1836例采用新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孕妇视为观察组,组间比较母婴分娩解决以此评价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催产素应用观察组孕妇例数分别为196例、154例、66例、20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5例、163例、100例、353例(P<0.05)。结论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产科应用能大大降低剖宫分娩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性。

  • 标签: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 临床应用 母婴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头位分娩产程异常的主要原因,找出解决产程异常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头位分娩产程异常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头位分娩产妇52例,对这52例头位分娩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和分娩异常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研究导致产妇产程异常的主要原因。结果经过研究观察,出现头位分娩产程异常的患者主要有7例,占有比例为13.46%,当产妇怀孕周期在42周以上、胎儿体重在3495g以上的时候,头位分娩产程异常发生率比较高,随着产程异常症状的出现,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提高。结论要想降低头位分娩患者产程异常发生率,在产妇生产之前,要根据产儿的体重等情况选择出最合适的产妇分娩方法,当出现头位分娩产程异常问题的时候,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助产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母婴健康的机会。

  • 标签: 头位分娩 产程异常 52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分享成功经验,提高顺产率。方法通过对我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228例顺产患者第一产程的观察和护理,简要总结了第一产程观察的要点和护理措施。结果228例顺产患者产时顺利,母婴平安,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护理质量满意。结论细心的产程观察,优质的护理是顺产成功的关键,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 标签: 第一产程 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