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患者116例,男72例,女44例。按照Gustilo骨折分型:Ⅱ型12例,ⅢA型2例,ⅢB型19例,ⅢC型83例;机器绞伤77例,重物压砸伤27例,车祸伤12例;治疗过程中截肢组20例,保肢组96例。采集同一个感染部位的三个层面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均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结果临床特征:Ⅲ型骨折并发感染共104例,且以ⅢC型为主。男女发病率为1.6∶1,机器绞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病原菌分布:共分离出25种1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4%,革兰阳性球菌占19.6%。排名前五位分离菌占64.4%,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偏高(>60%),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63.6%;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0.0%~2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截肢耐药性总体高于保肢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显示:首选敏感性抗菌药物85.3%;首选耐药性抗菌药物11.2%,其中截肢组10.3%,保肢组0.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前臂开放性骨折感染主要病原菌,碳青酶稀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日趋严重。对于大部分前臂开放性骨折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效果较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疗效。

  • 标签: 前臂 骨折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斗轮堆取料机是一种应用于散料堆取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其活跃于港口码头、发电厂以及矿山等地,并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斗轮堆取料机的需求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及适应各种应用环境,斗轮堆取料机正在向着大型化、自动化以及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斗轮堆取料机前臂架由于结构形式导致前臂架的变形和局部应力都较大,从而对斗轮堆取料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在分析斗轮堆取料机前臂架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斗轮堆取料机前臂架结构形式,以满足越来越大型化的斗轮堆取料机的安全需求。

  • 标签: 斗轮堆取料机 前臂架 结构优化 受力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方法对50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50例,48例存活,成功率达96%。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 标签: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方法对50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50例,48例存活,成功率达96%。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 标签: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 缺损修复术
  • 简介:前臂背侧骨问神经综合征又称桡神经卡压旋后肌综合征。由于发病初以肘关节肱骨外髁周围疼痛和明显的局部压痛,常被误诊为“网球肘”,久治不愈。我院2008年3月收治了1例,术后随访7个月,恢复正常。

  • 标签: 前臂背侧骨间神经综合征 网球肘 临床治疗 误诊分析
  • 简介: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SHPT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骨痛、全身瘙痒症状明显缓解,血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较术前明显下降。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对SHPT有效。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 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 尿毒症
  • 简介:患者男,23岁.不慎被热钢筋穿透右前后1h收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呈急性痛苦病容.心率为88次/min,呼吸19次/min,体温36.5℃,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右前中下部尺、桡骨之间呈穿透性烧伤,面积1%TBSA,Ⅳ度.部分软组织缺损,可探及裸露的尺、桡骨,右手肿胀,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 标签: 腹直肌 肌皮瓣 皮瓣修复 前臂 热钢筋 穿透性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方法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19例。结果19例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患者,术后皮瓣均获得成活,其中1例术后48h发生静脉血管危像,经抢救后皮瓣成活。皮瓣移植修复后局部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张口基本无受限,取瓣区功能良好。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修复后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临床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

  • 标签: 前臂皮瓣 缺损 移植修复
  • 简介: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PTX+AT)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7月难治性。肾性SHPT行PTX+AT术并随访3个月以上的20例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磷、血红蛋白、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8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2例患者术中仅发现并切除3枚甲状旁腺,未行前臂移植。(2)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喉神经损伤、呼吸困难、抽搐等)。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骨痛、皮肤瘙痒、乏力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3)术后各时间点血钙、磷、iPT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月红细胞压积(Hct)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X+AT对于治疗难治性肾性SHPT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甲状旁腺的准确定位及术后及时调整血钙水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曲阜师范大学羽毛球公共体育课中的30名学生进行前臂小肌群力量训练是否有助于发球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旨在为羽毛球教学及大众羽毛球运动的普及提供参考。

  • 标签: 前臂小肌群 羽毛球 发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应用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19年4月,应用分叶ALTPF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8例,男23例,女5例,左侧前臂12例,右侧前臂16例。皮瓣切取面积26 cm×8 cm~35 cm×10 cm。穿支皮瓣的动脉、静脉、皮神经分别与受区动脉、静脉、皮神经吻合和缝接,28例供区均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门诊随访内容包括皮瓣成活情况、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及供区愈合情况。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1例分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二次手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满意,无明显臃肿,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皮瓣无溃疡形成。皮瓣内均保留股外侧皮神经并与受区的皮神经缝接,皮瓣感觉恢复S3级13块,S2级10块,S1级5块。皮瓣供区一期美容缝合,术后呈线形瘢痕,位置隐蔽,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结论ALTPF血运丰富,供区隐蔽。采用分叶设计的方式可缩减供区的宽度,避免植皮修复供区创面,是一种良好的修复前臂复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 标签: 分叶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前臂 修复
  • 简介:口腔癌术后多器官大面积组织缺损,常伴有舌、牙龈、口底、颊黏膜、下颌骨等多器官功能丧失.由于解剖结构及多角度不规则的形态和口腔内环境易感染的特点,不仅修复要求较高,而且在整复技术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现报告我们利用游离前臂皮瓣行口腔癌术后多器官缺损重建的初步结果.

  • 标签: 口腔癌 术后 游离前臂皮瓣 器官缺损 重建 多器官功能
  • 简介:桡侧游离前臂骨皮瓣(RFFF)应用广泛,过去常用于包括下颌骨的复合缺损。该文作者旨在介绍桡侧游离前臂骨皮瓣在非下颌骨头颈重建中应用的经验。回顾分析1998-2014年间采用RFFF骨皮瓣修复的患者。结果:142例接受头颈重建的患者中,25例采用RFFF骨皮瓣修复,包括上颌骨复合体(15例),上颌骨-眶骨复合体(4例),上颌骨-鼻骨复合体(4例),喉(1例)和锁骨(1例)。

  • 标签: 头颈重建 下颌骨 骨皮瓣 应用 前臂 游离
  • 简介:摘要104例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AVF)手术患者被纳为研究对象,按血管分离的方法分为常规技术(CT)组及No-touch技术(NTT)组。术后12周观察期内NTT组内瘘头静脉内径及自然血流量均大于CT组(均P<0.05);术后第4周、第8周NTT组临床内瘘成熟率高于CT组(分别69.8%比49.2%,χ2=4.379,P=0.036;83.7%比65.6%,χ2=4.910,P=0.040);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NTT组影像学内瘘成熟率亦高于CT组(分别为76.7%比55.7%,χ2=4.856,P=0.028;86.0%比68.8%,χ2=4.083,P=0.043;93.0%比78.7%,χ2=3.981,P=0.046)。结果提示,与应用常规技术比较,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血管构建RC-AVF可促进内瘘成熟并提高内瘘成熟率。

  • 标签: 动静脉瘘 桡动脉 静脉 血管分离 成熟 No-touch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产妇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收的128例需要进行实施静脉留置针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和穿刺位置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64例,实施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观察组(64例,实施经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穿刺效果、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P

  • 标签: 护理 产妇 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 成功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手及前臂皮肤的烧伤瘢痕治疗方面采取皮瓣修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经本院诊治且符合相关研究条件的手及前臂烧伤瘢痕患者中选出76例,其中38例采取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编为外侧组,另外38例采取了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编为股沟组,观察效果。结果 股沟组的皮瓣存活率明显比外侧组高,皮瓣感染率明显比外侧组低,断蒂时间明显比外测组短(p

  • 标签: 皮瓣修复 手及前臂 烧伤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手及前臂皮肤的烧伤瘢痕治疗方面采取皮瓣修复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经本院诊治且符合相关研究条件的手及前臂烧伤瘢痕患者中选出76例,其中38例采取了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编为外侧组,另外38例采取了腹股沟皮瓣修复术,编为股沟组,观察效果。结果 股沟组的皮瓣存活率明显比外侧组高,皮瓣感染率明显比外侧组低,断蒂时间明显比外测组短(p

  • 标签: 皮瓣修复 手及前臂 烧伤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66(35~77)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90 d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术中均未输血,无中转开腹。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5±17)min,术中出血量为(254±66)mL,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为(51±7)min。(2)术后情况。15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4±2.1)d。15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肝细胞癌,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最小切缘距肿瘤距离为(1.5±0.8)cm。15例患者无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死亡及30 d内再住院。15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胆瘘(Clavien-Dindo Ⅰ级)和腹水(Clavien-Dindo Ⅱ级)各1例,经冲洗引流、腹腔穿刺引流后好转。(3)随访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术后90 d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术后90 d死亡患者。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右后区联合右前区背侧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安全、可行。

  • 标签: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 门静脉流域 肝细胞癌 外科 手术 外科手术 治疗 治疗结果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本世纪六十年代初,雷锋,这支光辉的火炬曾在这里大放异彩;在九十年代到来的时候,这支几经风雨而不熄的火炬,越烧越旺,依然映照着这辽阔的草原。新认识——把学雷锋提高到战略高度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使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巨大政治价值和时代效应展开了一种新的思考。1990年8月,旗委、旗政府召开的全旗精神文明建设会议及1991年3月召开的全旗学雷锋会议,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盟旗富民达小康的战略高度,提出把学习雷锋作为这个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主旋律。在这两个会议的推动下,旗直各单位、各乡苏木镇及驻旗各单位学习雷锋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了起来。大坝沟乡在总结多年来学雷锋活动经验的基础

  • 标签: 学雷锋活动 岗位学雷锋 雷锋精神 科右前旗 兴安盟 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