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固定及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钉棒系统固定及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41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表示非常满意(占39%),22例患者有轻度不适,其中有15例表示满意(占36.6%),7例不明确表示对手术态度(占17%),其余3例对手术不满意或后悔手术(占7.31%),满意率75.6%。结论钉棒系统固定在早期提供足够地固定刚度和更大地轴向刚度,具有坚强固定的特点,降低固定地负载,达到了持久地稳定。

  • 标签: 钉棒系统 椎体间植骨 腰椎滑脱
  • 简介:目的:探索临床常用硬化剂无水乙醇和聚桂醇在治疗静脉畸形过程中与神经损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以单次治疗中的硬化剂类型为分组依据,将436例静脉畸形患者分为无水乙醇治疗组和聚桂醇治疗组。比较两种硬化剂的治疗完成率和临床有效率,并分析治疗导致的神经损伤的相关情况。结果无水乙醇组成功率为98.1%,治疗有效率为94.7%;治疗期间11例患者出现了12次的神经损伤症状;随访3-12个月,所有损伤患者中7例恢复,2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聚桂醇组硬化操功率为98.3%,治疗有效率88.4%,1例患者出现注射后相关区域麻木,2周后自行恢复。结论静脉畸形治疗中无水乙醇和1%聚桂醇注射液在治疗静脉畸形时都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无水乙醇注射更易引起神经损害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畸形 神经损伤 无水乙醇 聚桂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治疗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中若将正畸和修复联合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1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被纳入研究的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将修复和正畸联合的方法用于治疗实验组牙颌畸形伴牙列缺损的30例患者,正畸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对照组牙颌畸形伴牙列缺失的30例患者,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低,分别为73.3%和96.7%,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修复和正畸联合应用于治疗牙颌畸形伴牙列缺失的患者,能达到患者对美观的要求,能恢复牙齿的牙颌关系以及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发音功能。

  • 标签: 牙颌畸形 牙缺损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二维超声的对比研究四维超声在胎儿产前唇腭裂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将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腹部凸阵探头和容积探头进行检查。记录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率、漏诊率、疑诊率,应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89例,其中实验组58例,确诊率为87.9%,漏诊率为1.5%,对照组31例,确诊率为68.9%,漏诊率为15.5%。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在诊断单纯行唇腭裂与非单纯唇腭裂均优于二维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产前唇腭裂的确诊率方面优于二维超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唇腭裂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入选此研究中,依据入院治疗单双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正畸与修复联合,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5%,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正畸和修复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为临床可靠治疗方法。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缺损 牙颌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肺囊腺瘤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经超声诊断为肺囊腺瘤畸形胎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和分型.结果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儿,肺囊腺瘤发生在左侧24例,右侧16例;I型~III型分别为18例、16例、6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畸形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5%(37/40),误诊率为7.5%(3/40).结论胎儿肺囊腺瘤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率高,超声分型以及并发症的观察随访,对临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胎儿 肺囊腺瘤畸形 产前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22-24周)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22-24周)超声筛查65590例,诊断肺囊腺瘤样畸形22例,均随访至出生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果中孕期(22-24周)筛查,超声诊断22例肺囊腺瘤样畸形,10例晚孕或生后消失;2例生后CT观察随访;2例手术,术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4例合并胎儿水肿及心脏、纵隔移位,孕妇选择性终止妊娠;2例合并心脏畸形,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例晚孕复查为隔离肺;1例3周后复查诊断为膈疝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18-三体,终止妊娠。结论中孕期筛查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90.9%(20/22),63.6%(14/22)无合并症的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胎儿肺部发育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四维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有肺部发育畸形的胎儿25例,在超声检查后2d内进行磁共振检查,应用快速成像技术和特殊扫描序列(FIESTA序列、T2SSFSE序列、FIRM序列、DWI序列、SSFSEThickSlab序列)完成对胎儿的胸部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三方位扫描。结果产前磁共振检查发现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16例,肺隔离症(BPS)5例,先天性膈疝2例,产前磁共振检查对于得到随访结果的22例胎儿诊断均正确。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确定胎儿肺部发育畸形病变范围程度、肺部受压情况、正常肺组织定量以及判断胎儿预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磁共振 胎儿 肺部发育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500名医院收诊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测,将检查结果记录好后,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并记录诊断结果。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500名孕产妇的分娩情况,发现共有畸形胎儿24例,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2.5%(15/24),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5.8%(23/24),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畸形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动脉畸形中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010年3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肺动脉畸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胸部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和X线平片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并采用超声或CT对患者进行确诊,比较X线平片和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和图像质量。结果经超声或CT检验,所有患者中15例患者确诊为肺动脉畸形,X线平片诊断后3例(20.00%)患者确诊,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诊断15例(100.00%)确诊,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图像质量优秀的有13例,良好2例。X线平片图像质量优秀9例,良好2例,差4例。两组图像优良率相比,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的优良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并且两种检查方法数据相比P<0.05。结论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在肺动脉畸形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动脉畸形 X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引产、分娩等证实的畸形胎儿60例,对其均进行超声检测,分析超声检测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7例胎儿畸形的类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心脏畸形、胸腔畸形、消化系统畸形、前腹壁畸形、泌尿系统畸形、肢体畸形、胎儿肿瘤、胎儿水肿、复杂畸形等。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疾病检查方式,具有无创、经济、可反复检查等优势,在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诊断方式。

  • 标签: 胎儿畸形 超声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孕早期(11~13+6周)对胎儿结构畸形(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共2114例孕早期(11~13+6周)孕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检查,并跟踪随访胎儿妊娠结局。结果经超声筛查2114例孕妇(单胎2075例,双胎39例,共2153例胎儿),结构诊断异常胎儿22例,其中心脏畸形7例、前腹壁异常3例、颈部水囊瘤9例、消化系统异常1例、面部畸形1例、肢体异常1例。结论孕早期(11~13+6周)对孕妇进行超声筛查可有效检出胎儿畸形,尤其是心脏畸形方面。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置,降低胎儿出生畸形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畸形
  • 简介:目的分析对比内耳结构正常患者与不同类型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住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语前聋患者共448例,按是否存在内耳畸形畸形特点分组,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组术后开机6个月、1年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评分。结果各组患儿术后开机1年内,CAP、SIR评分均有提高趋势。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组、Mondini畸形组在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SIR得分分别与内耳结构正常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腔畸形组和蜗神经发育不良组在术后开机6个月、1年时的CAP和SIR得分显著低于内耳结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畸形患者能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获益,其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均有提高,但严重的畸形术后效果仍不及内耳结构正常患者。

  • 标签: 内耳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康复
  • 简介:我国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比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产前超声检查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可在孕期对胎儿先天畸形进行筛查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本文就产前超声中较为重要的超声软指标进行综述,探索其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临床相关性和相对应的临床处理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超声软指标 胎儿先天畸形 产前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40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A组,34例)和载瘤动脉闭塞组(B组,6例),并根据术后1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改善29例(85.3%),稳定1例(2.9%),进展4例(11.8%),4例进展患者死于脑梗死并发症(术后1周至半年);B组6例患者均较术前改善,未发生颅内出血及缺血事件。结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载瘤动脉闭塞技术治疗-基底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载瘤动脉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