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偶发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例垂体偶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有头痛等症状,12例无任何症状。4例有内分泌功能;无功能型49例病灶小于1.0cm者27例,1.0-1.5cm者13例,大于1.5cm者9例;29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病理结果示垂体腺瘤21例(18例无功能,2例生长激素型,1例泌乳素型),3例垂体增生,3例Rathke囊肿,2例垂体囊肿。53例中,失访4例;49例病人随访1-5年,手术切除病例均无复发,保守治疗病例中2例增大,其余病例无变化。结论对于头痛病人需重视垂体MRI检查;对于大于1.5cm或1.0-1.5cm随访有增大者,建议手术切除;而1.0cm以下无内分泌功能者可以定期随访。

  • 标签: 垂体偶发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滤泡淋巴(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2020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了多项关于FL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在一线治疗基础上的进一步方案优化、靶向治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难治FL的临床研究进展。文章将对这些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淋巴瘤,滤泡型 治疗结果 免疫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胃血管球在临床上属罕见肿瘤,现报道1例.病例:男性,岁.间断剑突下隐痛不适1wk,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粘膜下1.5×1.5cm隆起性病变,疑为平滑肌瘤,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弓下未触及,腹部无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化验检查: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经术前准备于2003年8月1日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前壁隆起,局部可触及一个约1.5cm×1.5cm的包块,质中等,可活动.剖检示:胃窦部粘膜隆起,包块位于胃壁肌层内,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与周围无侵犯.术后送病理检查报告:胃血管球.术后病人恢复顺利,于2003年8月5日治愈出院.随访无异常.

  • 标签: 胃血管球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胃间质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胃间质32例,结合文献分析。结果6例肝转移死亡,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带生存;其余生存良好。结论本病的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肿瘤大小,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综合分析判断,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恶性者作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并不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胃间质瘤 诊断 预后 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病例男,20岁,河北省抚宁县人。因反复抽搐10年余,伴头痛半年。于1997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缘于7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吐白沫,呈角弓反张。每隔2~3个月发作一次,时轻时重,重时昏迷。曾诊断为“癫痫病”,给予“苯妥英钠”治疗渐失效。后加用巴比妥钠、卡马西平等药。

  • 标签: 隐球菌 苯妥英钠 脑膜刺激征 隐球菌脑膜炎 墨汁染色 肺部感染
  • 简介:胶质细胞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其治疗手段,然而其五年生存率还很低。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我科于2004年以来对30例恶性脑胶质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替莫唑胺(TMZ)化疗药物进行化疗、联合放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综合治疗方法 胶质细胞瘤 恶性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 原发性肿瘤 化疗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混合(mixedtumoroftheskin,皮肤混合)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报告2例男性皮肤混合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回顾近年来有关皮肤混合的文献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皮肤混合,最终行Mohs(莫式)手术治疗。结论皮肤混合是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该病一般呈良性表现,最佳治疗方法是行Mohs手术完整切除,可有效防止复发。

  • 标签: 皮肤混合瘤 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碰撞是一类罕见的肿瘤,是指同一器官或脏器2种或以上不同类型肿瘤的组合。我们收治1例罕见下咽碰撞患者,患者入院后行全麻气管切开术、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术及左侧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随访3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讨论胃血管球CT表现。方法:对4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胃血管球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肿块单发,位于胃窦部,3例位于肌层与黏膜下层之间,1例浆膜下;腔内或跨壁式生长;平扫为均匀稍低密度,无囊变,1例边缘点状钙化,双期增强动脉期病灶中央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轻度降低,强化范围扩大,常规增强肿块显著强化。结论:胃血管球在CT有其特征性表现,术前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血管球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骨转移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既能明显缓解骨癌造成的疼痛,同时也可以预防并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骨转移瘤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鞘的MRI信号特点及特殊征象。方法收集19例经MRI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神经鞘进行回顾性分析,行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结果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分离-脂肪征、靶征、鼠尾征、瓶塞征和哑铃征。结论发生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特殊征象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胶质是颅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伽玛刀不论是作为首选或主要治疗方法,还是辅助治疗措施,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伽玛刀的优势、相关病例的选择、治疗方法及疗效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放射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膜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7例脊膜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以局部放射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7例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脊膜患者术后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尽早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可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脊膜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患者,16岁,因持续性下腹部疼痛2d于2009年3月11日入院,既往健康,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4日.查体:T36.5℃,P100次/min,R23次/min,BP85/55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以左下腹明显,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呈未婚型;阴道、宫颈未查;肛诊:于左下腹扪及一约10cm×8cm×8cm大小形态规则的包块,触痛明显,活动度好,子宫大小正常.

  • 标签: 卵巢无性细胞瘤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