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重组人干扰(rhIFN)α-1b治疗急性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AI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收治的174例AIB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7)和对照组(n=87)。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布地奈德雾化+rhIFNα-1b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患儿仅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血清白细胞介(IL)-4、-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纳入病例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XTYYLW2021036),并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母乳喂养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3/87,95.4%)显著高于对照组(71/87,81.6%),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5、P=0.004)。③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息、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儿治疗后,对CD4+、CD8+、CD4+/CD8+水平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分别比较,则仅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其余CD4+、CD4+/CD8+水平均分别高于治疗前,并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G、IgA、IgM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分别比较,则IgG、IgA和IgM水平亦均高于治疗前,并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4、-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内分别比较,则血清IL-4、IL-8及TNF-α水平亦均低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rhIFNα-1b治疗AIB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 标签: 布地奈德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急性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卫星和各种传感器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遥感数据估算水质的方法与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本文使用环境小卫星HJ1B-CCD数据反演太湖叶绿素a浓度,主要分以下步骤,1)数据读取与辐射定标;2)几何校正;3)大气校正;4)图像的裁剪;5)建立反演模型;6)验证反演结果。本文建立了使用HJ1B-CCD近红外和红波段数据反演叶绿素a浓度模型y=0.0422x+0.0164,并利用实地采样数据验证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遥感水质监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水质监测 叶绿素a 遥感 湖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柚皮(naringenin)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探究柚皮的肾脏保护作用,大鼠经柚皮预处理后,使用经典的双侧肾蒂夹闭法构建IR-AKI大鼠模型,HE染色检测大鼠病理损伤程度,苦味酸法检测肾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差异基因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IR-AKI过程中的枢纽基因,预测其转录因子并构建调控IR-AKI的转录因子蛋白库,经反向分子对接筛选可与柚皮结合的转录因子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探究柚皮对IR-AKI的保护机制。最后通过实验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结果与AKI组相比,柚皮预处理组大鼠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减少(P<0.01),血肌酐水平及肾损伤分子1(KIM-1)mRNA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证实柚皮对IR-AKI的预防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柚皮预处理可减轻IR-AKI后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1β的表达(均P<0.05),即柚皮对IR-AKI的炎症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对GSE98622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359个差异基因。反向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IR-AKI中,柚皮可与NFKBIA、BCL3、NFKB2、RELA等主要富集在NF-κB相关炎症通路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且显著升高AKI后BCL3的表达量(P<0.05),抑制RELA、NFKB2表达(均P<0.05)。结论柚皮可预防由IR-AKI导致的炎性反应,其机制与促进BCL3表达从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再灌注损伤 NF-κB 炎症 柚皮素 分子对接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 antisense RNA 1 (AFAP1-AS1) functions as 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to regulate target genes expression by sponging microRNAs (miRs) to play cancer-promoting roles in cancer stem cells. However,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AFAP1-AS1 in cervical cancer (CC) stem cells is unknown.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C.Methods:Hyaluronic acid receptor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variant exon 6 (CD44v6)(+) CC cells were isolat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Small interfering RNAs of AFAP1-AS1 (siAFAP1-AS1) were transfected into the (CD44v6)(+) cells. The levels of AFAP1-AS1 were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Sphere formation assay, cell cycle analysis,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siAFAP1-AS1. RNA pull-down and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27b-3p and AFAP1-AS1 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C.Results:CD44v6(+) CC cells had remarkable stemness and a high level of AFAP1-AS1. However, AFAP1-AS1 knockdown with siAFAP1-AS1 suppressed the cell cycle transition of G(1)/S phase and inhibited self-renewal of CD44v6(+) CC cells, the levels of the stemness markers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 (OCT4), osteopontin (OPN), an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3 (CD133), and the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related proteins Twist1, matrix metalloprotease (MMP)-9, and VEGF-C. In the mechanism study, miR-27b-3p/VEGF-C signaling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key downstream of AFAP1-AS1 in the CD44v6(+) CC cells.Conclusions:LncRNA AFAP1-AS1 knockdown inhibits the CC cell stemness by upregulating miR-27b-3p to suppress VEGF-C.

  • 标签: Hyaluronic acid receptor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variant exon 6 Cell stemness Cervical cancer Long non-coding RNA actin 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 antisense RNA 1 MicroRNA-27b-3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α-2b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防控科收治的113例手足口病患儿,男65例,女48例,年龄(2.31±0.85)岁,年龄范围为1~5岁。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α-2b组(n=57)和利巴韦林组(n=56)。重组人干扰α-2b组给予重组人干扰α-2b雾化吸入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水平、神经功能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计数(WBC)、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重组人干扰α-2b组患儿口腔溃疡消退时间[(2.81±0.63)d]、退热时间[(2.61±0.52)d]、厌食改善时间[(2.32±0.56)d]、手足皮疹结痂时间[(2.78±0.64)d]均早于利巴韦林组[(3.22±0.72)d、(3.37±0.70)d、(2.89±0.71)d、(3.17±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干扰α-2b组患儿嗜睡、易惊、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2.21±1.13)d、(2.34±1.19)d、(2.31±0.82)d、(2.26±0.90)d]早于利巴韦林组[(2.74±1.34)d、(3.18±1.25)d、(2.87±0.96)d、(3.06±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人干扰α-2b组NSE水平[(13.14±1.67)mg/L]低于利巴韦林组[(21.98±2.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组人干扰α-2b组患儿ALT、AST、WBC、CK-MB水平[(33.79±4.86)U/L、(42.19±3.86)U/L、(7.19±0.76)×109/L、(24.38±2.86)U/L]均低于利巴韦林组[(37.65±5.37)U/L、(47.07±4.76)U/L、(8.13±0.86)×109/L、(29.68±3.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α-2b能够通过抑制病毒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肌功能和肝功能,并通过增强中枢神经供血和供氧,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信号5B(SEMA5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11月通过TCGA数据库收集341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SEMA5B mRNA表达数据,分析胃腺癌组织中SEMA5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明确SEMA5B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结果341例胃腺癌组织中SEMA5B mRNA的表达量为0.577±0.587,癌旁正常组织中SEMA5B mRNA的表达量为0.132±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MA5B mRNA高表达组(10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明显低于SEMA5B mRNA低表达组(232例)患者(17.9个月,P=0.0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EMA5B mRNA的表达与胃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T分期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SEMA5B mRNA表达水平是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5岁患者的死亡风险是≥65岁患者的1.042倍(95% CI为1.021~1.064),SEMA5B mRNA高表达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患者的1.195倍(95% CI为0.925~2.551)。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信号通路(P=0.008)、MAPK信号通路(P=0.047)和NOTCH信号通路(P=0.029)在SEMA5B mRNA高表达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SEMA5B可能是判断胃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在胃腺癌组织中,恶性肿瘤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SEMA5B基因调控。

  • 标签: 信号素5B 胃肿瘤,腺癌 TCG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信号5B(SEMA5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11月通过TCGA数据库收集341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SEMA5B mRNA表达数据,分析胃腺癌组织中SEMA5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通过基因富集分析明确SEMA5B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结果341例胃腺癌组织中SEMA5B mRNA的表达量为0.577±0.587,癌旁正常组织中SEMA5B mRNA的表达量为0.132±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MA5B mRNA高表达组(10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明显低于SEMA5B mRNA低表达组(232例)患者(17.9个月,P=0.0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EMA5B mRNA的表达与胃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T分期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和SEMA5B mRNA表达水平是胃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65岁患者的死亡风险是≥65岁患者的1.042倍(95% CI为1.021~1.064),SEMA5B mRNA高表达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表达患者的1.195倍(95% CI为0.925~2.551)。基因富集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信号通路(P=0.008)、MAPK信号通路(P=0.047)和NOTCH信号通路(P=0.029)在SEMA5B mRNA高表达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SEMA5B可能是判断胃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在胃腺癌组织中,恶性肿瘤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SEMA5B基因调控。

  • 标签: 信号素5B 胃肿瘤,腺癌 TCG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白细胞介-1β(IL-1β)和核因子κB激酶亚基β的抑制剂(IKKβ)的表达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7例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IL-1β和IKKβ的表达。使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IL-1β和IKKβ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L-1β和IKKβ表达量在HCC中呈正相关(r=0.229,P<0.05)。IKKβ的高表达以及IL-1β和IKKβ共同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期更长[(86.507±7.749)个月比(54.471±6.275)个月、(92.272±8.409)个月比(58.723±6.7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6.160,P<0.05);IL-1β、IKKβ的高表达以及IL-1β和IKKβ共同高表达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更长[(36.886±3.862)个月比(14.792±4.491)个月、(39.790±4.707)个月比(21.473±3.617)个月、(44.942±5.155)个月比(20.957±3.2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6、7.987、11.594,P<0.05)。此外,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显示IL-1β和IKKβ的表达水平是总体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风险比(HR)=0.462,95%可信区间(CI):0.225~0.946,P<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IL-1β和IKKβ共同表达水平是无瘤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HR=1.821,95%CI:1.060~3.129,P<0.05;HR=0.529,95%CI:0.282~0.991,P<0.05)。结论IL-1β和IKKβ高表达有利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激酶亚基β的抑制剂 肝细胞癌 复发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XLOC-0000008调控微小RNA(microRNA,miR)-142-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信号通路参与奥沙利铂促进细胞自噬的过程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奥沙利铂处理CRC细胞株HT29及HCT116(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进行芯片实验,奥沙利铂处理组为实验组,无奥沙利铂组为对照组,生信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s及miRNAs;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CRC细胞凋亡;采用方法检测CRC细胞株中HMGB1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细胞系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奥沙利铂实验组HT29及HCT116细胞中XLOC-0000008的表达水平升高,且miR-142-3p的表达水平下降;随着奥沙利铂浓度增加细胞自噬活性增强,实验组自噬调控因子HMGB1在胞浆和胞外上清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HMGB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单独敲降HMGB1或单独奥沙利铂处理相比,奥沙利铂处理稳定敲降HMGB1的CRC细胞中p62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C对于化疗药奥沙利铂抵抗可能由HMGB1诱导细胞自噬而引起,这一过程可能通过调控XLOC-0000008/miR-142-3p/HMGB1轴而实现。

  • 标签: 奥沙利铂 长链非编码RNA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耐药性 自噬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R-125b-1-3p在轮状病毒(rotavirus)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将MA104细胞中的miR-125b-1-3p分别上调和下调后感染轮状病毒,通过RT-PCR分析miR-125b-1-3p的表达情况和轮状病毒拷贝数;免疫荧光分析miR-125b-1-3p对轮状病毒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miR-125b-1-3p参与调控的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轮状病毒感染细胞后,miR-125b-1-3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上调miR-125b-1-3p后,轮状病毒的VP7、NSP3基因拷贝数下降,下调miR-125b-1-3p后,轮状病毒的VP7、NSP3基因拷贝数明显升高;上调miR-125b-1-3p的表达水平后轮状病毒蛋白荧光数下降,下调miR-125b-1-3p后,病毒蛋白荧光数增加;轮状病毒感染细胞16 h后PI3K/Akt通路活性受到抑制,上调miR-125b-1-3p能够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化。结论miR-125b-1-3p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轮状病毒的复制。研究结果为探讨miR-125b-1-3p和PI3K/Akt通路之间的具体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为轮状病毒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靶点。

  • 标签: 轮状病毒 miRNA PI3K/Akt 病毒复制 抗病毒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HXD1B型机车空调机组的结构及制冷原理,总结梳理2016年空调自主修至今我段外出售后及段内检修调试时遇到的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浅谈HXD1B型机车空调机组的故障判别及处理方法。

  • 标签: HXD1B型电力机车 空调机组 故障分析
  • 简介:摘要:对韶钢GK1C机车加装KLP5.0B空调机组的选型、实施及常见故障处理等,保证了机组的运用,实施后改善了司机工作环境。

  • 标签: GK1C型机车 加装 空调机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27b-3p与干扰调节因子4(IRF4)的靶向关系,分析其对结肠癌细胞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表达的影响。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结肠癌患者共53例,以肿瘤组织作为研究组,以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iR-27b-3p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中干扰调节因子4(IRF4)和B细胞淋巴瘤-6(bcl-6)的表达。选择人结肠癌细胞系116,构建阴性对照组、miR-27b-3p转染组、miR-27b-3p和IRF4共转染组,应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中IRF4和bcl-6的表达。应用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27b-3p与IRF4的结合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结肠癌中miR-27b-3p的表达(2.67±0.40)明显低于对照组(3.68±0.45,t=6.180,P<0.01),miR-27b-3p的表达在不同肿瘤最大径(≥5 cm为2.49±0.39,<5 cm为2.87±0.36)、浸润深度(浆膜及以外为2.44±0.34,未及浆膜为2.88±0.36)、脉管癌栓(有癌栓为2.28±0.42,无癌栓为2.77±0.31)、片状坏死(有坏死为2.36±0.42,无坏死为2.79±0.39)和淋巴结转移(有转移为2.37±0.41,无转移为2.81±0.22)分组的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0、5.180、5.690、5.110、5.190,P值均<0.05)。miR-27b-3p与生存时间有关(χ2=5.0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27b-3p与IRF4(r=-0.600,P<0.05)、miR-27b-3p与bcl-6(r=-0.690,P<0.05)均呈负相关性。双荧光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27b-3p与IRF4具有靶向关系。miR-27b-3p转染组中IRF4和bcl-6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t=3.240、4.3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转染组能逆转上述改变。结论miR-27b-3p靶向负调控IRF4调节结肠癌细胞bcl-6的表达,miR-27b-3p低表达是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事件,检测miR-27b-3p的表达可能与生存时间有关。

  • 标签: 结肠癌 微小RNA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增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重组人干扰α1b超声雾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单独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44例为参照组,联合重组人干扰α1b超声雾化治疗的44例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观察组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重组人干扰α1b超声雾化治疗的效果极其理想,能够更快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感染 利巴韦林注射液 重组人干扰素α1b超声雾化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α-2b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我院儿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11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时增加重组人工干扰α-2b,以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质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指标选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与咳嗦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经过干预后,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中,使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的方式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与咳嗦消失时间,可对相关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 标签: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小儿病毒性肺炎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17(IL-17)及白细胞介-6(IL-6)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9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复发性流产组,年龄(29.24±3.15)岁,年龄范围为22~35岁;90例正常早孕选择人工流产的女性为早孕组,年龄(28.85±3.07)岁,年龄范围为24~33岁;90名健康未孕女性为未孕组,年龄(28.77±3.11)岁,年龄范围为23~36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三组纳入者血清NF-κB、IL-17及IL-6水平,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F-κB、IL-17及IL-6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结果复发性流产组NF-κB[(433.12±285.90)ng/L]、IL-17[(42.85±9.35)ng/L]及IL-6[(21.53±8.11)ng/L]水平均高于早孕组[(188.60±123.95)ng/L、(28.63±8.55)ng/L、(12.60±6.64)ng/L]和未孕组[(160.28±102.55)ng/L、(26.48±9.17)ng/L、(11.20±5.7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F-κB、IL-17与IL-6之间相互存在正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研究NF-κB、IL-17和IL-6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价值,发现三者联合指标对复发性流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NF-κB、IL-17及IL-6水平呈高表达状态,提示血清NF-κB、IL-17及IL-6水平升高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相关。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α-2b在小儿水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来我院治疗的98例患有水痘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其中对照组的49例患者应用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的49例患者注射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3%,对照组的为77.55%,两者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水痘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其治疗后的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也较快,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α-2b 阿昔洛韦 小儿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HPV持续感染运用膦甲酸钠、重组人干扰α2b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共计58例宫颈HPV持续感染患者参与实验,两组患者均实施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研究组增加膦甲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研究组治疗后宫颈炎评分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宫颈炎评分,P>0.05。结论:HPV持续感染运用膦甲酸钠、重组人干扰α2b联合治疗,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宫颈HPV持续感染 膦甲酸钠 重组人干扰素α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