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不论是护理效果还是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MDT 静脉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于留置针静脉滴注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影响。方法 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静脉留置针注射治疗的患者4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依据,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7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4.36±9.59d,静脉炎发生人数4例,发生率为8.51%。4例静脉炎患者中3例为轻度静脉炎,1例为中度静脉炎患者,重度静脉炎例数为0例。结论 对于留置针静脉滴注患者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有利于患者提升静脉输液的效果,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留置针 静脉滴药外渗 静脉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5-2020.8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82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41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并且,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 患者 静脉炎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在2020.9月-2021.9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抽签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两组中各有100例患者,前者予以常规静脉输液护理,另一组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团队的护理,比较两组经干预后的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静脉输液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而静脉输液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参与到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当中,会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对静脉输液治疗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团队 规范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存在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孕妇4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3月-2021年3月;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常规组21例(于孕早期接受超声诊断)和实验组21例(于孕晚期接受超声诊断),对两组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诊断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统计和对比,实验组孕妇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超声诊断率(85.71%)明显高于常规组(47.62%),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行产前超声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孕晚期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病例诊断,可有效诊断胎儿血流动力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产前 超声诊断 胎儿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且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新生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分组原则的指导下,10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围绕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0.21%),低于对照组(39.95%),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9.98%)低于观察组(97.12%),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法,显著降低了新生儿出现静脉炎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静脉输液 静脉留置针 护理干预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腋下静脉滞留针的应用方法进行讨论,并分析将其应用于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6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均分两组并使用不一样的留置针输液输液方式,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针对研究组,头皮或四肢留置针输液针对参照组。然后对各组不良反应率、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分项观察,并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对比,重点关注分析结果是否有意义。结果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研究组留置时间较长,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以研究组出现率低,各项数据对比参照组均占优势,同时分析结果显示P<0.05 ,表示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时给予其腋下静脉滞留针,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了再次穿刺,从而减轻了因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因此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此方法。

  • 标签: 腋下静脉滞留针 静脉输液 新生儿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所致使的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举措。方法:在本院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把所有病患分成常规组以及治疗组,每组各有50例,常规组病患进行的是配合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配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两组病患而言,进行护理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是因静脉留置针而致使的静脉炎的致病率,并在观察之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治疗组病患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发现其静脉炎的产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组,和常规组相比,优势是明显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金黄散涂擦对治疗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引起静脉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患者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进行常规的护理,给予50%的硫酸镁湿敷,对照组患者在留置针穿刺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给予中药金黄散涂擦治疗。中药名为金黄散,其成分为: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组成的膏剂。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康复时间,根据疼痛评分表,观察疼痛减轻程度。结果: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静脉治疗期间引起的静脉炎,对照组比观察组效果显著,对照组比观察组的静脉炎康复的快,疗效好,病人满意度高,(P

  • 标签: 中药涂擦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SMV)切除重建时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及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朝阳市中心医院、朝阳市第二医院、日照市中心医院及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D的137例胰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61.8岁。将联合PSMV切除重建的42例纳入血管重建组(采用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无血管侵犯的9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再次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37例患者PD均顺利完成。血管重建组PSMV阻断时间15~120 min,中位数30 min。血管重建组手术时间380(330,465)min、术中出血量725(500,1 000)ml、术后住院时间21.0(16.0,28.0)d,均高于对照组305(280,340)min、400(300,500)ml、18.0(14.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重建组再手术率4.8%(2/42)、围手术期死亡率2.4%(1/42),对照组分别为2.1%(2/95)、1.0%(1/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重建组胰瘘、腹腔积液及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胆瘘、切口感染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MV切除重建可明显增加PD术后胰瘘、腹腔积液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科学系统的围静脉阻断期管理策略对于促进术后顺利恢复,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静脉切除 静脉重建 液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防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PICC置管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干预 并发症 PICC 满意度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统计该项护理对患者静脉炎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3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60),护理方案不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背景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3.75%)、静脉血栓(1.88%)、液体渗漏(3.75%)、导管堵塞(1.25%)四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6.2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极高,具有积极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后内侧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体组织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18例口腔癌患者,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50(25~67)岁。18例口腔癌患者行半舌切除同期均采用后内侧皮瓣修复舌体组织缺损。术中切取皮瓣大小4.0 cm×6.0 cm~8.0 cm×15.0 cm,皮瓣血管蒂长度(9.9±1.3)(7.9~12.3)cm,所有患者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记录皮瓣制备、皮瓣成活及供区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舌体形态及供区功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W-QOL)分别调查患者术后供区美观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18例游离后内侧皮瓣均成活。16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舌体形态良好,大腿供区功能未见明显影响;患者对供区美观满意度较高,VAS评分均大于8,患者咀嚼、吞咽及语音功能下降,项目评分均值分别为44、58和55分。结论游离后内侧皮瓣临床成功率高,可以较好恢复舌体外形并有助于舌功能恢复,供区瘢痕隐蔽,是舌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较好选择。

  • 标签: 股后内侧皮瓣 舌癌 重建 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肌表浅分区与其同源血管皮瓣或筋膜嵌合一期修复小腿离断和Gustilo III B-C型损伤伴有环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应用前外侧肌表浅分区嵌合移植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严重损伤49例,其中车祸伤30例,重物砸伤13例,机器伤6例;男40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42岁。完全离断共6例,Gustilo III B型损伤27例,Gustilo III C型损伤16例;所有病例均呈环形撕脱或缺损,缺损面积10 cm×6 cm~60 cm×40 cm。外侧肌表浅分区嵌合皮瓣31例,嵌合皮瓣和筋膜17例,嵌合筋膜1例;肌肉瓣切取体积6 cm×4 cm×2 cm~25 cm×11 cm×4 cm;各组织瓣借穿支不同方向覆盖环形创面。术后半年及之后每3个月随访,记录皮瓣颜色、质地变化、患肢功能、供区肢体伸膝等情况。结果移植肌肉均成活,供区直接缝合39例,10例植皮,1例出现部分坏死,伸膝功能正常,无不适感。术后随访42.5(3~55)个月,1年以上随访49例,2年以上随访40例,3年以上随访33例。下肢功能根据LEFS评分,70以上分者23例(48.9%),61~70分21例(44.7%),51~60分3例(6.4%)。保肢率达到91.8%,感染率为8.1%。结论精确切取外侧肌并与皮瓣或筋膜瓣嵌合,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严重损伤所致软组织缺损,组织摆放灵活,易于修复不规则组织缺损,供区损伤小,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股外侧肌 嵌合移植 小腿 Gustilo III型损伤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直疝及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例腹股沟直疝、1例Pantaloon疝(同时存在斜疝及直疝)及1例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直疝5例及Pantaloon疝1例均为男童;年龄(38.2±21.5)个月;疝位于右侧4例,左侧2例。右侧疝1例,男,年龄4岁7个月。术前诊断腹股沟直疝1例;术前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术中证实为Pantaloon疝1例;术前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术中证实为直疝2例;行患侧斜疝手术时偶然发现对侧直疝2例。结果行直疝疝囊高位结扎+同侧脐内侧韧带加强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32 min及24 min,术后住院时间1 d。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行腹腔镜下修补直疝缺损(将髂耻束与联合腱间断缝合),手术时间为122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 d,随访至今无复发。另4例均行腹腔镜下直疝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112.0±17.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2 d,随访至今均无异常。疝1例,术前诊断为右侧腹股沟斜疝,术中证实为右侧疝,腹腔镜下修补疝缺损(将髂耻束与Cooper韧带间断缝合),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 d,随访至今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不仅能够明确小儿腹股沟直疝及疝诊断,且可同时行手术治疗。髂耻束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直疝及疝的修补中十分重要。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 股疝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形成经动脉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循证实践规范,提高护士证据知晓率和临床操作规范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最终纳入2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和2篇指南。根据证据临床转化模式的标准程序和行动促进框架(innovation-Promoting Action on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Severice,i-PARIHS),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制定可获得的解决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动脉心脏射频消融术的180例患者及39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循证实践。结果形成经动脉射频消融术后活动指导的标准化流程和评估记录表,更新经动脉射频消融术后护理规范。2轮证据应用后护士对各审查指标的知晓率和执行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轮证据应用后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排尿困难和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低于证据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循证项目的开展,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股动脉 射频消融 早期活动 循证护理实践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于本院进行经动脉介入术的患者120例,记录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这些并发症成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中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4.17%,其中深静脉血栓6例、局部血肿7例、腹膜后血肿1例、动静脉瘘1例、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 经动脉介入术患者极易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故需要深入分析并发症成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尽可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术 外周血管并发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薄肌皮瓣联合大收肌穿支皮瓣的内侧皮瓣形式移植再造乳房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7~59岁,平均40.3岁。肿瘤均为单侧,左侧9例,右侧7例;直径1.5~4.5(2.9±0.3) cm;全部为一期病例。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患者分为A、B两组。在A组切取薄肌皮瓣联合大收肌穿支皮瓣,在B组直接制备面积较大、宽度可达到薄肌前缘前方的大收肌穿支皮瓣,用ICG荧光造影技术验证皮瓣血运后所有皮瓣仅通过一支大收肌穿支血管作为血管蒂。结果共切取移植8例薄肌皮瓣联合大收肌穿支皮瓣和8例大收肌穿支皮瓣,皮瓣长(27.5±0.4) cm、宽(7.1±0.5) cm、厚(3.8±0.4) cm,薄肌皮瓣血管蒂长度(7.4±0.3) cm,大收肌穿支皮瓣血管蒂长度(10.8±0.5) cm。皮瓣重量195~315 g,平均255 g;皮瓣缺血时间55 ~ 90 min,平均75 min 。16例患者都选用胸廓内血管近远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仅吻合大收肌穿支血管就可保证皮瓣血运可靠,两组均未用血管吻合备选方案。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弹性好,无明显皮瓣挛缩变形。16例平均随访12.5个月,患者自我感觉外形较满意。内侧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位置隐蔽,髋关节及腿部功能无影响。结论以大收肌穿支血管为蒂可安全可靠切取大面积内侧穿支皮瓣,无需额外制备薄肌血管蒂。

  • 标签: 乳腺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股薄肌皮瓣 大收肌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