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基督教、天主教以及教会学校在云南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教会在云南民族地区传教、办学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对云南发展民族教育的启示.

  • 标签: 基督教 天主教 教会教育
  • 简介: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雨果,是晚清翻译浪潮中最早介绍到中国的外国名作家之一。鲁迅和苏曼殊是我国最早翻译雨果作品的人。1903年6月,留学日本的鲁迅翻译了雨果的一篇随笔《哀尘》,发表于《浙江潮》月刊第五期,这是鲁迅的第一篇翻译作品。同年8月,苏曼殊和陈独秀翻译改写了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取

  • 标签: 《悲惨世界》 苏曼殊 维克多 近代中国 法国文学 曾朴
  • 简介:摘要在近代动荡、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和国内双重矛盾的影响中,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了萌芽的初现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对西方近代国家观念的推进发展阶段,以及最终的形成确立阶段。由于它的发展和形成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进行的,因此带着一定的时代背景特点,其最终的形成和确立,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 近代国家观念 形成过程 时代背景 影响
  • 简介:由江苏钱币学会主编的巨著一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涉及发行机构660多个,纸币7000余种,文字166万,全书另附纸币图版346种.这是钱币学学术研究的大事.洋洋洒洒上百万字的巨著,笔者在春节期间日夜披览,在学术探究的喜阅中,终于将此书读完,深有所得,略书所感,就教于方家.

  • 标签: 纸币 钱币学会 中国金融 江苏 春节期间 中国近代
  • 简介:学术界在研究中国近代化问题时,从宏观上论述颇多,而从微观上剖析甚少。本文以一省的科技发展为例,对安徽在迈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发展状况,作些论述,冀能对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有所帮助。一安徽曾是显赫文坛的桐城派故乡,又是称雄商界300年之久的徽商源地。在这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堪称人才辈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在中国近代乱离多阻的环境中,为

  • 标签: 中国近代化 近代安徽 科技发展 微观分析 郑复光 铁路工程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界的热门课题,论述近代文化的著作也屡见不鲜.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1版,以下简称)就是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可喜的收获.全书分14章,论述了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间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与同类著作相比,一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

  • 标签: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史 收获中国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战争纷起,喋血飞溅。其间既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民族战争,又有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战争,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深,实为前代所未有。多年来,我国史学界注意了对近代历次重大战争的个案研究,却很少从总体上作系统的探讨。这种状况,

  • 标签: 国史学界 中国近代史 个案研究 人民起义 英国军队 近代中国社会
  • 简介:1930年代是从西欧造型方法的传入到稳定的发展阶段。本文论述并探究了近代韩国绘画从西方导入到本土化意识萌生的发展过程,如果导入期的第一代画家主要起启蒙作用的话,这时期登场的第二代画家则主要是通过发掘题材进一步探索造型的本质。通过鲜展的作品,反映在倾向和理念的分派,是发展阶段的一种现象。

  • 标签: 绘画 画家 造型方法 作品 题材 发展期
  • 简介:2003年12月,上海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由陈科美教授主编、金林祥教授副主编的《上海近代教育史(1843—1949)》,弥补了上海近代教育史研究的缺憾。这本洋洋55万字的专著,凝结了老、中、青几代研究者的心血和心愿。在该书课题组中,陈科美先生是我国教育界著名前辈学者,早年留学美国,曾师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前辈学者章泽渊先生和钱四先生也承担了撰著的重任。金林祥先生作为中年学者,在课题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了拟定全书编写大纲和统稿等任务。而博士周瑾、张蓉、赵会可的参加,则为该书的研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经过他们多年的辛勤劳动,数易其稿,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 标签: 《上海近代教育史》 时代顺序 历史观点 教育活动
  • 简介:摘要流行音乐,一种特有的、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流行音乐,能否作为教育资源引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如何使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高中音乐流行歌曲鉴赏理念课堂实践
  • 简介:18世纪,共用权利成为法国农业发展的桎梏。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改革的声浪蔓延到农业经济,并提出了消除共用权利的诉求。18世纪中后期,法国进行了圈地运动,并在大革命中分割共用地以求彻底消除共用权利,但终告失败。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用权利才随着法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持续改革缓步退场。共用权利衰落的漫长历程,镌刻出法国传统农业和社会的艰难转型。

  • 标签: 共用权利 法国 共用地 圈地运动
  • 简介:军国主义教育,是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痛疽。利用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掩盖侵略,把“国家意志”强行灌输给学生,是近代日本教育的一贯方略。战后,屡屡发生的教科书问题,其源盖出于此。这不仅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也毒害了日本的学生。日本国内也曾有人呼吁:“教育应该为了后代人,而决不能为企图复旧的老一代人的意愿服务!”

  • 标签: 教科书问题 日本历史教科书 军国主义教育 文部省 学习指导要领 历史教育
  • 简介:近代艺术史学领域,从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近代美术与社会变革、文化建构的内在关系的研究正在受到关注,以《点石斋画报》《良友》等上海画报为样本的个案研究已经取得若干成果,而针对北方地区综合报刊的专门研究则较为少见。19世纪60年代,天津成为北方最早向外国开埠的城市之一,又因其紧邻政治与传统文化中心北京的地缘形势,逐渐形成了华洋杂处、新旧混融的奇异世相。

  • 标签: 北洋画报 地区综合 史学领域 上海画报 个案研究 文化中心
  • 简介:近代老学是中国老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社会转型、思潮不断、文化急剧变革的背景下,许多学者致力于老子的研究,并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老子研究著作。相对于古代的、传统的老学来看,近代老学呈现出了新的学术特质。这种特色既表现在研究范式的转变,即普遍采用西方学术分科的方法研究老子,同时也表现在研究内容与价值追求的变化上。对老子之道的阐发,是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拟围绕近代老学中有代表性的道论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理论贡献与时代精神。

  • 标签: 老学史 近代 道论 老子之道 学术分科 社会转型
  • 简介:张之洞是清季洋务巨擘,在他担任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期间,对中国近代有线电报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本文仅就张之洞督鄂期间对湖北近代有线电报事业的贡献及其电政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电报线 湖北 洋务运动 近代化进程 事业 经济学
  • 简介:无锡近代工业企业家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个性,由于其他理环境及人文传统的影响,在实业致富和开放观念的氛围中,企业家的形成具有群体特点,企业家的来源组成,早期以官僚地主及商人头办为主,后期以工商业者为主,这样一群不同成份出身的企业家,殊途同归,促进了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世纪20年代是无锡新老两代有交替过渡时期,从他们对名望的崇尚态度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程度,可以看出两代企业家价值观念与人格素质特征的区别;从企业经营的管理方式,发展模式及用人思路方面,可以看出两代企业家经营风格的转变,在年轻一代的手中,企业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留下了人们的沉思。

  • 标签: 无锡市 近代企业家 形成条件 群体特点 来源组成 时代特征
  • 简介:琼州(今海口)作为中国近代较早的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发展对于中国华南沿海的社会经济变化有很大影响。通过从近代琼州海关的设立及其活动入手,分析帝国主义通过海关这一特殊机构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手段和方式,由此揭露中国近代海关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的半殖民地性质。

  • 标签: 通商口岸 琼州海关 外籍税务司 海关报告
  • 简介:重温近代沪上中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招生要求、师资状况、课程设置及中体西用等的办学理念,探索近代名医培养的成功经验,反思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中医教育 办学 上海 近代 名医 中体西用
  • 简介:刘大年(1915—1999),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青年时期,他离开祖籍湖南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他在根据地参加抗战,同时开始研究史学。早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使刘大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建国后,

  • 标签: 史学发展 刘大年 近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大学学习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