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糖尿病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对降糖药的分类及使用等情况展开研究分析。目的是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以强化疗效。

  • 标签: 降糖药 口服 分类使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农村肿瘤患者化疗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的化疗坚持率及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住院化疗的农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坚持率及化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农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全程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化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肿瘤化疗健康教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合并肺内感染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矽肺合并肺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达97.5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7.5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矽肺合并肺内感染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矽肺 肺内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临床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45份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样本,用CLIA和TRUST定性试验作梅毒筛查。对CLIA阳性标本,用TPPA和TRUST定量试验复检。结果15045例血清样本,CLIA检测647例(4.3%)为阳性,TRUST定性试验有206例(1.4%)为阳性。CLIA阳性样本用TPPA复检,其中618例为阳性,29例为阴性。以TRUST定量试验测得194例为阳性,453例为阴性。结论CLIA比TRUST更适合梅毒筛查。CLIA初筛阳性标本,以TPPA作确认试验,以TRUST定量试验复检,方法可行,值得推荐。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验证各参比实验室的检验检测能力。方法用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规定的方法对水样中铁、锰、铅、铜、铬、氯化物、硫酸盐进行检测;采用稳健统计法(robust)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Z分数对参比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8个参比实验室共提供56个检测数据,检测数据满意率为89.3%。结论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活动,可发现检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实施整改,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 标签: 实验室 比对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宫外孕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于2016年01月到2017年06月我院接收的52例宫外孕患者,并按照掷骰子的方法将研究样本随机分为24例对照组与28例实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实验组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远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宫外孕患者有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肛门排气与活动功能恢复,节省住院时间,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颇高的应用价值,并有广泛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外孕 临床疗效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评价分析进行整改,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每季度从护理教学质量考评扣分、临床教学师资和实习生意见反馈三方面对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和改进。结果同比2016年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相关数据提升效果明显,具体表现在临床教学师资和实习生满意度,护理教学质量的合格率,实习生差错投诉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评价方法运行有效,在临床教学实践环节中具有助推作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评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式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不如观察组高,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对产妇采取人性化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使得产妇在产时及产后出现出血问题的概率得到有效减少,使得产妇和婴儿的生命保障得到加强,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性护理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进行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进行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评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术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肿瘤,均达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手术后有9例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率为10.5%。结论门诊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简单易操作,但是应做好手术感染预防和加强手术规范操作,达到让患者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门诊手术 术后感染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阐述了心理护理的概念,病人的心理需求,心理护理的目的,提出了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应包括对患者生理、心理指标的量化评定,患者的主观体验、满意程度及护理目标实现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修养和心理素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深厚的实际经验,针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或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灵活应用心理护理的程序,才能达到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目的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教育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抽取50名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加上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教育,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护理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帮助患者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健康教育 术后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及其血压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52位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的护理干预。即加强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日常作息、心理状态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干预护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使患者的血压降低。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用于外科围手术期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稳定;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在外科围手术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外科围手术期 护理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将160例患者按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施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安排就诊,实施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全程引导就诊。结果实施组主动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态度,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健康教育,环境整洁等6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护理质量逐步提高。结论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求,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士积极性,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助产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成心理护理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干预组产前焦虑占45%,产前抑郁的占22%,对照组产前焦虑占89%,产前抑郁的占39%,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顺产概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助产能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我院急诊护士中普及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后得到的实际应用效果,并通过该培训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方法使用心肺复苏培训设备,按照制定好的培训方案对我院34名急诊护士实施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同样的评分标准对急诊护士的理论知识、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及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的操作技能主要考察护士做心肺复苏时的按压频率、按压幅度及胸廓起伏程度的合格程度。结果培训前后,急诊护士的理论知识、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及技能操作方面均具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技能操作在培训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后的急诊护士明显提高了应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并增强了临床心理素质,使院内整个急救水平明显提高。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肺复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科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用药 评价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4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2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组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5.45%同对照组患者的72.73%和68.18%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热惊厥患儿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尼美舒利的处方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0份含有尼美舒利药品的处方进行其合理性分析,并加以评价。结果500份处方中14岁以下患儿200例,占比40%,其中尼美舒利最常用适应证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所占比例为90.6%,其次为发热病因待查,所占比例为9.4%;14岁以上患者共300例,占比60%,其中尼美舒利最常用的适应证为各种软组织风湿病,慢性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所占比例约为51.2%,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发热,所占比例为20.0%,以及急性创伤、手术后疼痛,所占比例为11.9%。500份处方中,部分处方在尼美舒利的适应证、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在开具处方之前,应当合理评估尼美舒利的危险/效益比,并规范处方行为,做到合理用药,以期减少尼美舒利在临床应用中的用药风险。

  • 标签: 尼美舒利 合理用药 处方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