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亚甲蓝止痛剂联合中药熏洗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及创缘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手术结束后不作任何止痛治疗;治疗组20例在手术后立即予复方亚甲蓝止痛剂作肛周浸润注射治疗,并术后每日早、晚予中药熏洗。结果治疗组各时点NRS测值均在5分以下,镇痛效果达到基本满意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创缘水肿明显较对照组轻,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亚甲蓝止痛剂局部封闭注射加中药熏洗对减轻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及创缘水肿,有一定的效果,且费用低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肛瘘术后 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痔内痔结扎法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分别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5.0%,对照组为93.5%。结论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日短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痔结扎 复方亚甲蓝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外剥内扎术+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在多发性混合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多发性混合痔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投掷子法随机等分100例病例试验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治疗,对照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为74.0%,对照组为74.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的安全性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改良外剥内扎术和注射、悬吊、肛门整复术联合用于多发性混合痔病患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可提高痊愈率,确保手术进展顺利。

  • 标签: 多发性混合痔 改良外剥内扎术 临床研究 整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TST)与痔环切术(C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评估安全有效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普外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80例环状混合痔(Ⅲ~Ⅳ度)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本项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共40例采用TST治疗,B组共40例采用CH治疗,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劳动时间更短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疼痛评分、肛门坠胀、尿储留、控便失调方面A组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出血、肛门狭窄、手术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随访,A组有4例复发、B组有1例复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TST与痔环切术都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时,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 痔环切术 环状混合痔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硫酸新斯的明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混合痔术后急性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尿潴留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例混合痔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00)。其中治疗组行甲硫酸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对照组则行常规臀部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对两组患者在行治疗后30分钟、30~60分钟、90分钟后排尿情况及两种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率为66%,总有效率为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为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用药是基于中医经络联合现代药理学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穴位与经络相互连通,予穴位处注射药物起效更快,药物达到病灶更迅速,无不良反应,是治疗混合痔术后急性尿潴留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急性尿潴留 甲硫酸新斯的明 足三里 穴位注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自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治疗对象,对患者采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进行治疗,并将治疗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一年后仅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79%;患者在手术中及手术后均无出现感染、大出血等情况。结论采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等显著优点,值得临床治疗推广。

  • 标签: PPH 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治疗 重度混合痔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配合痔上黏膜套扎术对比单纯外剥内扎术运用到治疗混合痔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出2014年10月—2017年7月来医院进行医治的混合痔患者58例,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配合施以痔上黏膜套扎手术,对照组29例单纯施以外剥内扎手术,并比较调研两组治疗后的成效、创面恢复时长、住院时长等。结果通过调研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成效、创面恢复时长、住院时长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配合痔上黏膜套扎术比较单纯外剥内扎术运用到治疗混合痔患者具有更好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痔上黏膜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注混合式镇痛剂对膝关节近期功能和屈伸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本人回顾性分析了自2014年6月—2014年12日收治的58例行单侧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近期随访时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ROM)的差异。结果58例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20个月,试验组有效随访30例,对照组有效随访28例。试验组KSS评分(91.9±4.4)分,屈膝角度(129.2°±6.9°),伸膝角度(0.5°±1.2°),对照组KSS评分(87.5±4.9)分,屈膝角度(121.5°±7.1°),伸膝角度(0.3°±1.1°),试验组KSS评分及主动屈膝活动度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KSS评分(t=3.77,P=0.001)、主动屈膝活动度(t=4.40,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动伸膝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P=0.492)。结论混合式镇痛改善TKA术后膝关节近期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蓝+双氧水混合液在一次性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两组,40例术中应用美蓝+双氧水混合液做造影剂寻找脓肿内口,40例传统探条寻早内口,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应用美蓝+双氧水混合液组39例找到内口,传统探条组31例找到内口。结论美蓝+双氧水混合液在肛周脓肿手术中寻找内口作用显著,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内口 美蓝 双氧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7例/组。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与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术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恢复更快,值得推广。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出现并发症的混合痔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4年12月至2017年03月间进入我院实施外切内扎方案的混合痔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分析,都出现并发症,以手术顺利对其分组基础组30例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而治疗组中30例术后则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治疗组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时间(6.31±1.82)d,比基础组(9.30±1.21)d短,且治疗组创口疼痛症状改善时间、便血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创口渗液症状改善时间等都比基础组短,(P<0.05)。结论当混合痔患者接受外切内扎方案后,如果有并发症形成,需及时实施中药熏洗坐浴方案,以有效缩短时间改善其各种症状,可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外切内扎方案 并发症 常规处理 中药熏洗坐浴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并部分外痔切除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价值。方法对93例患者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部分外痔切除术,并与外扎内剥术比较,探讨其疗效和治疗价值。结果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部分外痔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病人满意度高、出血少、并发症较少。

  • 标签: PPH术 部分外痔切除 外剥内扎术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cl-2在皮肤混合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皮肤混合瘤的石蜡包埋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TGF-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PCNA和bcl-2在皮肤混合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其与皮肤混合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bcl-2 皮肤混合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混合痔PPH患者术后并发症以中药熏洗联合通理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甲硝唑灌肠法联合高锰酸钾熏洗法进行术后干预;观察组患者以中药熏洗方联合通理汤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4.26%,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混合痔PPH术后并发症患者以中药熏洗联合通理汤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中药熏洗 通理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实施混合痔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单一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干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应激反应。结果联合实施麻醉后的观察组T1、T2以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麻醉效果、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混合痔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可能诱发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9月期间采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52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出血91例,占17.23%;尿潴留159例,占30.1%;肛门疼痛108例,占20.5%;其中剧烈肛痛39例,占7.4%。肛门坠胀感22例,占4.2%;直肠吻合口狭窄6例,占1.0%;肛缘水肿82例,占15.53%。结论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可靠,规范手术操作多数并发症均可预防。

  • 标签: 痔上粘膜环切术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与内括约肌后正中切断术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后正中切断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当中,治疗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内括约肌后正中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比单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更好,更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内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纯型鼾症与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多导睡眠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单纯型鼾症患者(设为单纯组)以及40例混合型SAHS患者(设为混合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睡眠床垫检测仪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混合组患者AHI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患者,SaO2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组患者(P<0.05)。结论单纯型鼾症患者在AHI与SaO2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混合型SAHS患者AHI水平显著上升,SaO2水平显著降低。

  • 标签: 单纯型鼾症 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