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红花兼具药食两用功效,为红花植物的干燥管状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为查尔酮类的红花黄色素、红花红色素。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就红花中有效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对红花的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红花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机械通气与无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预处理促排卵相应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受孕率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2017年间接收并行治疗的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按照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列入实验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各有39例,全部女性患者使用达英35持续治疗3~6个月,再施行CC(克罗米芬)促排卵的相应治疗,此前提下,实验治疗组于早卵泡期使用一次性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对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实施搔刮轻创术。探讨两组女性患者在排卵日的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其临床受孕情况。结果实验治疗组施行预处理前、后,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没有较大变化,且和参照治疗组相比也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施行预处理前,两组子宫内膜分型情况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经预处理后,实验治疗组A型、B型内膜的比例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实验治疗组的临床受孕率显著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结论选用预处理的方法对PCOS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促排卵治疗,可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升临床受孕率。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微创预处理 子宫内膜形态 临床受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有-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适宜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09月中的1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其中82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视作对照组,另外81例接受有-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视作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6.17%、2.47%,低于对照组17.07%、10.98%(χ2=4.70、4.68,P=0.03、0.03),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龄组二次插管率高于其他两组,SBT通过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指脉氧为时间窗作为有、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有-无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减VAP、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但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无正压通气序贯治疗选择的依据不适用于高龄患者。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 治疗 时机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医学,中药制成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同的炮制手段,可能对药材活性成分及药效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药不同炮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中药材活性成分及药效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合理制备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 炮制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TK液在灭菌孵育期间对大鼠带瓣管道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取下主动脉带瓣管道,(1)对照组带瓣管道不经灭菌孵育直接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2)实验组A带瓣管道置于含有RPMI1640培养基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3)实验组B带瓣管道置于含有半量RPMI1640培养基,半量HTK液及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4)实验组C带瓣管道置于含有HTK液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对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进行细菌学、细胞活性、组织学检测。结果各组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均未检出细菌及真菌,除对照组之外,实验组C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保存最好,组织结构保存最完整。结论在灭菌孵育期间采用HTK液,能提高大鼠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的保存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在灭菌孵育期间,HTK液中的组氨酸缓冲对能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色氨酸及酮戊二酸作为能量底物,对缺血状态下的带瓣管道提供能量。

  • 标签: HTK液 带瓣管道 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磷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行规律透析、血磷>1.5mmol/L的MHD患者40例,在原有的治疗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基础上进行低磷饮食干预。3月后观察低磷饮食干预前后的骨矿物质代谢指标如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低磷饮食干预后,MHD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血钙、iPTH、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MHD患者长期低磷饮食摄入,对改善骨矿物质代谢紊乱,防止其因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营养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骨矿物质代谢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物质依赖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物质依赖患者200例,治疗过程中,予以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用药方面遵从医嘱的情况、服用药物的情况以及出院以后来院复查的情况。结果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治疗方式之后,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复查情况优于护理前(P<0.05),出院后病情复发率较低。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在物质依赖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精神类疾病复发率。

  • 标签: 系统化健康教育 物质依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对30例下尿路结石病人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能耐受手术,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道粘膜表面麻醉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是一种简单、,恢复快的方法。

  • 标签: 表面麻醉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下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法进行比较。方法对50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采取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率为44.0%,阴性率为56.0%;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阳性率40.0%,阴性率60.0%。ELISA阳性率高于GICA法的阳性率。结论GICA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初筛,ELISA技术是我国各层医疗单位抗原抗体检测的重要应用技术。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精子顶体酶检测的3912男性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0~30y、31~35y、36~40y和≥41y,4组。采用改良Kennedy法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顶体酶活性逐渐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逐渐升高。≥41y组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与20~30y和31~35y两组差异显著(P<0.05)。各年龄组中,少精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顶体酶活性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负相关。

  • 标签: 男性年龄 少精 精子顶体酶活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手术间环境管理质量及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进行管理,并评价管理前后效果。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目测物品表面干净、干燥、无尘、无污、无碎屑,定期化学法抽查合格,环境表面清洁卫生质量达96%。结论运用六西格玛对手术间物品清洁进行管理,可明显提高手术间环境质量与手术间物品表面清洁度,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安全、洁净的室内环境。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 物品表面 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使用表面麻醉行泪小管断端吻合的手术疗效。方法新鲜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伤21例21眼,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结果所选21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8~12wk拔管,随访6~24mo,治愈19例(90%),好转2例(10%)。结论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易于寻找断裂的断端,操作准确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表面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所接受的15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组分别为78例。单一组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法,联合组则采取经胃镜清+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统计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75例(96.15%)显著高于单一组60例(76.92%),联合组的复发率2例(2.56%)显著低于单一组14例(17.95%),两组经过对比且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经胃镜清+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的措施,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经胃镜清创 药物 胃溃疡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PD患者无呼吸机使用后临床护理对诊治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0例COPD的住院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呼吸机通气治疗,25患者进行专人护理,2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疗效观察。结果两组项目比较,P<0.0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气道护理及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专业护理有利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早日康复。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护理 COP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伤的病人清缝合术的护理。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加护理要点采取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一级愈合率。结果实验组的一级愈合率为82.14%,焦虑评分为(39.16±8.25)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诊外伤者的病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其一级愈合率,也能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整体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都是在我医院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病人中选择78例,时段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范围内,依照抽签法完成分组处理,参照组(n=39)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n=39)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结果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术后VAS评分以及功能锻炼结局,与另外一组选择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每项数据形成鲜明优势,处理呈现出P<0.05结局,拥有分析价值。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病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后,整体效果理想,拥有借鉴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腺甘脱氨酶(ADA)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结核性脑膜炎、23例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膜炎和20例非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CSF)进行AST、LDH、AD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DA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人群CSF的ADA活性(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CSF的AST、LDH活性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和非脑膜炎患者(P<0.05),其他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CSF的AST、LDH活性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CSF的ADA活性检测则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对CSF的LDH和ADA活性同时测定则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 脑脊液 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