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高龄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龄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VAS、WAI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VAS及W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均可有效治疗高龄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可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恢复正常行走水平,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经济状况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高龄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两组,分别为半髋组42例、全髋组42例。半髋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全髋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全髋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总有效率和半髋组相近,P>0.05;全髋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半髋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半髋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半髋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全髋组生活质量优于半髋组,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其中全髋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更多,但可更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全髋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研究组2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及训练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全髋节置换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系统性功能训练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和半髋两种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92例(2015年5月18日-2016年5月18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一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适用性更强,利于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关节置换术 全髋 半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各有50例。甲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乙组行PFNA治疗,丙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乙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甲组、丙组(P<0.05),乙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丙组(P<0.05),三组治疗优良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均好,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选择适合术式,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PFNA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6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2016年6月15日,其中一组采取一般护理,另外一组采取优质护理+系统性功能训练,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髋关节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系统性功能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系统性功能训练 优质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评估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疼痛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屈伸活动的VAS评分和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屈伸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疼痛评估 康复外科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干预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THR)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THR)与B组(BFHR)。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t=3.399,P=0.000),术中出血量(t=7.651,P=0.000),住院时间(t=8.493,P=0.000),均差异显著;②术后6个月,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t=4.366,P=0.00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THR、BFHR各有利弊,前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后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的46例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的工作,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89.98±4.25)分和SF-36量表评分(89.87±5.25)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前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70.89±3.25)分和SF-36量表评分(74.44±4.14)分,而患者治疗前的视觉疼痛评分(4.78±1.21)分则明显高于治疗后的视觉疼痛评分(1.21±0.12)分(P<0.05)。结论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运用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评估联合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疼痛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屈伸活动的VAS评分和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屈伸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外科护理和疼痛评估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评估 康复外科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 干预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配为双极组与传统组,各69例。传统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双极组予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双极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双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 标签: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传统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接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3.24±1.24)d,意识恢复时间(3.45±1.45)d,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6.35±1.62)min,意识恢复时间(5.28±1.78)h,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脑脊液置换术相比,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更好,能够快速止血,恢复患者的意识,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脑脊液置换术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一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出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老年骨折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出血临量。结果2组老年患者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较高,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术中出血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24h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例数100例,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对应组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镇痛效果优良率、术后24hPOCD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的术后24hPOCD发生率(10.0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要更低于对照组(40.00%),P<0.05,差异显著;且研究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98.00%)与对照组(96.00%)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之中,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POCD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PO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