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阶段回授法对肠造口患者自我造口护理知识的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手术的8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为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回授法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患者自我造口护理知识得分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自我造口护理知识得分较高,生活质量分值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回授法在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造口护理知识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肠造口 分阶段回授法 自我造口护理知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提出的教学方式是分层次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分析其实施途径与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2年3月接受临床护理教学的护生115名设定为本次分析的带教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8名)和对照组(57),观察组实施的教学方式是分层次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照组按照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式,对比如下指标:①护理考核成绩;②护生对教学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分层次 分阶段 目标教学法 教学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脊柱肿瘤术后患者营养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50例,均为2021年7月-2022年6月间医院接收脊柱肿瘤患者,入组后将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25例患者应用分阶段护理(观察组),一组3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中患者整体营养主观评估量表PG-SGA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后脊髓/脊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脊柱肿瘤患者术后患者营养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分阶段护理模式 脊柱肿瘤 营养水平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普外科护理教学中基于"五阶段"循环联合C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校护理本科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5人,时间为2020~2021年。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继续常规教学,观察组改用基于"五阶段"循环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普外科护理教学 “五阶段”循环 CBL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ARDS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与常规护理干预所发挥的不同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作为参考对象,首先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试验组30例(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项数据。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的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后,其肺功能指标较应用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得到优化(P<0.05),同时其预后效果较对照组良好(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同时也为其预后恢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 标签: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 ARDS重症病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式目标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Enterocolitis,NEC)小肠造瘘术肠外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开展常规护理)与干预组(n=40,阶段式目标护理),比较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家属满意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的电解质紊乱、腹泻、酸碱失衡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目标护理在NEC小肠造瘘术肠外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

  • 标签: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造瘘术 营养管理 阶段式目标护理
  • 简介:<正>难治鼻出血又称严重鼻出血或顽固鼻出血,是耳鼻喉科较棘手的危急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对象,因出血部位隐蔽常常需行后鼻孔填塞,病人经常因鼻腔局部填塞疼痛难忍,产生紧张、恐惧。我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应用舒适护理对89例难治鼻出血进行护理,现将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病人中男62例,女27例;年龄25岁~89岁,平均61岁;出血量50mL~1000mL;伴高血压51例,糖尿

  • 标签: 难治性鼻出血 舒适护理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通过组织全院教学查房,鼓励病区进行创造实践,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查房方法,充分发挥了管理者对护理临床教学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教学查房,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也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和全面提高。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教学查房活动,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护理 医院 教学 教学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疱疹咽峡炎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疱疹咽峡炎者,对患儿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护理干预后均顺利出院,且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高达90%以上。结论:经护理干预后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可有效促进换恢复,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 护理干预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52例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做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干预,评估护理结果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期间,合理运用体位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体位护理 并发症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时间区间收治的219例急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9例与研究组11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护理,评价标准:护理有效及诊疗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为98%,对照组护理有效为72%,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疗时间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有效,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急诊脑卒中 有效性 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在此次研究中,对溃疡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营养护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52例溃疡结肠炎患者筛选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针对营养护理);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予以观察,对比2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营养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有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多样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护理前后糖尿病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护理中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21年11月,结束于2022年10月,选取该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70例,将所有胆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电脑抽号法,分组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对照组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后的差异性。

  • 标签: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胆结石 有效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渗出多型红斑严重者为斯一琼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并有特征的靶形成虹膜惮红斑,严重时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重型渗出多型红斑的患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多型性红斑 渗出性 护理 重型 皮肤炎症性疾病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失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有差异,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压力损伤评分有差异,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降低患者压力损伤评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湿愈合理论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湿愈合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维持创面湿度促进创面愈合。在压力损伤护理中,湿愈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压疮等损伤。本论文通过介绍湿愈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应用历史、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湿愈合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有效。此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湿愈合理论的发展历程、未来研究方向和在压力损伤护理中的潜在应用。总的来说,湿愈合理论在压力损伤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性愈合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膀胱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选取84例神经膀胱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膀胱功能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神经性膀胱 康复护理 膀胱容量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口护理中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造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率、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8.75%)高于研究组(3.13%),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造口 延续性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