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某医院护理记录检查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患者心律不齐,只有脉搏、无心率/律记录;患者胆囊取石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无呼吸频率记录;患者体温39.5℃,用消炎痛栓1粒肛塞后,无体温变化记录……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护士对护理记录的客观认识不够。本期讨论的是护理思维的基本原则之一:客观原则。刊出主持人及一位护理管理人员的文章,以期引起大家对护理工作客观的重视。

  • 标签: 护理记录 护理管理人员 胆囊取石术 护理思维 客观性原则 心律不齐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提升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必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手术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结果:实验组患者们恢复周期短,其护理人员具备完备安全护理知识,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操作,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可以强化管理制度,进行专业上的分工和训练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帮助患者们更快的恢复,提升患者们在医院治疗的信心,所以,对于医院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中开展针对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患儿87例,经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护理,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儿依从以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均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最终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将针对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可增强患儿的依从及家属的照顾能力,促进患儿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肺炎 针对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方法应用在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受伤口护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伤口护理 延续性护理 应用分析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回顾临床分析。 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92.00%)明显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医疗行为逐步规范,医疗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突出重要。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点,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认识,降低护理职业风险,可为患者提供安全,安全高效,优质服务。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总结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管理措施。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儿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6),与采用针对护理的观察组(n=36),两组均护理5d,比较5d后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主要症状的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采用针对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肺炎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癌症是一系列恶性肿瘤的统称,受癌症发生部位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癌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患者会有针刺样痛、烧灼样痛、胀痛、刀割样痛等不适感,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有加重趋势,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为了减轻癌疼痛对患者的折磨,应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予以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治疗的顺利开展。本文将对近些年诸多学者对癌疼痛护理评估及护理干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癌疼痛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癌性疼痛 护理评估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小儿肺炎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针对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在2021年2月至12月所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60例为对象,并进行1至60编号,随机选取其中的30例,在对其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针对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患儿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5年到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炎病例中选取158例进行研究,每组有患者人数为79例,参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针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存在临床对比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能够大幅度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炎 针对性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5)。结论:连续护理用于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在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上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中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脑卒中 气管切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临床中,提升ARDS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为了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开展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主要项目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所纳入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以提升研究的准确,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最终效果,并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ARDS重症患者护理期间采取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可以促进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早期分阶段 肺康复锻炼技术 ARDS 重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仍显不足,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探索博士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总结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尤为重要。该文基于护理博士研究生11年的培养经验,从护理博士研究生四阶段式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临床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质量监控与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护理博士生的培养进行总结.为提高护理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启示。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基于能力的教育 博士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2020年10月接诊100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分阶段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阶段护理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生活能力 疼痛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外伤 阶段式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