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铁路要求越来越高,对既有铁路的更新改造越来越频繁,在不中断既有线行车的前提下,可根据跨径选择长度相匹配的D型便梁架空线路后开挖铁路路基,完成线下通道等作业施工。如何充分利用既有技术装备, 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 确保施工安全。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确保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对铁路既有线正常运营的干扰,确保施工期间行车与施工的安全。

  • 标签: D型便梁 挖孔桩 明挖基坑 13股道架空线路 下穿铁路站场
  • 简介:摘要:长久以来中等生都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大量的中等生在日常学习中得不到教师足够的关注很容易出现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情绪失调等问题,做好中等生的心理疏导等教学工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从中等生的心理特征和日常表现来老家,中等生具备“优等生”的潜质,也有“后进生”的部分心理特征,自我价值观念较为淡泊,是教师和学校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不可忽视的对象群体。

  • 标签: 中等生 心理特征 教学方法 潜力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0例小儿静脉注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静脉注射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总结小儿静脉注射的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小儿静脉注射输液时,在常规静脉注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静脉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在留置期间的护理。结果表明正确护理留置针可以延长留置针在血管内的留置时间,减少了许多不良症状,相应的能够減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以及精神痛苦,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静脉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适用于需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者。

  • 标签: 静脉 留置针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建立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苏州科技城医院肾内科采用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首次建立AVF的患者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AVF超声评估数据、AVF成熟率和通畅率,并与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规手术组患者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术后通畅率的差异。结果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60±17)岁;常规手术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13)岁。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患者术后即时通畅率100%(63/63),术后2、4、8周AVF成熟率分别为54.0%(34/63)、85.7%(54/63)、90.5%(57/63)。术后3、6、9个月和1年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0%(45/50)、85.0%(34/40)、82.9%(29/35)和81.0%(17/21),辅助通畅率均为100.0%。1年初始通畅率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81.0%比63.5%,log-rank χ2=5.12,P=0.023)。超声结果提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患者术后AVF流出静脉均匀扩张,血管壁逐渐增厚,肱动脉血流量逐渐升高,头静脉和桡动脉均呈现螺旋层流。结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用于建立AVF成熟快,通畅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治疗不当患肢有完全或部分丧失功能致残的可能,深静脉血栓合理的介入法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32例,均采用深静脉插管溶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肾囊肿穿刺在CT引导下如何准确、安全地定位进针的探讨。方法对12例肾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用CT机扫描架光标定位,测出囊肿的位置和中心厚度,标记皮肤进针点,行穿刺非血管介入技术。结果与结论在CT引导下依据囊肿大小,选择9G-12G穿刺针行肾囊肿穿刺,且操作安全,病人痛苦小,无并发症发生,取得理想效果。

  • 标签: CT引导肾囊肿穿刺
  • 简介:按照临床动静脉穿刺规范操作要求,设计制作高级电动脉搏式手臂动脉及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将其应用于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并与传统的实训方法比较,观察该模型对护理专业动静脉穿刺实践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制作科学、先进、贴近临床;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推广使用,可填补动脉穿刺实践教学的空白,同时减轻学生的痛苦,提高教学效果,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仿真 动脉 静脉 输液手臂 模型 护理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穿刺治疗。结果本次研究应用特制的颅内血肿穿刺针清除CSDH48例,疗效满意。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并发症少,安全经济,疗效满意。

  • 标签: 微创穿刺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重度OHSS腹水穿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重度OHSS腹水患者,均采用改良负压引流装置排放腹水,分析引流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术中引流通畅,速度调控自如、收集腹水准确、穿刺一次成功,术后穿刺点无外渗。结论改良负压引流装置效果好,成功率高,痛苦少,在生殖领域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改良负压引流装置 腹水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大量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创穿刺术 大量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0例肿瘤细针穿刺的细胞病理及组织病理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于本院病理科检查的6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选取30例作为观察1组,另外30例作为观察2组。观察1组以细胞病例诊断为最后诊断,观察2组以组织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结果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细胞学而言,肿瘤细针穿刺的细胞病理及组织病理诊断更为准确和方便快捷,误差率更低,在本次研究中肿瘤细针穿刺的组织病理更能有效确认肿瘤的性质,值得在临床辅助科室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细针穿刺 细胞病理 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