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防营养护理对预防重症病人肠营养性腹泻的效果。方法纳入接受肠营养治疗的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营养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腹泻情况、会阴皮肤评估情况以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会阴评估工具评分与腹泻发生率(5.48分±1.33分,1.92%)均优于对照组(7.52分±1.64分,9.62%)(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营养护理可降低ICU病人肠营养治疗期间的腹泻发生率并优化病人营养状况。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性腹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预防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肠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症患者应用预防营养护理,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肠营养性腹泻。

  • 标签: 重症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 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重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同步开展预防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肠营养性腹泻发生率和营养状态相关指标水平。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肠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人血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数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的肠营养性腹泻可起到较为理想的预防效果,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失败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7-2021.7月在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分析固定失败原因。结果:固定失败例数为6例,1例为螺旋刀片切割、穿出股骨头颈,3例为骨折端移位,2例为髋部深部感染,失败率为13.33%(6/45)。治疗优33例,良6例,一般4例,差2例,有效率为86.67%(39/4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接受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存在一定的固定失败风险,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操作等,因此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病情实际,合理选择固定方式,规范手术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固定失败。

  • 标签: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 失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固定失败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7-2021.7月在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分析固定失败原因。结果:固定失败例数为6例,1例为螺旋刀片切割、穿出股骨头颈,3例为骨折端移位,2例为髋部深部感染,失败率为13.33%(6/45)。治疗优33例,良6例,一般4例,差2例,有效率为86.67%(39/4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接受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存在一定的固定失败风险,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操作等,因此需要结合老年患者病情实际,合理选择固定方式,规范手术操作,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固定失败。

  • 标签: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 失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接受肠营养治疗的病人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肠营养治疗期间给予重症患者预防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腹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重症肠营养性腹泻患者进行预防营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选重症肠营养性腹泻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预防营养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肠营养性腹泻患者进行预防营养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重症肠内营养性腹泻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预防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重症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髓内钉(BN)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术治疗对开放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对2017年7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开放胫骨骨折患者88例,分为2组各44例,分别为BN 组和LCP组,对手术指标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对比,BN组和LCP组对比无差异;LCP组失血量明显更少,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BN组更短。BN组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LCP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内固定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营养护理用于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2022年3月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护理)和B组(预防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营养指标水平、SF-36评分、临床指标、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接受预防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同时可降低肠营养性腹泻风险。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共80例,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预防营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肠营养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患者应用预防营养护理,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肠营养性腹泻。

  • 标签: 重症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肠内营养性腹泻
  • 简介:摘要:本文对预防营养护理对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预防作用进行了探讨。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了肠营养护理在减少腹泻发生率和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预防营养护理显著降低了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发生率,并且对患者健康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预防营养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用于减少重症患者肠营养性腹泻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 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性腹泻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迟发性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758例颅脑外伤中,通过临床观察和CT确诊286例DTIH病例。通过临床治疗后观察其转归。结果286例DTIH中,颅脑外伤后6~24h内出现者160例(55.9%);24~72h内有89例(31.1%),72h以上的有37例(12.9%)。治疗后恢复良好165例(57.7%),轻度伤残39例(13.6%),中度伤残27例(9.4%),重度伤残17例(5.9%),植物生存9例(3.1%),死亡29例(10.1%)。结论DTIH多发生于患者伤后3天以内,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降低DTIH患者死残率的关键。

  • 标签: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对冲部位迟发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诊断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迟发性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所有患者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清除血肿26例,合并内外减压术7例。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共计19例,轻残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3例,死亡率10%。结论外伤迟发性颅血肿通常在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血肿后72h发生,发病高峰期在原发颅脑损伤或清除其他颅血肿后24h,因此对于发生颅损伤的患者应当对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观察;另外,躁动不安,进行性意识障碍,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及呕吐等均为迟发性颅血肿的临床表现,在诊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实时的CT检查,早期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迟发性颅血肿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对冲部位 诊断 治疗
  • 简介:动静脉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生存的“生命通道”,由于透析方法的进步,透析病人可以存活20年以上。因此,血管通路应该能维持更长时间。而目前动静脉瘘使用3年成功率为65%~75%,其维持时间的长短除与病人动静脉条件外,还与瘘术后护理和使用是否恰当有关,现就我们对内瘘护理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 标签: 血液透析病人 动静脉内瘘 术后护理 维持性 透析方法 血管通路
  • 简介:(3)脑血肿(4例),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创伤迟发性颅血肿病人中男15例,②小骨窗颅血肿清除术(6例)

  • 标签: 创伤性迟 发性颅内 血肿诊断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是有效治疗末期肾病的哟有效安全治疗方法。以有效的血管通路,调整血液透析水平,打通血液通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对患者动静脉瘘的有效护理。临床上对患者的动静脉瘘护理较为重要,通过有效维持血液透析,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将针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瘘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动静脉瘘的护理,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效果。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