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HPLC和FTIR研究了漆酶/介体系统(LMS)漂白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历程.研究发现纸浆中糖类组分在LMS漂白中的降解甚少,特别是葡聚糖在LMS漂白3h后,降解率仅为0.604%,可相对说明纤维素在LMS漂白过程中的降解很少.LMS漂白前后的FTIR谱图中,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上没有变化,而木素的吸收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证明LMS漂白有很好的脱木素选择性,纸浆的强度损失小.

  • 标签: HPLC FTIR 漆酶/介体系统 麦草浆 漂白 糖类组分
  • 简介:正常的油气显示层气测组分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P2井在钻探过程中发现了不符合正常气测分布规律的气测异常显示层,由此引起多方关注与争议。在简述该井气测异常特点及特殊性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第一气测异常层无C1、C2值是由于该层原油为未成熟原油,裂解、降解不彻底所致,第二、第三显示层只有C1则是由于该层为稠油层,C1是微生物降解的结果。通过对相邻区块资料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以气测全烃曲线形态为主结合垒烃相对幅度与全烃饱满程度图板的气测异常显示解释评价方法,对于指导其他区块类似情况的研究具有参照作用。

  • 标签: 气测录井 烃组分 异常 特征 降解 裂解
  • 简介:集团企业的成功运作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而中国目前的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集团企业的运作效果、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改革中国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建议。

  • 标签: 内部控制 国有控股集团 集团运作模式 重组分析
  • 简介:目的:探寻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ISO制备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丹参片组观察不同浓度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耐常压缺氧与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以腹腔注射Pit制备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照硝苯地平片组观察不同浓度萸姜药效组分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小鼠耐常压缺氧和ISO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片组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5)及有效抑制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P〈0.05),萸姜药效组分的高、中、低剂量对小鼠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对小鼠心电图S-T段无显著影响(P〉0.05)。Pit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显示,硝苯地平组与萸姜组分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P〈0.05),萸姜组分低剂量组对小鼠心电图S-T段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萸姜药效组分对Pit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干姜挥发油 吴茱萸挥发油 组分 急性心肌缺血 PIT
  • 简介:目的比较吴茱萸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和挥发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吴茱萸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备吴茱萸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和挥发油不同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吴茱萸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30),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连续给药观察14天。结果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挥发油〉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吴茱萸挥发油LD30值为2.70mL·kg^-1·d^-1,95%的可信限为2.58~2.84mL·kg^-1·d^-1;吴茱萸全组分、醇提组分和水提组分无法作出LD印,MTD试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5.6g·kg^-1·d^-1,70.6g·kg^-1·d^-1和80.0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42.7倍、1098.2倍和1244.4倍。结论吴茱萸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与药典和文献记载相符。通过吴茱萸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有利于进行吴茱萸药材系统的毒性研究与评价,为进一步锁定毒性物质基础提供试验依据,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吴茱萸 不同组分 小鼠 急性毒性
  • 简介:BP授予KBR一项合同将其位于加利福尼亚的Carson炼油厂的MTBE装置变成生产汽油调合组分——异丁烷的装置。NExOCTANE高辛烷值汽油新技术由芬兰的Fortum油气公司与KBR合作开发,美国炼油商可直接从KBR获得许可证。

  • 标签: KBR BP 技术 MTBE装置 高辛烷值汽油 加利福尼亚
  • 简介:以对化感物质具有高敏感性的莴苣(Lactucasativa)种子为指示材料,研究了烟草品种K326形成的顶、腋芽等残体腐解液的化感潜力,同时将残体腐解液(各组分)分离后分别进行化感潜力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烟草残体腐解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浓度效应;2)腐解液及其组分对种苗各部分生长的抑制强度表现为:胚根〉胚轴〉子叶;3)将烟草残体腐解液分离后进行的生物测定表明,其酸溶性组分的生长抑制作用强度〉碱溶性组分〉中性组分,在烟草残体腐解液中酸溶性组分的化感物质是形成生长抑制作用的主体,而中性及碱溶性组分中的化感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生长具有促进效应。

  • 标签: 烟草 化感作用 腐解物 莴苣
  • 简介:建立了复合铁电薄膜的理论模型,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铁电组分垂直于极化方向进行复合,引入局域分布函数描述不同组分间过渡层的性质,采用Ginzburg-Landau-Devonshire(GLDI)唯象理论展开研究。通过改变复合铁电薄膜的组分数量(2种和3种),主要研究了复合铁电薄膜的极化、相变及热释电性质,并与均匀铁电薄膜的相关性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组分数量的变化对铁电薄膜的相变和热释电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2组分复合而成的铁电薄膜与均匀铁电薄膜一样都只出现1个热释电峰,而3组分复合而成的铁电薄膜随着温度的变化出现了2个热释电峰。2组分薄膜的热释电峰和3组分薄膜中的1个热释电峰峰值较均匀铁电薄膜的热释电峰的峰值有所升高。

  • 标签: 铁电薄膜 自发极化 相变温度 热释电系数
  • 简介:摘要:教师在语文科目的授课过程中采用小组分层的教学方法,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差异性进行的多层次的教学安排。为了实现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别从四个角度进行探索,包括明确小组分层类别;合理化的学生分层方法;科学化的教学环节分层;多元化的分层评价方式。从而,使得语文的课堂教学在分层教育中不断深化,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蓄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2020年我院心内科慢性病随访中心人群1050例,调查人群的患病史,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对所有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研究人群分为颈动脉斑块患病组,无颈动脉斑块的为正常对照组;依据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评价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 (1) 患病组270例,正常对照780例,两组人群的年龄、吸烟、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尿酸、肌酐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0-4个组分的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率分别为14.99%、21.11%、25.85%、31.60%、32.12%,随MS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疾病的患病率逐步增高;(3)校正年龄、性别后,1个组分的风险为1.53(1.29~1.81)、2个组分的风险为 1.99(1.70~2.34)、3个组分的风险为 2.65(2.25~3.13)、4个组分的风险为 2.71(2.22~3.30),随着MS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逐步增高;(4)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风险依次为血糖异常>血脂异常>BMI>血压异常;其中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并+血压异常者的患病风险最大,OR值为2.99(2.23~4.01)。结论:代谢综合征影响对颈动脉斑块疾病的发生,血糖异常的影响较大,并随着组分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疾病患病风险增大。

  • 标签: []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 要: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文章从学生分层、课堂分层、作业分层三个层面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分层教学策略的路径,意在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引领学生走向协同进步。

  • 标签: 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搜集的18名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层级管理方法),再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搜集的18名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分层级管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记录、药械管理、医院感染控制)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文书记录、药械管理、医院感染控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分层级管理 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当前,煤制甲醇合成气主要是通过对煤炭加压转化成为合成气体,再对合成气进行压缩,进入深加工环节,最终可得到高组分的甲醇,为保证煤制甲醇合成气纯度,优化加工工艺,可保证甲醇质量,减少加工过程或多种因素对甲醇质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合成甲醇反应特点进行阐述,并具体分析煤制甲醇合成气组分对甲醇生产的影响,进而有效规避影响甲醇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

  • 标签: 煤制甲醇 合成气 生产工艺 一氧化碳
  • 简介:摘要: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分体安装不需要专门配备码头,施工难度相对较小。但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对施工精准度要求比较高,要想保证其发挥作用就需要针对按照设备安装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保证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本文是针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在分体安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按照相关要求实施,保证安全有效性,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分体安装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在高中数学学科中具有许多理论性知识,如果教师始终运用理论讲授的手段,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无法全身心融入数学学习中。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构建采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个体差异性、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开展教学。这不仅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数学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了高中数学分组分层的教学方式,以供参考。

  • 标签: 高效课堂 分组分层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比较了市售黄豆和黑豆中水溶、盐溶、醇溶、碱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分子量组成、游离氨基酸组成以及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以期为黑豆的日常食用以及综合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黑豆的蛋白质、灰分和α-氨基氮含量均高于黄豆。黄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9.95%,黑豆中蛋白质含量达到42.36%。从蛋白质组成上看,黄豆以水溶性蛋白质为主,占总蛋白的88.21%;黑豆以水溶和碱溶性蛋白质为主,分别占总蛋白的55.43%和38.69%。黄豆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黑豆中高主要表现在分子量为83.44kDa,74.58kDa和35.74kDa的较大分子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黑豆中碱溶性蛋白质高于黄豆,主要表现为分子量为20.71kDa和36.29kDa的较小分子量的碱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还发现苏氨酸、天冬氨酸是黄豆和黑豆中的主要游离氨基酸,且黑豆中的谷氨酸、苏氨酸含量明显比黄豆中高,分别高出116.021mg/L,197.996mg/L。

  • 标签: 黄豆 黑豆 蛋白质组分 游离氨基酸 水溶性蛋白 碱溶性蛋白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大气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因此,本文站在环境保护的立场下,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可凝结颗粒物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特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解决对策。目的是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促进对可凝结颗粒物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垃圾焚烧 发电厂 可凝结颗粒物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要求下,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刀切”的模式已不再适合当前的基础教育方针和理念要求。而分层教学作为一项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促进每名学生充分发展的新方法,过往已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并获得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大力推崇。本文就农村小学数学班内小组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展开探讨。

  • 标签: 农村教育 小学数学 分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