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8医院肝病研究所研制的生物技术新药。为了观察连续给予治疗型双质粒HBV-DNA疫苗后对小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资料,确定无毒反应剂量,给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进行长期毒性试验。

  • 标签: 双质粒HBV-DNA疫苗 毒性试验 小鼠 毒性反应 无毒反应剂量 免疫应答
  • 简介: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染性很强、能引起世界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我国当前已将流感的预防列入重点传染病防控.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为了了解国产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进一步做好北京的流感防治工作,我们于2004年10月在北京市某商厦工作人员接种国产流感疫苗后,进行了安全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国产药物 流行性感冒 裂解疫苗 成年 药物安全 副反应
  • 简介:目的验证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潘生丁、乙肝疫苗治疗HBV携带者的疗效。方法80例携带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应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潘生丁、乙肝疫苗治疗6个月,对照组40例未给任何治疗。结果治疗组某些对象各项乙肝血清标记分别有所转换,但除抗-HBc-IgM(阴转率40%)和HBV-DNA(阴转率30%)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外(P<0.025—0.05),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1-0.25)。与文献报告不尽相符(文献报告疗效优于本文结果)。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该“三联疗法”有一定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安全、简便、费用低廉,易被接受。

  • 标签: 左旋咪唑 潘生丁 乙肝疫苗 HBV携带者
  • 简介:[目的]探索麻疹疫苗最佳初免月龄。[方法]分别选择卢湾、杨浦、南汇3个区县6、8月龄健康婴儿192名和177名,给予麻疹疫苗接种,并对其免前、免后血清抗体水平进行观察。[结果]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后IgG抗体阳转率92.61%。GMT1340、15;8月龄婴儿IgG抗体阳转率96.00%,GMT1138.11。[结论]如果8月龄初免前婴儿麻疹发病率高的地区。可考虑将初免时间提前至6月龄。

  • 标签: 麻疹疫苗 初免 婴儿麻疹 IgG抗体 阳转率 血清学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乙肝疫苗、干扰素、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HBVDNA转阴率.方法乙肝疫苗60μg肌注,1月1次,共6次,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1日1次,15次后隔日1次.疗程6个月.苦参素片0.2克1日3次,服6个月.结果经治疗3个月HBVDNA<1pg/m146例(76.6%),6例下降,无效8例,6个月HBVDNA<1pg/ml52例(86.6%),下降2例,无效6例.3个月HBeAg转阴26例(43.3%),6个月HBeAg转阴38例(63.9%).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均有免疫功能下降,采用联合用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NK细胞和辅助T细胞功能,增强药物对机体清除HBV能力.

  • 标签: 乙肝疫苗 扰素 苦参素 联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英国药品安全委员会(CSM)建议在给予首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MMR)疫苗后6周内,出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在接受第2次MMR注射前需进行血清学检查。首剂接受MMR后6周内出现ITP的患者,其第2次用药需权衡利弊。根据最近的研究,药品控制局(MCA)报告ITP的绝对危险度为1/22300例(2/3的ITP可归

  • 标签: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MMR疫苗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106例,随机分为2组。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组54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和胸腺肽对照组52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42例患者在1个月内明显缓解;有50例患者ALT恢复正常,占926%;8例HBsAg转阴,占16%;33例产生了HBsAb,占61%;31例HBeAg转阴,占57%;31例HBVDNA转阴,占57%。对照组有24例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在1个月内明显缓解;31例ALT恢复正常,占59.6%;5例HBsAg转阴,占9.6%;10例产生了HBsAb,占19%;19例HBeAb转阴,占37%;22例HBVDNA转阴,占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快速、持续地抑制HBVDNA复制,诱导产生HBsAb,促进HBeAg血清转换。使血清转氨酶恢复正常,明显减轻肝脏炎症,减少或逆转肝纤维化。

  • 标签: 干扰素 拉米夫定 乙肝疫苗 联用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Ara—AMP联合IL-2、HBIG、乙肝疫苗,对照组用干扰素α-2a,评估两组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ALT复常率、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步肯定了Ara—AMP联合IL-2、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的效果。

  • 标签: 单磷酸阿糖腺苷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2
  • 简介:目的优选制备口蹄疫DNA疫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DNA-PBCA-NP)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为载体,用乳液聚合二步法制备不同配方的DNA-PBCA-NP,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包封率为指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在pH值为3的条件下制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空白纳米粒,以2mL·min-1的速度将1份口蹄疫DNA疫苗溶液滴入到5份空白纳米球乳液中,继续搅拌8h.运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78.12±16.5)nm,分布范围为30~150nm,平均包封率为51.25%±3.92%.体外缓释试验表明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结论所确定的制备口蹄疫DNA疫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 标签: 口蹄疫DNA疫苗纳米粒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正交实验设计 制备工艺 体外释药规律
  • 简介: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发布 流通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