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培训方式进行综述,分析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内涵,目前培训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培训护士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综述 护理 临床决策能力 培训 模拟
  • 简介:摘要话剧表演中演员不仅要熟记台词、动作,还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流畅完成舞台表演的基础上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提升话剧表演的艺术美感。话剧表演中需要演员重点关注的要素包括台词、动作、表情、情感等,这些都是话剧演员在日常训练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必须要刻苦训练的内容。本文分别从加强台词训练、开展形体训练、培养内心情感等方面,就如何提升话剧演员的表演能力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话剧演员 台词训练 表演动作 面部表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要搞好初中教育,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充分依靠工作在第一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而班主任则是其中一支极为重要的、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力量。

  • 标签: 班主任 能力素质 初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急救演练对提高新生儿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从事护理工作的40名本科低年资护士,将以上护士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护士开展常规培训,对研究组护士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施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应急能力、综合能力。结果培训前,两组护士应急能力评分及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应急能力评分为(88.42±5.0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19±4.97)分(P<0.05);培训后研究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各维度评分均与培训前及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方式对新生儿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及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情景模拟急救演练 新生儿科 低年资护士 应急能力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护士进行基于性格类型的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门诊4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7月1日后采取性格类型沟通能力培训,即在进行DISC性格分析后,开展为期2个月的培训。比较开展前(2020年5月1日~6月30日)、开展后(2020年7月1日~2020年8月31日)门诊护士沟通能力、护理质量、核心胜任力的差异。结果实施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沟通能力培训后,门诊42名护士"临床护士沟通能力量表"6维度评分与总分、"护士核心胜任力量表"6维度评分与总分、护理质量评价表5方面评分与总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DISC性格分析结果,对门诊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沟通能力培训,有利于提升护士沟通能力与核心胜任力,改善护理质量。

  • 标签: 性格类型 沟通能力培训 门诊护士 护理质量 核心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的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参加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培训人员培训前后手术室理论和操作技能成绩,核心能力评分以及评判性思维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理论考核中基础护理知识和手术室专业护理知识得分、基础护理操作和模拟手术环境操作得分、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判性思维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核心能力为理论框架的培训对于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核心能力 培训 评判性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能力在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人文关怀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7月某医学院护理学院大一至大四的49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护生共情能力调查问卷(the Jefferson 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Nursing Student,JSPE-N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 Short Scale Chinese,EPQ-RSC)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9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结果435名护理本科生的CAI得分为(184.38±19.49)分。Sobel-test结果显示,护生共情能力在外向性、神经质人格特征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16.0%和23.0%。结论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共情能力在护理本科生外向性、神经质人格特征及人文关怀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共情能力来改变外向性、神经质人格特征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学生,护理 共情能力 人格特征 人文关怀能力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精准地筛选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评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的19 410例NSCLC标本,筛选经二代测序检测为KRAS基因突变的病例,收集并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基因突变数据。结果共1 633例(8.4%)NSCLC病例携带KRAS基因突变,其中G12C(468例,28.7%)是最主要的突变亚型;该突变更常见于男性(414/468,88.5%)、有吸烟史(308/468,65.8%)、病理类型为肺浸润性腺癌(231/468,49.4%)的患者。KRAS G12C突变型NSCLC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包括:TP53(52.4%,245/468)、STK11(18.6%,87/468)和ATM(13.2%,62/468)。KRAS G12C突变型NSCLC相较于非G12C突变患者,PD-L1表达(≥1%)的比例显著升高[64.3%(90/140)比56.1%(193/344),P=0.014],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能显著延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10.0个月比5.0个月,P=0.011)。在化疗和ICI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血管抑制剂或多靶点抑制剂并不能显著提高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FS(P>0.05)。接受ICI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携带TP53突变的KRAS G12C患者,与携带STK11突变的KRAS G12C患者相比,其中位PFS显著延长(9.0个月比4.3个月,P=0.012)。结论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相对更高,且能从ICI治疗中获益;化疗、ICI治疗及其联合用药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ras DNA突变分析
  • 简介:摘要APS是一类具有多种临床表型的血栓炎症性疾病。对APS患者进行准确的风险定义以及精细化的抗凝管理是当前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2019年EULAR发布了成人APS治疗的最新推荐。这些推荐是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而制定。该推荐一方面明确了中至高风险抗磷脂抗体的定义以帮助临床判断患者血栓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亚型的APS患者包括无症状抗磷脂抗体携带者、血栓性APS、产科APS和恶性APS,制定了3条总体原则,12条建议和24条评级声明。本文主要介绍该推荐的主要内容,并作解读。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抗磷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六价铬[Cr(Ⅵ )]亚慢性染毒的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2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Cr(Ⅵ)低剂量组9只、Cr(Ⅵ)高剂量组10只。对照组大鼠饮纯净水,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饮用10、50 mg/LCr(Ⅵ)水溶液(分别为28、140 mg/L重铬酸钾),连续染毒90 d。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UPLC-Q-TOF-MS/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Cr(Ⅵ)染毒浓度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Metabo Analyst 4.0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UPLC-Q-TOF-MS/MS仪器检测性能稳定,实验检测数据可靠。对照组、Cr(Ⅵ)低和Cr(Ⅵ)高剂量组大鼠代谢轮廓差异明显,Cr(Ⅵ)接触致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发生明显改变。筛选出Cr(Ⅵ)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存在18个差异代谢物,Cr(Ⅵ)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存在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不同Cr(Ⅵ)剂量组与对照组有13个代谢物同时存在差异,分别是3-羟基- 11Z-十八烷基肉碱、鹅肌肽、焦磷酸法尼酯、油酰乙醇胺、亚麻油肉碱、硫胆酸3-O-葡萄糖酰胺、溶血磷脂酰胆碱[20∶2(11Z,14Z)]、溶血磷脂酰胆碱[20∶3(5Z, 8Z,11Z)]、溶血磷脂酰胆碱[22∶2(13Z,16Z)]、磷脂酰甘油[16∶0/22∶5(7Z,10Z,13Z,16Z,19Z)]、磷脂酰肌醇[18∶1(11Z)/20:4(5Z,8Z,11Z, 14Z)]、磷脂酰肌醇[20∶ 3(5Z,8Z, 11Z)/18∶0],5羟色胺。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与葡糖醛酸间转化、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与Cr(Ⅵ)亚慢性染毒相关。结论Cr(Ⅵ)亚慢性暴露可能会导致大鼠血清代谢指纹特征改变,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脂质代谢相关。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法 六价铬 代谢组学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C18色柱(150 mm×3.0 mm,2.7 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扫描功能(Full MS/dd-MS2),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mzVault 2.0质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对,鉴定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82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33个、色原酮类13个、三萜皂苷类8个、香豆素类6个、环稀醚萜类5个、苯肽类4个、萜类4个、酚酸类3个、木脂素类3个、蒽醌类2个、生物碱类1个。结论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识别防风通圣丸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防风通圣丸 含量测定(中药) 黄酮类 三萜皂苷类 香豆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甲苯、二甲苯联合职业接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苯、甲苯、二甲苯联合职业接触致机体早期健康效应的机制。方法于2018年5月,选择某制鞋厂的40名女性职工,其中从事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岗位职工作为接触组,共20人;该企业后勤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共20人。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尿液。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联用仪采集样品的代谢轮廓,采用专业代谢组学和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无监督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的年龄、BMI、吸烟和饮酒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接触组的代谢轮廓存在明显的差异,筛选并鉴定出与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密切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7个。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在16条代谢通路中富集,其中3条通路明显富集(P<0.05),分别为赖氨酸代谢、氨基糖代谢和核苷酸糖代谢。结论代谢组学方法较好的反映职业人群受苯、甲苯、二甲苯联合接触后尿样代谢组改变的状况。

  • 标签: 代谢组学 甲苯 二甲苯 色谱法 液相 质谱法 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核心能力是麻醉护理人员实施高质量麻醉护理专业实践、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麻醉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相关概念,重点阐述不同国家的麻醉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标准,旨在为我国麻醉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建设及麻醉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麻醉护理 麻醉护士 核心能力 标准
  • 简介:摘要为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WHO提出"健康老龄化"倡议,并将其定义为发展和维持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功能发挥与内在能力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其中内在能力是指个体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与衰弱和失能不同,内在能力侧重于老年人的功能,是对个体生命轨迹的纵向观察,而非关注某时段个体的健康缺陷。从认知能力、精神心理状态、感觉功能、活力状态、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内在能力评估,是预测老年人健康结局和照护依赖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社区中筛查出内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并针对该群体及其照护者制定综合的照护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负担。

  • 标签: 内在能力 衰弱 失能 整合照护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旨在提高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8年8~12月,应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0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麻醉护士360例,通过查阅文献、横断面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初步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护理麻醉专家为咨询对象,由专家对问卷结构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问卷。结果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包括5个一级指标(麻醉处置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28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名第一的为麻醉处置能力。在能力素质模型理财上,初步制定了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5大培训模块(基础护理课程、麻醉理论知识课程、麻醉操作技能课程、护理人文课程、临床实践课程)。结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为麻醉科护士选拔、岗位职责制订、科室绩效管理、课程设置、综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麻醉科护士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护士 能力素质 模型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护士在护理信息能力提高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具备良好的护理信息能力可使护士使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减少护理工作量,帮助临床决策,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并可提升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促进护士职业生涯成就感。教育是提高护生和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国内外护理信息能力教育体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制订教育和培训方案、提高护生和临床护士的护理信息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护理教育 护理信息能力 护士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为完善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制订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表,对全国231名麻醉科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3.7±0.5)分,其中人文素养、沟通与协调能力完全掌握率为43.2%、36.4%,科研能力完全掌握率仅为4.3%。护士长及以上职务、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分别高于其他职务、职称的麻醉科护士(P<0.05)。结论我国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职务和职称的麻醉科护士间核心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构建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专科护士培训。

  • 标签: 问卷调查 麻醉科,医院 护士 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