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场流行病学操作模式以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学术基础,主要通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监测、预报、现场调查和控制措施而实现。

  • 标签: 现场流行病
  • 简介:本文通过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12.5%拜虫杀悬浮剂,在医院内不同场所进行的现场灭蟑螂试验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医院蟑螂虫口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为90.5%,RPI值为0.12,医院灭蟑螂工作通过考核达到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 标签: 拜虫杀悬浮剂 蟑螂 灭效
  • 简介:本文总结了二十余年来,在老年保健实践中,现场抢救60岁以上老年心脏急症患者6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例老年 心脏急症 急症院外
  • 简介:目的对新型列车专用鼠饵盒性能进行测试。方法现场测试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期鼠饵盒损耗率2.17%,药饵保护率达94.57%;新型专用鼠饵盒12d盗食率100%,药饵消耗786.0g,盒均(37.4±8.4)g,与普通盒相比,在鼠饵盒盗食率没有差别的情况下,药饵消耗量不同(t=3.186,P〈0.01)。结论新型列车专用鼠饵盒适应旅客列车的特点,提高药物的杀灭效率和持续时间,有利于列车鼠情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列车专用鼠饵盒 现场测试 性能
  • 简介:本文报告了0.5%溴敌隆小麦毒饵现场毒杀褐家鼠的效果.现场结果表明褐家鼠对0.5%溴敌堡小麦毒饵摄食良好.连续观察4天均有鼠取食,每个饵粪和对照组小麦消耗量平均分别为8.45克和12.08克,天.摄食系数0.70.现场投毒饵2周便可基本控制鼠患,对褐家鼠的灭鼠效果为90.29%

  • 标签: 溴敌隆小麦毒饵 灭鼠 投毒方法 调查 鼠密度
  • 简介:对防疫人员现场作业时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防护原则,提出了针对性防护措施,对维护防疫人员职业健康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防疫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灭蟑胶饵现场灭蟑效果。方法选择辖区内某宾馆约90m2厨房,按1g/m2即每点施药量0.2~0.3g,布于蟑螂栖息、活动场所,采用粘纸法测定灭蟑前和灭蟑后7、14、28d密度,观察该药在不同时段的控制效果。结果施药后2周内各观察期蟑螂密度下降率都1〉70%,达到了合格药物判断的标准。结论灭蟑胶饵具有较好的灭蟑效果。

  • 标签: 胶饵 现场实验 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捕蝇器及诱饵的捕蝇效果,探讨蝇类监测标准化问题。方法在5种场所类型现场用L4(23)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比较2种捕蝇器、2种诱饵的捕蝇效果。结果新型捕蝇器捕蝇数大于对照捕蝇器,新型捕蝇器的配套诱饵诱捕蝇数是糖醋诱饵的2倍多,但低于腐鱼酱诱饵的1/2,所有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极显著的意义。结论新型捕蝇器及诱饵捕蝇效果好,且有节能环保、美观等优点,适宜于多种环境捕蝇;其配套诱饵无异味,诱蝇效果介于糖醋和腐鱼之间,可用于蝇类监测。

  • 标签: 捕蝇器 诱饵 苍蝇
  • 简介:卫生监督现场快检设备的规范化使用是保证卫生行政执法科学公正性的重要手段。国家级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为准确、及时掌握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使用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本次对全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上报的63000个数据进行研究,从地区层级分布、应用领域、设备使用、购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卫生监督职能落实提供保障。

  • 标签: 卫生监督 快速检测 设备现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社会整体对矿山资源的需求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我国矿山产业的产能逐年升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有关矿山产业安全生产、突发应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比如,目前矿山救援现场的医疗急救水平仍有较大缺陷。立足于矿山产业生产安全的角度,这项工作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但我国经济的发展又与矿产资源密不可分,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农业生产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助力。因此,相关产业与部门要高度重视矿山救援的应急医疗水平的发展状况。本文将针对如何提升矿山救援现场医疗急救水平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矿山 救援现场 医疗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中显微外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继续拧治疗的小腿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88例,对其进行早期的清创治疗后重建肢体血运,然后采用髓内钉、钢板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及缺损软组织及你想过相应的小腿创伤修复。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并且术后成活,患者在出院后六个月进行病情随访,患者的皮瓣外形以及肢体的功能恢复均较为良好。结论在小腿骨折伴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治疗中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临床患者的截肢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腿骨折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佩戴固定保持器是否影响正畸治疗后患者牙周组织的健康。方法本项研究随机选择20例正畸治疗后患者,在固定保持器放置前1周进行临床牙周指标———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的检查以及龈下细菌的检测(刚果红染色细菌涂片),以所测得的数值作为基线水平;在固定保持器放置后1月、2月、3月分别进行临床牙周指标检查和龈下细菌的检测。结果固定保持器的放置可引起临床牙周指标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P<0.001)。龈下菌群发生变化,球菌减少(P<0.005)、螺旋体增多(P<0.001)、梭形菌增多(P<0.01)。结论固定保持器的放置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因此对佩戴固定保持器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固定保持器 牙周指标 龈下菌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部分脂肪组织切除坏死皮肤延期植皮治疗深度烧伤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17例深度烧伤患者。其中男10例,女7例。采用同体配对设计,各例患者烧伤创面依据创面深度及面积分为坏死皮肤切除区与坏死皮肤保留区,采用引流坏死组织保留部分脂肪组织延期植皮方法与传统保痂延期扩创手术植皮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植皮术前等待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切除坏死皮肤创面组与保留坏死皮肤创面组植皮术前等待时间分别为(6.88±1.41)d和(19.65±2.80)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0.24±3.29)d和(35.71±2.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除坏死皮肤保留创面部分脂肪组织有利于深度烧伤创面愈合。

  • 标签: 深度烧伤 脂肪组织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艾滋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因为其极大的危害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艾滋病的防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非政府组织(NGO,下文简称NGO)已经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多媒体教学在组织胚胎学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相应评价。方法:对我校08级高护班组织胚胎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结果:组织胚胎学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点,但也有缺点。结论: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应该提倡多媒体教学,同时适当结合传统教学。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组织胚胎学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尸检老年不同年龄肝组织基因组DNA含量变化。方法选取低温(-80℃)保存尸检的新鲜肝组织样本37例,提取基因组DNA,并按照年龄分为4组:≤65(51.5±15.6)岁组6例,66~79(76.3±2.2)岁组8例,80~89(86.4±1.8)岁组11例,≥90(93.3±4.1)岁组12例,包括2例百岁老人,用紫外光谱法测定DNA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80~89岁组DNA含量(0.310±0.286)mg/ml,分别与≤65岁组DNA含量(1.665±0.529)mg/ml、66~79岁组DNA含量(1.393±0.424)mg/ml、≥90岁组DNA含量(1.147±0.333)mg/ml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80~89岁组DNA含量明显降低;(2)≤65岁、66~79岁、≥90岁3组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因组DNA含量有随龄逐渐降低的趋势;(3)≥90岁组DNA含量比80~89岁组DNA含量高。结论(1)人肝组织基因组DNA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表明在衰老过程中,DNA的改变不仅表现在质的方面,在含量上也有所变化;(2)≥90岁组基因组DNA含量出现略有增高的现象。

  • 标签: 老年 肝脏 基因组DNA含量 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