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照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病理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采用高频彩超诊断有很好的准确性,敏感性高,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87例,恶性病变13例。结论高频彩照在诊断体表软组织肿块中敏感性高,能够判断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体表软组织肿块 高频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行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类型软组织肿块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的表现,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对比恶性肿块患者多普勒血流影像(CDFI)的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92例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行超声诊断85例,诊断准确率为92.39%,7例误诊,其中,3例脂肪瘤和1例血管瘤被误诊为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被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淋巴结炎被误诊为淋巴转移。软组织恶性肿瘤多普勒超声影像下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对照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肿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肿块的具体位置、肿块大小以及肿块的变化形态,还能够准确鉴别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块,值得用于软组织肿块患者的检查过程中。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体表 软组织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结直肠癌中均有过度表达,低氧诱导因子1α能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配体的表达,增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提高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增强细胞对缺氧的反应。本文主要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低氧诱导因子lα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进行阐述。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低氧诱导因子l&alpha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1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密切护理观察等。结果23例创面植皮后愈合;8例瘢痕愈合。结论VSD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过程中,细致到位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植皮成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VSD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收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外科收治的100例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创面植皮术,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部外观、感染情况、感觉恢复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差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00%低于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88.00%)。结论临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较快恢复手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且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 标签: 游离皮瓣修复 小面积 手外伤 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不同时段损伤改变,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制作甘露醇外渗动物模型,于0h、3h、6h、24h时段在肿胀部位取组织,计算干/湿重比,观察组织水肿程度,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水肿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果干/湿重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肿胀组织在6小时时开始减轻,24小时基本恢复正常;镜下24h时皮下组织水肿、肌肉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皮下血管扩张充血持续存在,3小时为损伤高峰,6小时时水肿组织开始逐渐减轻;24小时时水肿组织基本恢复,但炎性细胞明显存在。结论临床处理甘露醇外渗应根据不同时段局部损伤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 标签: 甘露醇 外渗 肿胀组织 SD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湖沼地区钉螺在不同灭螺药物加黑膜覆盖与常规喷洒灭螺等不同方法下的灭螺效果。方法试验区被分成8个单元,分别采用单黑膜覆盖、黑膜覆盖分别加碳酸氢胺、氯硝柳胺、四聚乙醛颗粒、四聚乙醛悬浮剂,氯硝柳胺常规喷洒,四聚乙醛颗粒撒播和无任何措施的空白对照进行试验。试验分别在第3d、7d、15d和30d,用水养法和敲击法鉴别各试验单元采集的钉螺死亡情况、以观察其灭螺效果。结果试验第30天,各试验单元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单纯黑膜覆盖13.91%、黑膜覆盖加碳酸氢胺14.81%、黑膜覆盖加氯硝柳胺42.37%、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颗粒19.41%、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56.64%、氯硝柳胺常规喷洒27.97%、四聚乙醛颗粒撒播5.71%,空白对照单元5.17%。结论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效果最好,单纯黑膜钉螺死亡率也高于自然钉螺死亡率,说明黑膜覆盖法有较好的灭螺效果,特别是黑膜覆盖加四聚乙醛悬浮剂组合灭螺方法,在特殊环境灭螺时有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6S”管理在医院现场管理中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全院37个科室开展“6S”管理活动,对实施“6S”管理模式前、后3个月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6S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改善。结论医院实施“6S”管理模式,不仅改善了医院环境和物品仪器管理,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管理模式提供医院高效现场管理思路,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ldquo 6S&rdquo 管理 医院 现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站分时段现场预约的优势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门诊护士站从2014年10月至12月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挂号,为患者提供免费、快捷、公正、诚信的护理服务。结果内科门诊护士站在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3个月后,共有预约患者1302例(71.6%),成功取号的患者932例(71.6%),取消预约的患者有103例(7.9%),而过期作废的有267例(20.5%)。取号率和过期率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士站实行分时段现场预约能提高预约效率,且方便快捷,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护士站 分时段 现场预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早期救援中,作为最熟悉急救工作之一的急诊护士的高效使用方法。方法通过运用急诊护士作为分组小组长,增援护士作为组员,分组式地进行地震伤员的抢救工作,以达到满足救护大量地震伤员的目的。结果使急诊护士较好发挥作用,得到了高效能使用,也使救援工作得以高效进行。结论地震救援早期,运用对急诊护士的管理使用,能使其达到高效能的目的。

  • 标签: 地震 救援 急诊护士 高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分组肝癌组(67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67例肝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以上)及正常肝脏组(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标本中LKB1、AMPK、mTO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KB1、AMPK、mTOR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常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LKB1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31.3%)低于癌旁组(53.7%)及正常肝脏组(79.1%)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K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25.0%)低于癌旁组(50.8%)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75.0%)显著高于癌旁组(53.7%)及正常肝脏组(17.9%)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上三种肝脏组织中,LKB1与AMP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LKB1、AMPK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P<0.01);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提示,LKB1、AMPK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期等无关;而mTOR表达则与肝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学分期均有关,与患者年龄及性别等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LKB1/AMPK/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提示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该信号通路作为临床诊疗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细胞癌 LKB1/AMPK/mTOR 信号通路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就一例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出现组织坏死进行护理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最终因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死亡。结论在注射该类药物前应在床旁悬挂防药物外渗绿色标识牌,科室应建立相关制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药物外渗 组织坏死 护理 教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提高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为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指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共23指),总结分析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正确护理及宣教指导。结果20例患者术后外形优良,恢复功能较为满意。结论加强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病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以往的病案管理方法进行总结与回顾,旨在为加强医院病案管理的规范化提供有效的经验,为医院寻求最佳的病案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病案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和米醋外敷治疗外伤性软组织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8月间门诊及病房诊治的50例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敷药后软组织肿胀消退、疼痛减轻,显效者37例,有效者12例,总有效率达98%。结论临床应用如意金黄散和米醋外敷治疗外伤性软组织肿胀,止痛效果好、消肿快、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如意金黄散 米醋 外伤性软组织肿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TERESA-神经肌体仪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腰腿功能评分调查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愈显率分别为82.22%和51.1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2.89±0.78)分vs对照组(5.74±1.46)分和Oswestry评分治疗组(14.36±3.17)分vs对照组(24.26±4.53)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肯定,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腰腿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体仪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接治的12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本组126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125例;其它美容缝合术后、皮瓣修复、植皮修复者均良好成活,未发生皮肤坏死等情况;经随访半年至1年半,伤口均平坦、良好愈合,未出现疤痕挛缩、增生或错位畸形等情况,无需Ⅱ期整形,均获良好的美容效果。结论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美容技术 急诊 软组织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