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远端软组织平衡术是拇外翻矫形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第1跖趾关节远端软组织手术(Distalsofttissueprocedures,DSTP)能够紧缩相对薄弱的内侧组织结构,同时松解外侧挛缩的组织结构,为截骨外推第1跖骨头提供足够的空间,恢复籽骨与跖骨的匹配关系,降低拇外翻术后复发率。经典教科书以及文献对于拇外翻远端软组织松解方案的描述尚不一致,有必要就这一问题展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足母]外翻 病理解剖 第1跖趾关节远端软组织
  • 简介: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X(SLeX)和纤黏连蛋白(FN)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染色EliVision~(TM)plus二步法对HCC组织140例、癌旁肝组织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进行SLeX和FN蛋白表达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SLeX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低分化、有转移和5年死亡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无转移和5年生存患者;FN在HCC组织中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低分化、有转移和5年死亡患者阳性率显著低于高分化、无转移和5年生存患者。SLeX与F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H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SLEX FN 浸润 转移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化一直高速发展着,信息资源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医学信息资源是建设生物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研究是提高其发展速度的重要依据。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学信息资源组织技术的发展,本文以医学信息资源为例,深入研究了其技术与发展的模式。

  • 标签: 医学信息资源 技术研究 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波治疗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腰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超声治疗仪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的是中频治疗仪治疗,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超声波治疗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临床研究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并且也成为了目前临床值得被推广的软组织损伤物理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波治疗 软组织损害性疼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拇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大鱼际皮瓣修复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拇指软组织缺损者共29例。本组29例患者都于入院后行大鱼际皮瓣修复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且其移植皮瓣的弹性、血运情况以及质地也都较好,血供差者1例(3.45%),有动脉危象者2例(6.9%),该3例患者都于术后经对症处理后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29例患者中,拇指外形美观、对指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以及拇指功能良好者共28例,所占百分比为96.55%。余下1例发生拇指指间关节屈曲畸形,诱发因素为皮瓣面积过小。结论利用大鱼际皮瓣修复术对拇指软组织缺损者进行治疗,效果好,植皮成活率高,且也利于患者拇指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 简介:因创伤、肿瘤所致的骨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以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为主,但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组织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概念的提出为修复骨组织缺损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方法。组织工程是将在体外培养的一定浓度的种子细胞与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支架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然后将它们移植到体内。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冷冻保存技术 异体骨移植 低温 体外培养 骨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EZH2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ZH2蛋白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63例结直肠癌标本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ZH2在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在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存在等级相关关系,随着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EZH2的表达增强,存在线性关系。结直肠癌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不相关,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并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进程参考的指标。

  • 标签: EZH2蛋白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食中指末节组织缺损在手外科临床上比较常见,基层医院也可给予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影响到患者手部美观和功能,所以修复方法得到关注。为了评价包括同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邻指背皮瓣、手掌大鱼际皮瓣、腹部带蒂皮瓣、指掌侧组织推进皮瓣在内的手术疗效,对2004年1月-2005年2月间随访的82例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逆行岛状皮瓣 组织缺损 手术治疗 疗效观察 末节 腹部带蒂皮瓣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手动与自动两种切片方法和组织种类对实测切片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的肝、胰腺、胃及肺4种组织,各组织单独包埋制成蜡块,预设电动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刻度值为3、5、7、10μm,分别作自动和手动两种方法切片,所获得的薄组织片经二次包埋、切片、HE染色,TIGER图像分析仪测量切片的实际厚度。结果组织切片实测厚度受自动和手动两种切片方法的影响,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预设值低估了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真实厚度,自动和手动实测切片厚度分别比切片机预设切片厚度要厚29%~50%和48%~91%。结论自动切片与手动切片的切片厚度相差25%,二者相对误差为61%,自动切片获得的组织切片的厚度精度较高,优于手动切片。

  • 标签: 石蜡包埋 组织切片 切片厚度 图像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3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采取电脑随机抽签法,设置研究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口腔指数指标评分(牙龈附着水平、牙菌斑指数以及牙周探诊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周组织再生术 口腔正畸 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疾病患者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病理。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患者402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并据此分析疾病情况。结果:402例患者中,炎症、湿疣、CINⅠ、CINⅡ、CINⅢ、鳞癌分别检出317例、3例、25例、10例、6例、3例,分别占比78.86%、0.75%、6.22%、2.49%、1.49%、0.75%。与此同时,402例患者中,细胞学检查360例,占比89.55%,其中阴性、ASC-US、ASC-H、LSIL、HSIL分别有303例、48例、2例、6例、1例,并分别占比75.37%、11.94%、0.50%、1.49%、2.49%。结论:活体组织检查对于宫颈疾病的筛查意义重大,可尽早发现各类宫颈疾病,从而就此促使患者尽早治疗,保障身心健康。

  • 标签: 宫颈疾病 宫颈腺癌 鳞癌 活体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冠心病患者7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A组35例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35例术后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对比两组心肌损伤指标[心肌钙蛋白(cTnI)、心肌酶(CK-MB)]。结果 B组治疗后cTnI、CK-MB水平均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术后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施治,能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参松养心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组织局部封闭注射后感染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该院进行局部软组织封闭注射后发生感染的3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3 例感染患者采用对症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都消失,患者功能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方式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消除患者感染,恢复患者功能。

  • 标签: 软组织 局部封闭注射 感染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瓣修复用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植皮修复方法,观察组则采取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修复在手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要高于常规植皮修复,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皮瓣修复 植皮修复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52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牙周指标、牙槽座点角度、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其中,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牙槽座点角度包括SNA、ANB和SNB。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LI、PPD、G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NA、ANB和SN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口腔科牙周炎疾病一直多发趋势,严重影响日常基本生活、人际交往情况,需积极治疗。对比牙周组织再生术单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预后状况更好,促进患者牙周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水平改善,整体上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性,是牙周炎疾病治疗的优选方案。

  • 标签: 牙周组织 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