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乳腺癌患者24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将其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为12.5%;部分缓解14例,部分缓解率为58.3%;稳定5例,稳定率为20.8%;进展2例,治疗无效率为8.3%。结论将新辅助化疗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加之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保乳手术比例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护理措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化疗(NP或TP方案)+参一胶囊;对照组19例,化疗(NP或TP方案)+安慰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TTP、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45.45%、6月、13月和68.18%,明显高于对照组15.79%、3.4月、9月和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较对照组轻,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一胶囊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 标签: 参一胶囊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一类缺乏ER、PR和HER-2蛋白表达的特殊亚型肿瘤,其占据乳腺癌发病总数的15%~20%[1]。此类肿瘤的侵袭性强,且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或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TNBC患者中位生存期短、治疗效果欠佳[2-4]。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化学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4例Ib2—II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顺铂加5-氟尿嘧啶(PE)方案进行全身性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论顺铂加5-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减肿瘤的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总有效率86.3%,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可耐受,易处理,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选取岳池县人民医院3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通过穿刺取患者组织后进行病理诊断,后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予以乳腺癌根治术,对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病理标本化疗前后的ER、PR、HER-2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与化疗前(ER阳性率88.57%,PR阳性率82.85%)相比,化疗后患者ER、PR阳性率(62.85%、57.14%)较低,化疗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措施的实施会直接影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具体体现在患者的ER和PR阳性率发生降低变化。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选取岳池县人民医院35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通过穿刺取患者组织后进行病理诊断,后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予以乳腺癌根治术,对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将病理标本化疗前后的ER、PR、HER-2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与化疗前(ER阳性率88.57%,PR阳性率82.85%)相比,化疗后患者ER、PR阳性率(62.85%、57.14%)较低,化疗前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措施的实施会直接影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具体体现在患者的ER和PR阳性率发生降低变化。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9-2023之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保乳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保乳手术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参与患者入院时间范围: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未接受化疗直接实施手术(对照组),另外一组直肠癌患者则采取新辅助化疗+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并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新辅助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成效,且远期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推荐。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肺癌治疗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效果分析。方法:本次肺癌治疗研究时间终始为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选择患者为肺癌患者76例,以随机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组(仅应用新辅助化疗)各38例,将两组肺癌患者治疗综合效应、血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新辅助组肺癌患者CD4⁺、CD4⁺/CD8⁺、IgA 、IgG、IgM治疗后数值明显小于联合治疗组,CD8⁺明显大于联合治疗组,两组肺癌患者在免疫指标数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肺癌患者综合指标中心辅助组综合指标较好27人,占比为71.05%;联合治疗组综合指标较好,人数35人,占比92.11%,两组肺癌患者综合指标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相比较于单一应用新辅助化疗,康莱特注射液的联合使用明显提高了肺癌患者免疫能力,在综合指标方面也较好,因此临床肺癌治疗应用较好。

  • 标签: 肺癌患者 血清免疫指标 新辅助化疗 肺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期间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两种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后,乙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辅助化疗期间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护理风险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开展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 2015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病例数为 10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观察组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中治疗后颈淋巴结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治疗后 3个月 CR率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观察组中2年 DFS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而 2年 OS率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 晚期鼻咽癌 效果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各45例。保乳组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客观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改良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的方法。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化疗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辅助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巩固化疗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中患者给予辅助化疗-调强放疗-化疗治疗,观察组则以辅助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巩固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其肿瘤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相比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远处转移率相比对照组降低,两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展开辅助调强放疗-同期化疗-巩固化疗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远处转移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标签: 辅助调强放疗 同期化疗 巩固化疗 复发转移高危因素 宫颈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辅助调强放疗 -同期化疗 -巩固化疗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 2014年 10月 ~2016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50例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 n= 25)与观察组( n= 25),对照组中患者给予辅助化疗 -调强放疗 -化疗治疗,观察组则以辅助调强放疗 -同期化疗 -巩固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其肿瘤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相比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远处转移率相比对照组降低,两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具备复发转移高危因素宫颈鳞癌术后展开辅助调强放疗 -同期化疗 -巩固化疗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远处转移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 标签: 辅助调强放疗 同期化疗 巩固化疗 复发转移高危因素 宫颈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6年12月90例大肠癌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化疗组采取常规的化疗方法,新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大肠癌近期治疗效果;中位生存期;干预前后患者肿瘤平均直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大肠癌近期治疗效果高于常规化疗组,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常规化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肿瘤平均直径、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新辅助化疗组肿瘤平均直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大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为手术创造更好条件,缩小肿瘤,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大肠癌 近期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免疫标志物表达的改变及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研究其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的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预测因子。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Luminal A型16例,Luminal B型108例,HER2过表达36例,三阴性40例。经新辅助化疗后,25例患者(12.5%)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免疫组织化学ER、HER2表达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R、Ki-67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5 cm(P=0.009)、非Luminal型乳腺癌(P=0.001)、ER阴性(P=0.001)、PR阴性(P=0.029)及HER2阳性(P=0.001)与新辅助化疗病理缓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其他变量后,肿瘤<5 cm[P=0.020,OR=2.581,95%CI(1.207,5.753)]、ER阴性[P=0.011,OR=2.264,95%CI(1.207,4.248)]及HER2阳性[P=0.007,OR=2.412,95%CI(1.275,4.561)]仍为新辅助化疗病理缓解的预测因子。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能够降低Ki-67及PR的表达水平,ER阴性、HER2阳性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缓解相关,对新辅助化疗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生物学标记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