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也是需要学生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更加丰富的历史事件,是推动学生之后成长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将历史故事有效地应用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受到了初中历史教师的一致推崇。本文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历史故事的课堂高效运用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推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发展。

  • 标签: 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教学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蔡店卫生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共5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疾病类型、病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药物种类、治疗效果及预后等信息。结果:在500例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为急性胃炎(23.6%),其次为慢性胃炎(22.4%)、消化不良(19.6%)、消化道溃疡(15.4%)等;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胃痛(23.6%)、腹痛(22.4%)、腹泻(19.6%)等。在造成疾病发生的诱因上,主要包括饮食因素(29.0%)、感染(15.8%)、心理(10.4%)、药物(6.6%)等方面,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2.6%);诊断方法中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均有着较多应用。在治疗方法上,多数患者以药物治疗(97.4%)为主,其中口服药物(64.8%)应用最多,其次为静脉注射药物(32.6%),少数患者(2.6%)需要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在药物应用种类上以抗生素类药物(40.2%)应用最多,其次為促胃肠动力药(35.0%)、胃黏膜保护药(26.2%)、胃酸抑制药物(20.2%)等;在治疗效果及预后上,500例患者中共有335例(67.0%)痊愈,148例(29.6)%好转,17例无效(3.4%),有79例(15.8%)复发。 结果:在消化内科临床工作的开展中,要对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提高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准确诊断。 结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与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消化内科疾病愈后复发。

  • 标签: 消化内科 常见疾病 治疗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十年来噬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方法基于过去二十年发表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结果噬菌体研究的热点从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研究逐渐向以噬菌体展示技术、噬菌体治疗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蛋白系统工具研究为代表的应用研究过渡。目前噬菌体研究的发展主要由发达国家引领,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目前流行的耐药细菌。结论以应用为导向进一步加深机制研究以及拓宽噬菌体的研究领域,应成为未来噬菌体研究的重点。

  • 标签: 噬菌体 文献分析 可视化 噬菌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回顾并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2011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115例早期甲黑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115例早期甲黑素瘤患者按改良的ABCDEF标准并根据如甲板改变、溃疡、结节等临床表现评估后,73例按原位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2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扩大切除,20例按Ⅰ、Ⅱ期甲黑素瘤且有浸润风险方案扩大切除。随访6个月至9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原发灶复发;101例患者淋巴结B超检查未见异常;2例截指患者出现转移,其中1例死亡;失访12例。结论依据患者甲黑素瘤临床表现选择手术扩大切除方案治疗早期甲黑素瘤,可以在确保充分治疗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肢端正常功能,且不会出现原发灶复发。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指(趾)甲疾病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思路。方法于2020年8月,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应急管理部北戴河康复院尘肺科入院治疗的135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将矽肺患者是否并发COPD分为矽肺组(74例)和矽肺并发COPD组(6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进行调查。结果135名患者均为男性,与矽肺组比较,矽肺并发COPD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较高,现在吸烟、既往吸烟、尘肺级别为贰期、尘肺级别为叁期、体力活动不足、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C反应蛋白(CRP)异常者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CRP异常是矽肺并发COPD的危险因素(OR=4.704、2.516、4.445,P<0.05)。结论现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和CRP异常与矽肺并发COPD的发生有关。

  • 标签: 矽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的发布迎来了第9个年度。《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再度会同国内心律失常的专家同道遴选出我们认为最具影响力的10项研究,内容涵盖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新方法、消融新策略、筛查策略的综合评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三维折返机制、消融的恰当时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效能的再评估,生理性起搏新突破等。愿与同道们共同讨论心律失常领域发展的新动态,探索新方向。

  • 标签: 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心脏性猝死 导管消融 心脏起搏 植入性除颤器
  • 简介:摘要人生回顾疗法对于癌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本文从人生回顾疗法的概述、实施方法、实施人员的要求以及其在癌症患者中实施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生回顾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参考,减轻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综述 肿瘤 人生回顾疗法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儿科患儿60作为研究对象,每组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健康教育、输液、操作技能等方面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并发症情况方面9.9%(3/30)低于对照组20%(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晚期胆道系统肿瘤患者一线及二线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胆道系统肿瘤患者资料。评估化疗疗效,计算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随访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51例患者,男性75例,女性76例,年龄范围31~77岁,中位年龄58岁。一线化疗方案分为含吉西他滨方案(联合铂类和/或氟尿嘧啶类)或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类方案共104例,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替吉奥(AS)方案共47例,ORR分别为15.4%(16/104)和27.6%(13/47),DCR分别为65.4%(68/104)和72.3%(34/47)。可分析的二线化疗患者共58例,其中吉西他滨、铂类、氟尿嘧啶三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31例,ORR为3.2%(1/31),DCR为35.5%(11/31);以紫杉类药物为基础的方案18例,ORR为11.1%(2/18),DCR为38.9%(7/18);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方案9例,ORR为22.2%(2/9),DCR为44.4%(4/9)。单因素分析,肝转移及糖类抗原(CA)19-9升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HR=1.540,95%CI:1.019~2.328,P=0.040;HR=1.892,95%CI:1.123~3.188,P=0.017)。结论对于晚期胆道系统肿瘤患者,除了传统的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类、铂类药物的组合方案外,AS是一线化疗的有效方案。二线化疗比例低且作用有限,含伊立替康方案值得进一步探索。肝转移、CA19-9升高与晚期胆道系统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 标签: 胆道肿瘤 药物疗法 预后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2020年顺义区终末消毒情况,探讨未来终末消毒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GB19193-2003、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卫生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选用洗得宝过氧乙酸、白塔CLB消毒片进行终末消毒。结果:全年终末消毒118次,总计消毒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共出动392人次;酒店终末消毒共出动65次192人次,消毒面积约3.8万平方米,病家终末消毒共出动29次79人次,消毒面积约0.2万平方米,其他场所终末消毒共出动24次91人次,消毒面积约8.7万平方米。原有消毒器械32台,损坏24台,新购17台,有害生物防治公司自备5台。结论:可购买PCO公司的消毒服务,缓解终末消毒工作的人员紧张,减少消毒器械日常维护的经费及人员支出,提高PCO公司的消毒服务水平。

  • 标签: 传染病,终末消毒,消毒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命回顾在终末期肿瘤患者死亡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死亡教育,对两组患者对死亡的态度评分、死亡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低,p<0.05,对死亡的态度要强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生活质量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生命末期的肿瘤患者进行死亡教育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让患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生命回顾 终末期 肿瘤患者 死亡教育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电子喉镜在耳鼻喉疾病诊治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46例耳鼻喉疾病患者,均先后应用间接喉镜、电子喉镜进行检查,结束后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 结果:电子喉镜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效果高于间接喉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耳鼻喉疾病 电子喉镜 诊治 应用效果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实施,从而使得城市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这样在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的诸多的农村问题。诸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当下人们还没有给予统一的认定,学术界还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标准,所涉及到的争议点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的判断。其次是留守儿童时间的判定。最后是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者是单方外出的界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大量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进入到了城市务工,因为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他们无法实现家庭整体迁移,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等诸多不良情况的出现。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回顾性护理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儿科142例患儿进行对比试验,采取摇号方式分为人数对等的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在对所得数据分析对比后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较低。 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 儿科护理 静脉留置针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儿科管理中的回顾性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儿科140例患儿,通过随机分配,将这140位病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除了基础护理之外,不采取其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除了基础的护理之外,还采用了护患沟通的方法;研究两组患儿的遵医从性和他们家属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遵医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属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管理 回顾性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在新课改之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由“三维”向“五核”转变。其中关于学生对历史空间的理解教育方面,目前地图在教学中体现得并不完善。针对历史地图在民族题材历史教育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理解当时的事件,由此延伸到对现实的思考,针对教材中关于民族题材的教育内容如何利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以2019年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前四个单元为例,用史料分析的方法,结合地理学相关知识,针对历史地图对民族题材教育的作用归纳出几点认识。

  • 标签: 历史教育 历史地图 时空观念 民族题材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改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是关键所在。而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开展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有很多的困惑,而掌握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方面,从列表法、数轴法、地图法出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掌握历史时间观;从利用教材、地图册等方面组织教学,采取挖空等各种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培育学生的空间观。

  • 标签: 时空观 时间观 空间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认识,不同的历史观,而其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最为科学和开放的历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博采其他史观之长,来指导教学大有裨益。

  • 标签: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