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消化系统的急危重症疾病中,上消化出血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疾病,急性上消化出血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的死亡率在8%左右,是下消化出血的好几倍。在临床上,上消化出血的症状主要是呕血、便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急性循环衰竭问题。为此,医护人员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规划方案。该文主要论述了上消化出血的相关诊断工作,以期能够较好地治疗这种疾病,加快患者地身体健康恢复。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出血的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出血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并建立对照组(40例)与干预组(40例),两组采用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止血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率(97.50%)高于(82.50%),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上消化出血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利于提升其恢复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护理
  • 作者: 刘佳 赵杭燕 黄瑾瑾 叶盛 汪伟 傅君芬 裘妃 付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护理部,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务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杭州 310051,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的疫情防控是目前国家各行各业的首要、紧急任务。该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接触传播。儿童呼吸异物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诊,高发年龄为1~3岁,常常引起气梗阻,窒息,肺炎等并发症,部分可迅速危及生命。耳鼻咽喉科处理原则是急诊行直接喉镜+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因手术操作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须与患儿近距离接触,术中患儿反应性咳嗽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结合手术操作的特点,总结了2019-nCoV防控期间呼吸异物急症手术诊疗建议,供儿童耳鼻咽喉科同仁参考。由于疫情变化,以及对病毒的认知的变化,后期可能做相关调整。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道异物 急诊 手术 防护 儿童 麻醉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出血的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 38例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输液和用药护理、胃镜下止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结果 38例患者中 2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综合护理干预后出血停止,治愈出院; 15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出血未能控制,采用电子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治疗,治疗后 13例出血得到控制,治愈出院, 2例效果不佳,转外科手术后出血控制,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并发急性出血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出血;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pt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Methods 38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luding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condition, basic nursing, infusion and medication nursing, hemostasis nursing under gastroscope,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diet nursing. Results among the 38 patients, 23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by internal medicine, and the bleeding was stopped and cured after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15 patients failed to control the bleeding after drug treatment, and they were treated by injecting norepinephrine physiological saline under electronic gastroscope. After treatment, 13 patients were controlled, cured and discharged, 2 patients had poor effect, and the bleeding was controlled and cured after the operation.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acute hemorrhage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cure rat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3例,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出血症状,在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后均实施消化内镜治疗,治疗后,39例患者停止出血,其余34例患者再次出血,本次实验中,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究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据实验分析来看,再出血组、未出血组两组患者的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数据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余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是治疗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消化内镜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 消化内科急诊诊断治疗急性上消化出血病症中 绿色通道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 60 例近期在本院消化内科急诊科室接受诊疗的 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均给为绿色诊疗组与对照组,其中,绿色诊疗组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治疗与诊断,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法进行 诊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临床治疗结果统计得出,绿色诊疗组在分诊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出血率等各个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 在消化科急诊门诊救治 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过程中,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可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分诊救治,缩短了救治时间、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 有效降复发出血几率,提高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利于患者预后, 对诊断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消化内科 急诊绿色通道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的20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overlap吻合术10例,行食管残胃前壁吻合术10例。结果表明,改良overlap组与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2±41)min和(184±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2±21)ml和(51±3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overlap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有1例术后1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梗阻。2组患者术后1年行食管下段pH值检测,分别为6.9±0.2、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overlap手术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前提下,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同时减少了胃的酸性反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采用内镜下治疗策略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浅表黏膜病变治疗的效果。 方法 : 随机抽取 12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浅表黏膜病变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内镜下患者的表现,并对具体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记录。 结果: 12例患者中,包括 4例患者存在粘膜病变位表现,其大都在曲张静脉的位置之上。对 12例患者中 10例患者病症进行干预,采用内镜下静脉曲张方式开展治疗,进而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黏膜病变情况进行治疗干预, 2例患者在采用经脉曲张治疗方式的过程中,应用 ESD方式对胃底黏膜病变病症进行治疗干预,若是患者合并贲门黏膜病变情况,必须择期对病变情况进行处理。治疗后所有患者并未发生穿孔及出血的并发症。 结论: 采用内镜对上消化浅表黏膜病变合并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病症进行干预,必须从患者的凝血指标、黏膜病变情况及静脉曲张情况合理选择处理时机。

  • 标签: 内镜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癌术后碘[131I]治疗的患者的年龄因素与消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131I]治疗的123位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年龄的患者消化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消化反应发生率。结果: 20-59岁患者组消化反应发生率、消化反应严重程度高于≥60岁患者组年龄组患者。结论:甲癌术后碘[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反应与患者年龄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年龄 消化道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以下简称乙肝肝移植)受者上消化疾病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63例乙肝肝移植受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同时,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匹配因素,按1 ∶3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于本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89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受者消化系统症状和胃镜检出疾病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乙肝肝移植受者上消化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乙肝肝移植组受者术后经胃镜检出的上消化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36/63,57.1%)、反流性食管炎(13/63,20.6%)及食管静脉曲张和/或胃底静脉曲张(10/63,15.9%)。乙肝肝移植受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体检组(P均<0.01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率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体检组(P均<0.017)。肝移植受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年龄高于非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分别为(58±8)岁和(51±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5)。结论乙肝肝移植受者术后上消化疾病发生率高且种类多,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最为常见,应重视肝移植受者术后电子胃镜定期筛查。

  • 标签: 肝移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电子胃镜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的患者的性别因素与消化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2019年 8月、 9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 [131I]治疗的 195位患者从性别方面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性别的患者消化反应发生率。女性患者消化反应发生率、消化反应严重程度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反应发生率、消化反应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性别 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离断式与传统式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重建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根据术中消化重建方式不同,将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的30例患者列为A组,传统式Roux-en-Y吻合的30例列为B组。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手术指标、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短于B组(P<0.05)。B组发生RSS的发生率高于A组(P<0.05)。A组L/M数值、血浆D-乳酸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DAO值均低于B组,血浆Gln水平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较传统式相比具有出血量少、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快、Roux瘀血综合征发生率低等临床优势,且对患者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吻合术,Roux-en-Y 通透性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 进行内科的急性上消化出血护理所的经验总结体会分析。 方法: 在时间范畴上以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为限度 ,在患者选取范畴上主要以内科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为主,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消化出血病人采取相关护理对策 的价值 。方法:本院于 2018 .01 ~2020 .12 纳入 94 例消化出血 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抛硬币法随机选出 47 例予以常规护理( A组),另外 47 例在 A 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 B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B组经过干预后,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时长、住院时长以 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 A组( P< 0.05)。 结论:针对消化出血病人采取相关护理对策 具有良好效果,临床应用 意义重大 。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护理对策 满意度 住院时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emospray治疗上消化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8—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采用Hemospray止血的6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即刻止血率、术后7 d再出血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例上消化出血患者因常规内镜止血无效采用Hemospray止血,均实现即刻止血,术后7 d有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无一例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Hemospray治疗常规止血疗效欠佳的上消化出血安全有效,可作为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止血,内窥镜 Hemospray止血粉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率 再出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20年8月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内科护理模式,研究分析两组急性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程度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科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1例67岁女性患者为预防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自行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3次/d。42 d后出现便血,并进行性加重,导致严重出血性贫血(红细胞计数1.55×1012/L、血红蛋白47 g/L);血压下降至58/33 mmHg(1 mmHg=0.133 kPa)。出血第4天行剖腹探查术,诊断为结肠出血,行肠系膜动脉结扎术后出血停止。患者未经专业医师进行获益和出血风险的评估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日剂量超过推荐剂量,导致严重下消化出血,住院手术治疗,属于H级用药错误。

  • 标签: 阿司匹林 用药错误 胃肠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19.10,1年内收治的8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40例,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上消化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综合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优质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84 例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组 (n=42 )和对照组 (n=42 )。 对照组患者实施 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 SAS、 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 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5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 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 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道出血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