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校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按照双色小球法对学生分组,其中51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其余50名为实验组应用基于数字人体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观察对两组的教学成果。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期末考试及格率以及期末平均考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有着更为确切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体解剖学 教学 数字人解剖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的安全和可行。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 标签: 胸腔镜 单操作孔 肺段切除 肺结节
  • 简介:摘要良好的术野暴露和操作空间是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基础,对于肝Ⅶ段肿瘤的切除,腹腔镜手术存在较大困难和风险。本研究回顾分析7例完全腹腔镜下肝蒂优先背侧入路解剖肝Ⅶ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肝细胞癌3例、肝局灶结节增生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7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Clavien-Dindo Ⅲa级以上并发症。术后住院5~14(8.5±2.4)d。至随访截止日期,所有患者均存活,4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复发征象。本研究表明由熟练的手术团队施行肝蒂优先背侧入路腹腔镜解剖肝Ⅶ段切除安全可行,近期疗效优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腱锤状指损伤的解剖学机制,为采用伸肌腱断端直接缝合术治疗腱锤状指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纳入成人新鲜手标本12只,解剖示、中、环、小指各12指的伸肌装置,观察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和远侧指间关节(DIP)被动活动时伸肌腱与中节指骨头的接触情况,测量伸肌腱Ⅰ~Ⅱ区的最大滑程。伸直位固定伸肌腱于掌骨基底背侧,限制伸肌腱滑动,被动屈曲DIP,在伸肌腱与中节指骨头背侧凸起应力部位切断伸肌腱,模拟腱锤状指损伤机制,制作腱锤状指模型;于腱锤状指模型上被动活动DIP和PIP的同时,观察断端直接缝合法修复伸肌腱的可行及合适的指间关节角度。结果限制伸肌腱滑动、被动屈曲DIP时,伸肌腱Ⅰ区与中节指骨头背侧最高凸起点紧密接触。MP、PIP和DIP同时最大屈伸活动时,伸肌腱Ⅰ~Ⅱ区最大滑程为3.1~7.4(5.3±0.4)mm;伸直位固定伸肌腱,被动屈曲DIP,伸肌腱Ⅰ区与中节指骨头远端背侧凸起点相接触,距离伸肌腱止点距离2.1~3.4(2.8±0.4)mm。在DIP伸直0°位、PIP屈曲45°位,锤状指模型伸肌腱断端可实现无张力缝合修复。结论手指末节受到突发被动屈曲外力,致使伸肌腱Ⅰ区因受到中节指骨头背侧凸起点的应力折顶作用而断裂时,引发腱锤状指损伤;通常,腱锤状指止点残留部分肌腱,可以一期直接缝合修复。

  • 标签: 指损伤 锤状指 伸肌腱 修复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道解剖在男性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对3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术中优先游离盆腔输精管,并在后续分离输尿管、清扫盆腔淋巴结、分离膀胱后下方层面、离断膀胱侧韧带时以输精管作为解剖标志。收集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根治膀胱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术中无直肠损伤、盆腔大血管损伤、闭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包括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时间110~150 min,平均138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50 mL,术中输血3例。所有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量为8~17个,平均12个。结论男性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中应用精道解剖有利于优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难度,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输精管 解剖
  • 简介:目的:感染动物解剖室存在物理与化学的风险、过敏原、人畜共患病以及实验项目本身的风险,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潜在的风险,实施周密的生物安全控制策略。方法:分析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实践特点及经验教训,总结感染动物解剖室的有关概念、风险分析及生物安全防护要点。结果:从工艺布局、气流组织及关键设备等方面较详细的提出了解剖室设计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结论:经过严格风险分析及实施生物安全控制策略的感染动物解剖室,可以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操作者以及保护样本的三保护原则。

  • 标签: 感染 动物实验 解剖室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肝中叶切除的手术技巧与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行腹腔镜解剖肝中叶切除的12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3~72岁,中位年龄55岁。解剖第一肝门,显露、悬吊肝右前和左内叶肝蒂,控制出血,采用腹腔镜解剖顺时针四切面肝中叶切除法,顺时针依次离断左侧、足侧、右侧、头侧切面。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中位数为226(177~288)min,术中出血量295(50~800)ml。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术后7 d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2.3)d。结论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有一定的挑战,正确地选择肝切面,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腹腔镜顺时针四切面肝中叶切除法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制跟骨解剖板治疗严重粉碎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治的严重粉碎跟骨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特制根骨解剖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粉碎根骨骨折患者应用特制根骨解剖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缩短手术进行时间并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缓解了患者痛苦,该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特制跟骨解剖板 严重粉碎性 跟骨骨折 临床 应用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治疗感染腹主动脉瘤(IA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膜后旁路术治疗4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将分叉型人工血管通过动脉瘤旁的后腹膜隧道引向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外动脉,并做人工血管-肾下腹主动脉端端吻合及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关闭后腹膜;切开动脉瘤清理瘤腔,缝扎腰动脉及髂总动脉远段(根据水肿情况尽量保留髂外逆流血入髂内通路),双氧水及稀释碘液处理瘤腔,瘤腔置引流管并填塞缝固大网膜。除1例患者于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外,余3例术前给予抗生素4周,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本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3~5周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无发热、腹痛,情况良好。结论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是治疗IAAA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感染性 解剖外旁路术 腹膜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解剖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4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命名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解剖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流变学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更优,其安全良好,值得借鉴采用。

  • 标签: 解剖钢板内固定 中药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构建主义真正被人们所熟知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构建主义由于充分个提升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备受学生追捧。构建主义始终贯彻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完成整个构建目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的过程中,本质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脱离课本的束缚,利用自身的实践操作来巩固自身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提升医学生的专业能力。

  • 标签: 构建主义 人体解剖学 教学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解剖肺段切除在肺结节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解剖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VC)与最大通气量(MVV)组间对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咯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治疗中,使用胸腔镜下解剖肺段切除术产生的价值显著,能够缩短手术干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增加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同时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 肺结节 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解剖全膀胱切除与开放手术的早期 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9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每组各 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解剖全膀胱切除术,开放组采用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平均血红蛋白及手术时间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8.9%)显著低于开放组 (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膀胱癌患者可采用腹腔镜下解剖全膀胱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 症 发生率,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浸润性膀胱癌 解剖性全膀胱切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合近年来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和目前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强化人体解剖学知识应用为目的,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突出学生解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链接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内容和项目,如浅静脉穿刺、肌内注射术、灌肠、导尿等30多项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应用解剖学内容,讲授人体解剖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链接 护理常用操作技术 应用解剖学知识 讲授
  • 简介: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在排列组合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解题中出现的一些错解.对这些错解进行认真的剖析,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我们看清问题的本质,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本文拟结合收集来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出现的有代表的一些错解进行分类剖析。

  • 标签: 排列组合问题 错解剖析 高中数学 分类剖析 学习 同学
  • 简介: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重要反馈途径。为了更客观的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对我校2003~2005级五年制临床本科的期末局部解剖学试卷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试卷覆盖面广,题型全面,试卷难度适中,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试卷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 学习效果
  • 简介:摘要肠系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消化道肿瘤手术是肠系膜的切除过程。本文试图将消化道胚胎发生过程中各种融合筋膜的形成过程简单化,并以整体观念理解融合筋膜的延续,有助于初学者在手术中逆向解离融合筋膜,保持正确的手术层面,达到完整肠系膜切除的目的。

  • 标签: 胃肿瘤 结肠肿瘤 膜解剖 融合筋膜 Toldt筋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