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金属元素含量与老年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老年科住院的33例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以及33例同期住院的认知功能正常的内科疾病患者,对两组人口学统计资料、认知功能及血清26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金属元素含量测定Zn、Cr、Co、Ni浓度AD组较对照组降低(正态分布元素值Zn0.75±0.20和0.92±0.40;非正态分布元素值Cr28.24和38.76;Co28.17和38.83;Ni27.79和39.21,P〈0.05)结论部分金属元素如Zn、Cr、Co、Ni等可能与AD的病理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金属元素
  • 简介: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药在治疗病方面具有多途径、多方式、多靶点作用的优势,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香豆素类、酚酸类和木脂素类等中药成分针对病的发病机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种中药活性成分用于治疗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 活性成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病患者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取 30例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相关常见问题,例如,记忆障碍、心理行为异常、智能障碍、交流障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有针对性的借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ADL)针对护理之后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评价,轻度下降 8例,中度下降 15例 ,重度下降 7例,患者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保障。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病患者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升,使其相关功能得到明显的恢复。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群痴呆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加4~5岁痴呆患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年龄组逾1/3者患有痴呆.病(A1zheimerdisease,AD)是所有年龄组痴呆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志 影像学 进行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对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在此从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两方面总结其发病机制。在遗传因素方面,发现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早老素基因,载脂蛋白ε4基因,Tau蛋白基因,早期即刻基因等在发病过程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运用流行学调查方法对太原市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大样本的量表调查,基于"病证结合"原则下进行症状的频次统计,确定条目池,以便为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流行学方法 症状频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收治护理的70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进行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及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2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MMSE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是老年期常见病,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式,可对神经递质、脑网络等进行调节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病的应用进展。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病 重复经颅磁刺激 治疗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医院住院治疗的症患者4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进行评分,使用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价,使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对于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精神状态无明显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均出现一定的优化,且观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均得到一定的提升,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整体护理应用于病患者,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整体护理 MMSE评分 GQOL-74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神经丝蛋白检测对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我院诊断为AD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取我院门诊正常的体检人员20例为对照组,取受试者清晨尿液(中段尿),取上清液测定AD7c-NTP,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AD7c-NTP阳性率较高(P<0.05)。MMSE分数和AD7c-NTP含量呈负相关,COR分数和ADc-NT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尿液测定患者AD7c-NTP,不仅无创,且容易被患者接受,便捷性高,临床开展较易,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AD。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尿液 神经丝蛋白 检测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与tau蛋白磷酸化是早期主要的病理表现。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microRNA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microRNA-138(miR-138)在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非编码miR-138的表达与AD的相关性。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miR-138
  • 简介:【摘要】病在医学上又被称为老年痴呆症,临床表现为神经退行记忆衰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老年痴呆,其基本原理为抑制脑内乙酰胆碱的分解、提高脑内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在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时,均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精神行为和认知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治疗老年痴呆症临床首选药物之一为第二代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石杉碱甲药物是从蛇足石杉植物中提取获得,与其他几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相比具有较突出优势,当前医学临床领域对石杉碱甲需求越来越大。经过20年的医学临床研究,植物提取可使石杉碱甲的萃取率达到93%,纯度由3.04%提高到了90%以上,但植物资源面临濒危灭绝的局面已成为当下最突出的瓶颈,因此开发石杉碱甲原料药新的获得途径至关重要。石杉碱甲的宿主植株蛇足石杉人工栽培难度大且化学合成由于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而无法实现工业化,生物合成成为关注焦点。生物合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可产石杉碱甲的菌株的发现与开发、生物合成石杉碱甲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以及生物转化等方面,为实现生物合成石杉碱甲奠定理论基础,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石杉碱甲 提取工艺 临床研究比较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病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中药汤剂是祖国中医的传统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免疫炎症机制 中医汤剂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手指操对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指操锻炼。采用病认知功能量表(ADAS-cog)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认知功能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手指操锻炼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指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症 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 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此研究的症 吞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4-2020/4,采用 随机数字表法 取 86例,对照组 43例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 43例实施 综合 护理干预 ,评价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护理前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一致( P> 0.05),护理结束后,加用综合 护理干预 的实验组 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由于使用基础护理的对照组( P< 0.05),实验组 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更明显( P< 0.05)。结论:对症 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时采用综合 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吞咽能力,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吞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行特殊体位训练对改善膝内翻的效果。 方法 将本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髋关节术后的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体位训练,实验组行特殊体位训练。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髋、膝关节功能,肌力、膝关节内翻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髋关节恢复相似(P>0.05)。实验组的肌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内翻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髋部骨折术后 膝内翻 特殊体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治疗病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治疗病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中治疗病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达25%—50%,其中胞磷胆碱、茴拉西坦、多奈哌齐是最常用的治疗病药。结论胆碱类胆碱酯酶抑制剂、脑细胞激活剂为我院治疗病的主要药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利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以七福饮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连续服药12周为一疗程,采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ADL(日常生活总量表)、主要症状的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主要症状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0.05)。两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总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 标签: 西医结合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奥拉西坦胶囊 临床研究
  • 简介: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后来逐渐发展为生活不能自理最终死亡。目前,有许多种假说阐述其发病机制,如β-淀粉样蛋白、载脂蛋白E、一些金属元素、炎症因子等,但都不全面,也有人认为其可能与朊蛋白有关。部分药物被用于治疗AD,如美金刚、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但疗效均不显著。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也逐渐被发现,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以及免疫疗法等,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证实,且一些副作用还并未被人们所知晓。本文主要对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