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椎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救治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间到我院进行颈椎骨折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取急救措施、预防并发症,同时对恢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给予所有患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救治后,他们的伤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治疗一个月以及六个月后运动、触觉、针刺感方面的最后平均分均要优于治疗之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颈椎骨折患者实行院前以及院后急救,是后期能否顺利康复的重要关键。

  • 标签: 颈椎骨折 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
  • 简介:当今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下降。新医改以来,中国医疗现状切实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但仍在半路上。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如何强化合理有效的管理,针对医院这种现象,需要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

  • 标签: 公立医院 内部管理 会计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其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50例,分析其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3例,感染率为22.0%,其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吞咽困难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同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可以说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人群,尤其是那些住院时间长、存在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滥用的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关键词脑卒中;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预防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8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院内感染易感部位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及易感部位,及患者出院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5.4%,感染例次率为8.6%,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9.4%和29.0%,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1.4%(85/93),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55.9%(52/93),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神经外科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易发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内眼手术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并严格落实。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眼手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医疗质量,避免眼内炎的发生。结论制定适合眼病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和措施并认真落实,有效预防内眼手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内眼手术 医源性感染 预防与控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40-02
  • 简介: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海县第一医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3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软件包SPSS14.0对诱发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3例脑外伤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者共37例,感染率为32.08%。其中高龄(〉55岁)、休克、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呼吸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咳痰反应差、侵入性操作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值低等是导致脑外伤病人发生院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通过实施强化病房卫生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医源性感染、有效排痰、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误吸等措施,可以降低脑外伤病人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脑外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高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境下髁突软骨细胞的死亡情况。方法临床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髁突骨折患者无法复位的骨折片段上的软骨组织,体外培养人髁突软骨细胞,加入20μg/LTNF-α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情况(T组),分别与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ZT组)、特异性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NT组)和联合应用抑制剂(ZNT组)的细胞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T组细胞大量死亡,剩余活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ZT、NT和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显著低于T组(P〈0.05),ZNT组细胞死亡和ROS水平最低。结论高浓度TNF-α刺激下髁突软骨细胞的死亡类型有凋亡和程序性坏死,同时抑制二者可以显著提高软骨细胞的存活率。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程序性坏死 髁突软骨细胞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47例死亡死亡率为10.8%。死亡原因中以心脏疾病为主要因素,其余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原因。根据对患者进行死亡单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老年、营养不良、高血甲状旁腺激素和高容量负荷以及贫血等指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患者尿素清除指数在1.2以下以及血红蛋白大于等于90g/L,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死亡的因素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因此,临床上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患者死亡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死亡原因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不同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NHL死亡的患者,共计76例。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的统计,总结死亡原因。针对死亡原因与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logistic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最终与死因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AnnArbor分期Ⅳ期和B症状是脏器功能衰竭为死亡原因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及原发于淋巴结内是感染为死亡原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应对NHL患者进行正确评估,重视与死亡相关的各种高危因素,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死亡原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福建省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泰县2005-2014年居民死亡原因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居民意外死亡率为63.42/10万,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为主,占总死亡数的75.3%(933/1239);在年龄组方面,婴儿(<1岁)以窒息为主,占44.44%(4/9),少儿(1-14岁)以溺死为主,占53.03%(35/66),青壮年以上以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占66.13%(408/617);在性别方面,男女全部都是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分别占39.82%(311/781)和30.79%(141/458)。结论长泰县居民意外死亡以青壮年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因此,应加强交通管理,采取社会、家庭心理教育等各方面措施,增强居民素质。

  • 标签: 流行病学 死亡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气象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为患病居民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延长存活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分析南京城区2003-2007年气候变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分析各气象因素与疾病日死亡人数的相关关系,并进行曲线估计分析。结果南京市区2003-2007年居民心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但死亡率无上升趋势(X^2趋势=3.71,P=0.054)。夏季,当日最高温度高于32℃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增加(Z=9.24,P=0.001);冬季,随着日最低温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逐渐增加,但是没有死亡人数明显增加温度转折点。平均气压与之呈正相关(r=0.27,P=0.001);相对湿度(r=-0.04,P=0.001)、降水量(r=-0.12,P=0.001)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呈负相关。结论夏季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明显增多的日最高温度的临界值是32℃,低气压、潮湿的环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

  • 标签: 气象因素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应该掌握的基本资料。通过分析本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有效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方法收集海州区2009年至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三网监测资料和年报表进行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4年海州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24‰、5.40‰、3.74‰;前几位死亡原因分别为意外死亡、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等。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防护工作。

  • 标签: 儿童 死亡原因 构成比
  • 简介:林黛玉的死亡本能是贯穿其一生的。这种死亡本能在前期表现出来的是消融自我、融于自然。来到贾府之后这种表现更加强烈,同时也产生了变异——施虐、受虐、自虐,拥抱死亡。林黛玉就是在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相辅相成之下,上演出了令人目眩的动荡人生,也就是《红楼梦》所说:"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并且,林黛玉的真实心理会反映到她的梦里。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林黛玉进行解读,可以找到其性格和命运形成的内在心理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林黛玉及其所作所为。

  •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死亡本能 施虐 受虐 自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