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iCCO和超声心排血量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力学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需实施血流力学监测3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患者分别实施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和USCOM(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观察经两种检测方法后其血流力学情况。结果PiCCO测定的SI和CI、CO和SV数值情况显著低于USCOM测定的数值情况,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PiCCO和USCOM测得的SI和CI、CO和SV数值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对重症患者分别实施PiCCO与USCOM监测,其血流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性,总体显示PiCCO监测值低于USCMO检测值,但有良好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PiCCO监测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 重症患者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流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30例(60眼)背景型糖尿病变患者和30例(60眼)正常对照组的眼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血管阻力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的PSV、EDV降低(P<0.05),血管阻力指数RI增加(P<0.05).结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动脉,视网膜动脉血流减慢,视网膜灌注阻力增加.

  • 标签: 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彩色多普勒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ARDS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1例行脉搏轮廓法持续血流力学监测(PiCCO)和机械通气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患者均予以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压力(PCV)控制法肺复张(RM),观察41例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血流力学的变化。结果肺复张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与复张前比明显升高,P<0.05,复张后中心静脉压快速恢复基础水平,肺复张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结论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时,会使患者的学流动力学有短暂的变化,复张后可快速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对ARDS患者进行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CRA)、静脉(centralretinalvein,CRV)血流力学影响.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检测56例(108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血流状态,并与40例(80只眼)正常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血流进行比较.5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并作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NPDR组与对照组相比,CRA的收缩期血流峰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velocity,EDV),平均流速(meanvelocity,Vm)均降低,搏动指数(Pulse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均增高,但CRV的收缩期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均增高.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CRA的血流速度降低,CRV血流速度增加,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CDFI检测对DR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 标签: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对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急性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应用冰袋进行常规降温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力学指标。结果经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BI和N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力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计算仿真技术,对比分析YCPC心外管道与传统TCPC心外管道的血流力学参数及能量效率。方法基于1例诊断为SLL型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ccTGA)伴右心发育不良患者术前的CTA图像资料应用Mimics Research完成模型的初始重建,按照心外管道的连接方式分为3组不同的几何形状:A传统TCPC组,B传统YCPC组,C改良YCPC组,进行数字模型的网格划分和数值仿真,计算不同重建模型的涡流分布、平均涡流量以及能量效率等参数。结果不同空间结构的涡流分布范围未见明显差异;改良YCPC方案的涡流量无论在静息条件还是不同的运动情况下,都达最高值;在能量效率方面,传统YCPC方案的能量效率明显低于传统TCPC方案,而增加分支直径后,改良YCPC方案能量效率提升,与传统TCPC方案的能量效率接近,且虽运动负荷的加大仍可保持较高的能力效率。结论数值仿真与血流力学模拟技术为Fontan系列手术的疗效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辅助。虽然改良YCPC心外管道带来了更多的涡流量,但是由于其优化的空间构型,仍可以获得接近传统TCPC能量效率,这为临床手术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功能性单心室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数值仿真 流体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58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每组79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HR、SBP、DBP明显下降,插管及拔管阶段,两组HR、SBP、DBP明显回升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会影响血流力学,但舒芬太尼影响波动小,更为稳定,适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舒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C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血流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C组患者的DBP明显低于A、B两组,A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SBP、HR、Sp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麻醉后12h、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力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患者苏醒快,意识恢复时间短,安全可靠。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骨科患者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术中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脑电双频指数,同时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气管插管即刻(T3),及其后3mim(T4)时各时间点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AE,NE水平。结果气管插管组T3时点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AE,NE在T3时点亦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PLMA通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患者诱导期血流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

  • 标签: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行全麻下妇产科电视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力学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A组采用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维持麻醉深度,B组采用在丙泊酚恒速输注的基础上调节异氟醚浓度维持麻醉深度。得出结论A组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较B组更容易维持血流力学稳定并且术后拔管时间更短。

  • 标签: 不同麻醉方式 妇产科 腹腔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12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指南推荐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d、3d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前后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dMAP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患者心率,同时保证血流力学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脓毒症 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娩出前对产妇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平均分为二组,C组选择联合阻滞麻醉,S组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5、8、10min及胎儿娩出时的MAP、HR,同时记录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和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及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母体术中HR变化,S组与C组麻醉后比较2min和10min有差异,母体术中MAP变化,S组与C组麻醉后5min有差异。二组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有差异。二组产妇在胎儿剖出前麻黄碱使用率和胎儿剖出前使用麻黄碱总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胎儿娩出前血流力学方面比联合阻滞麻醉更稳定,减少低血压发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在胎儿娩出前的使用,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 腰硬联合麻醉 七氟醚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万安县人民医院的62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及新生儿情况,观察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诱导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局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5min后、手术结束时,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均高于麻醉前,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麻醉前,但试验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力学指标。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门诊护理成为了病人进入医院的首要任务,同时门诊护理工作的好坏、医疗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素质,若首次接待未能得到病人的认同,不但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还会对医院的整体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对患者进行血液动力监测与容量治疗护理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本文将探究胃肠外科ERAS围手术期阶段的血流力学检测以及容量治疗方面的护理。

  • 标签: 胃肠外科 手术期 血流动力学 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危重患者液体管理中应用无创血流力学监测的实际价值。方法:将70例危重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其均需要加强液体管理,对此为达成研究目的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继续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液体管理,观察组中则使用无创血流力学监测,并比较不同液体管理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3d后的HR、MAP、CBP、氧合指数、血乳酸、APACHE II评分、BNP和Scr,结果显示观察组相对更优,(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无创学流动学监测方法进行液体管理有助于保障液体管理质量,更对保障脏器功能有积极帮助。

  • 标签: 危重患者 液体管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PiCCO监测,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探讨血流力学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作用。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监测CVP、GEDI和EVLWI等指标变化。结果:GEDI与EVLWI有显著相关性(r=0.355 , P=0.01 ) ,CVP与GEDI及EVLWI相关性差(r分别为0.113、-0.08,P分别为0.114,0.268)。结论:在CVP的基础上结合GEDI和EVLWI,动态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前负荷和肺水肿的情况,可以更好地进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复苏的液体管理。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血管外肺水指数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复杂,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未来的心血管事件相关。炎症相关生化标记物如血清淀粉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血清淀粉蛋白A(serumamyloidAprotein,SAA)合成、代谢、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了解近年来SA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MT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危险评估,为早期防治动脉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部位一般分为3个位点,即颈总动脉(CCA)的远端颈内动脉超始部和颈动脉分叉处,同时检测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可分别检出各部位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血管壁形态、组织结构及相对应的血液动力参数。结果观察IMT对反映颈动脉硬化狭窄和斑块特点进行血流力学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T在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IMT 动脉硬化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合并指动脉粥样硬化断指再植的治疗过程并总结经验,提高再植成活率。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我们共收治合并指动脉粥样硬化的断指患者6例8指,术中均在显微镜视下发现指动脉斑块形成,进行断指再植,术后积极治疗相关内科疾病。结果本组8指中,7指再植术后完全存活,1指术后坏死并行残端修整术。术后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存活手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5指,良1指,可1指。结论对合并指动脉粥样硬化断指进行再植,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中周密安排,术后积极治疗,控制相关基础疾病,仍有较高的成活率,不应轻易放弃再植。

  • 标签: 指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再植术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慢性渐进性动脉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中药在抗AS方面表现出多机制途径、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中药抗AS机制主要有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凝,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中药抗AS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于系统研究,发挥作用的化学成分尚需进一步明确。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