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间接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其中现代医疗领域需要应用较多的设备,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促进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现代医疗设备变得更加先进,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中超声技术作为现代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上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使医生可以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疾病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患者心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6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抑郁状态情况,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抑郁状态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一般;患者的未婚离异、工作压力、医疗保障、社会支持患者抑郁、疾病临床病理分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一般,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的干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在其心理上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症的发生与化疗导致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抑郁 性激素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的饮食指导、系统的术前检查及准备,以及术后精心治疗和护理,除2例出现皮下积液,4例出现患侧肢体水肿,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在12~15d痊愈出院。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放疗等,提高了治愈率。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随之得到大幅度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有大量医学资料表明我国乳腺癌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越发年轻化,因此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十分重要,其中影像学的作用功不可没,不仅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和重视,而且得到患者的高度信任。影像学与其它诊断手法一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影像手段于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现状和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影像诊断 现状与进展
  • 简介:摘要新辅助化疗(NAC)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NAC的疗效的预测及评估、NAC个体化方案的制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针对NAC的起源、化疗方案、疗效的评估、预测指标以及不同分子分型的NAC方案等方面展开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分子分型 预测指标
  • 简介:奶牛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然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 标签: 奶牛 乳腺炎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乳腺癌和正常组织表达水平。分析在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5),未发现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分化级别相关。结论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缺氧诱导因子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草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草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纤维瘤时,应用中草药治疗能够极大的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草药 乳腺纤维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对肿瘤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近几年来我院经随访病理证实的9例,9枚乳腺错构瘤病灶病理基础、超声图像特点、超声漏、误诊原因;结果乳腺错构瘤患者大多为单发,其病理基础为由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多种组织混合生长而成,呈局限性、膨胀性生长。超声表现为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周围可见包膜,后方回声无衰减;以肿瘤内组织成分及分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9枚病灶中,脂肪为主型2枚,混合型4枚,纤维腺体为主型3枚。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总体为乏血供。9枚病灶超声正确诊断3例,诊断正确率33.3%,2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误诊为局限性增生腺病。结论乳腺错构瘤,形态规整、边界清楚,有包膜及混杂回声是该病灶的超声特征表现,因其内部回声因瘤体内所含脂肪、纤维、腺体、腺管成分、数量而异,而声像图表现不同易于误诊。超声医师增强对该疾病超声表现认识,可提高超声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错构瘤 乳腺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例行一期全乳腺切除,21例行乳腺象限区乳段切除,13例行局部单纯肿块切除。结果经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后,均恢复良好,且手术切口造成的疤痕较小,不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有3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出现病症复发;行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容易混淆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摄影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和病人的病理类型的确诊率。在根据不同情况,使用局部治疗,抗生素及灌洗治疗,象限切除,肿瘤切除治疗或结合等方法来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乳房外形美观,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意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发病迅速,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组织学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ER、PR及CerbB-2表达阴性。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较易误诊为乳腺脓肿,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及密切随访。

  • 标签: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两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男性乳腺发育患者6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临床表现为乳腺局部肿块形成或整个乳腺肿大,病理巨检手术标本呈圆盘状、结节状,界限较清楚。镜下见导管数量增加,导管内衬上皮具有腺上皮和肌上皮双层结构,周边间质增生并纤维化,混有淋巴浆细胞浸润,罕见小叶结构或分泌现象,全乳肿大时脂肪组织明显增多。62例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截止本文报道时未见复发。结论男性乳腺发育的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检查用于鉴别有无合并其他恶性病变,手术治疗是男性乳腺发育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 临床分析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单纯高氧七氟醚实施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以及喉罩拔除时间,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HR、MAP、SpO2。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罩拔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时HR、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点HR、MAP以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应用于改良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喉罩通气 七氟醚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超声引导组与传统组,每组44例。传统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超声引导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乳房外观满意度。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乳房外观满意度分别为95.45%、90.91%,均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1.82%、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乳腺微创旋切术 开放性手术 乳腺良性肿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乳组与改良组,各45例。保乳组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保乳组客观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改良组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术后生活质量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三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理想的方法。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化疗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71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免疫组化分子分型分为四组,其中LuminalA型患者40例、LuminalB型患者46例、三阴性患者42例、Her-2型患者43例,比较四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前哨点淋巴结检查效果。结果四组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几乎无影响。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乳腺癌分子分型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丘脑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皮质侧脑室入路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例,经顶间沟入路3例。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短期内病人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14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2例。出院时KPS评分:90~100分9例,60~80分6例,30~50分3例,10~20分2例。结论对于丘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个性化选择入路、掌握手术要点及方法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脑肿瘤 丘脑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