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防治中加强督导服药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纳入的60例HIV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督导服药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其中30例未接受督导服药方案患者纳入对照组,另30例接受督导服药方案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督导服药前后的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HIV-RNA载量。结果:研究组CD4+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再次剖宫产产妇腹部瘢痕防治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加入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54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皮下缝合),实验组(27例,皮下心型缝合)。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7.41%;对照组腹部瘢痕发生率为40.74%。两组腹部瘢痕产生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低(P<0.05)。 结论:在再次剖宫产产妇切口缝合中采取皮下心型缝合,能够显著减少腹部瘢痕产生。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皮下心型缝合 再次剖宫产产妇 腹部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止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48例基本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因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引起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包括止血水、切口处压疮、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消毒剂过敏5种危险因素,分别针对5种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可有效保障患者伤口愈合。结论:导致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因素较多,出现切口愈合症状之后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切口 延迟愈合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畜牧业的发展也在系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逐渐朝着更大规模的目标努力前行。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却正因为畜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加剧。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作为一种急性的传染病,能够快速的在牛群之间不断传播,对家畜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产生,本文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预防治疗 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过程中采用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筛选最近5年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0例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以奇偶数字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均分两组,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采取健康管理的研究组,对比管理后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血糖、血压、血脂、疾病知晓率、非疾病治疗知晓率)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明显优势,差异P<0.05,患者遵医嘱行为(科学饮食、坚持锻炼、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与对照组数据间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应用过程中,不仅帮助患者保持相关指标平稳,同时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使患者生活质量达到理想状态,体现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健康管理 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过程中采用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筛选最近5年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0例为本次研究实验样本,以奇偶数字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均分两组,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采取健康管理的研究组,对比管理后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血糖、血压、血脂、疾病知晓率、非疾病治疗知晓率)相较于对照组呈现明显优势,差异P<0.05,患者遵医嘱行为(科学饮食、坚持锻炼、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与对照组数据间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应用过程中,不仅帮助患者保持相关指标平稳,同时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使患者生活质量达到理想状态,体现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健康管理 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分析中医药防治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从创刊至2023年6月10日的中医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绘制发文量图。结果:2000年以来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于2021年达到峰值,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未来应加强跨地域研究合作,获得更好级别循证数据。

  • 标签: 可视化 癌因性疲乏 中医药 知识图谱 Citespace 虚劳
  • 简介:使用抗菌药物后引起菌群交替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称为抗生素相关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ea,AAD)。从20世纪50年代始,人们注意到抗生素相关腹泻性肠炎发病率升高与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有关。1977年Rifkin和Larsan等在临床和地鼠研究中,证实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CD),又称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但常规培养的手段很难分离到该菌,

  • 标签: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临床表现 防治
  • 简介: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常与神经、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以及日晒.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 生活规律 皮炎平霜 肤乐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卡介苗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 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3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30例,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护理,在两组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卡介苗膀胱灌注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卡介苗 膀胱灌注 人性化护理
  • 简介:现阶段,中国艾滋病传播以性途径为主,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危险行为比例高,流行形势严重。MSM人群也是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

  • 标签: 感染影响因素 IMMUNODEFICIENCY MSM 知识行为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 简介: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也是儿科临床颇为棘手的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持续不愈,每次发病可延至10天以上易反复发作甚至迂延数月之久。部分患儿可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哮喘,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应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近年来许多患者通过研究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微量元素缺乏可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应采

  • 标签: 微量元素锌 防治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影响。方法:遴选我院治疗的134例放疗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纳入67例。予以研究组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情况。结果:统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皮肤损伤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放疗患者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降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发生率,可减轻疼痛程度和皮肤损伤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标准化 皮肤护理干预 防治 放射性皮炎 影响 
  • 简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2relatedfactor2,Nrf2)是诸多细胞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基础转录调节因子,主要编码表达多种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包括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外排型转运体、抗凋亡蛋白、抗炎因子以及其他的应激反应因子。在肝脏或肾脏因外界条件造成损伤时,Nrf2通过调节细胞对毒物的代谢排泄、细胞凋亡以及在应激状态下细胞的抗炎抗氧化进程而发挥作用。对Nrf2在肝脏、肾脏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损伤 肾损伤 细胞保护因子 NRF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积极治疗糖尿病的目标在于通过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或致死率,延长寿命。近年来,由于没有找到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遗传易感因素,研究者因而转向探寻可能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发症的其他代谢和营养因素,其中维生素B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扮演的角色备受关注。在2008年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年会上,Beltramo和Tarallo等人就维生素B1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 标签: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维生素B1 防治 遗传易感因素 糖尿病并发症 控制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控制对策,防止钩体病在我县流行。方法根据怀远县1970~2005年疫情资料及检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加以整理分析。结果通过预防服药、灭鼠、家畜圈养、健康教育等防治措施,怀远县钩体病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总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呈现流行形式发生改变、流行类型有所不同、流行强度有所降低、流行菌群出现更迭等疫情特点。结论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我县采用的控制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病学 防治对策 控制措施
  • 简介: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确定为今后10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点精神疾病。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牵头,于2003年10月完成了《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编写,为工作在精神卫生领域第一线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综合医院心理科医师和临床社工师和精神卫生管理人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 标签: 执抑郁药物 临床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