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时机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腹透新置管并长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置管术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5.5 ml·min-1·(1.73 m2)-1]和晚透析组[eGFR≤5.5 ml·min-1·(1.73 m2)-1],随访终点事件为转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或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技术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42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早透析组165例,晚透析组177例。与早透析组比较,晚透析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男性比例及血红蛋白、血钙及CO2结合力水平较低,而合并高血压比例、血磷、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较高(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33(16,57)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晚透析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早透析组(Log-rank χ2=12.004,P<0.001)。在校正性别、置管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后,早透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风险比是晚透组的1.950倍[HR=1.950,95%CI 1.019~3.730,P=0.04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机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不受体重指数、糖尿病分层等因素影响(交互P值均>0.05),但与置管年龄存在交互(交互P值<0.05)。按置管年龄进行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48岁)早透析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HR=21.287,95%CI 2.609~173.665,P=0.004)。结论早透析组腹透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该差异在低年龄组更明显,且独立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及高血压。

  • 标签: 腹膜透析 预后 队列研究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 2015 年 11 月份到 2016 年 11 月份收治 90 例 慢性肾衰竭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 n=45 )和对照组( n=45 )。对照组为腹膜透析,观察组为 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肾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发生的并发症几率较低,其与对照组为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能促使患者肾功能的积极改善,保证患者的稳定发展,也能在临床上给予广泛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慢性肾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植管术后初期非肝素化对透析管通畅的影响.方法:在13例病人植管术后初期,使用非肝素化透析液,采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导管是否通畅.结果:13例病人的导管全部通畅.结论:腹膜透析植管术后初期非肝素化是可行的.

  • 标签: 腹膜透析 非肝素化 透析管
  • 简介: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是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少见的并发症,常隐匿起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体征,早期不易诊断,一旦出现心包填塞,死亡风险很高。透析不充分和/或液体超负荷可能是其发生的原因。既往报道透析相关性心包炎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发生明显降低,国内少有报道。因此,做好对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早期识别,明确诊断及综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终末期肾脏病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规律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和标准钙透析液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在规律性随访的患者中选择40名CAPD患者,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液(SCD)3个月后对其中17例血清总钙>2.54mmol/L)和(或)高血磷(血磷>1.7mmol/L),iPTH<150pg/ml患者改为使用低钙透析液(LCD)15个月,余下23例SCD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使用LCD后的第1、2、3、6、12、15个月检测血清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液的患者,15个月中,血钙浓度逐渐升高,血iPTH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低钙透析治疗的患者,第1个月的血钙值明显下降,血磷亦下降(P<0.05),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PTH值同样在第1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以后未观察到再大幅度进行性升高,并维持在200pg/ml左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没有明显低钙抽搐、低血压及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使用低钙透析液能有效地调整钙磷代谢,并预防动力缺失性骨病,并且安全性好。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分析腹膜透析腹透管漂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腹膜透析发生透析管漂移患者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方法和复位情况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经变换体位、饮食护理、适当运动、加压灌液和手法按摩均完成复位。结论腹透管漂移是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之一,保证护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尽快完成复位,有助于腹膜透析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透管漂移 护理方法 加压灌液
  • 简介:葡萄糖是腹膜透析液中最常见的渗透成分,同时也是腹膜透析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来源之一,大约占每日所需总能量的五分之一。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葡萄糖顺着浓度梯度吸收入血,进而对机体血糖稳态产生影响。吸收量取决于腹透液的浓度、透析时间、腹膜溶质转运率、每日所需腹透液总量。

  • 标签: 腹膜透析液 糖尿病 透析后 腹膜溶质转运 能量来源 浓度梯度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肾病科湖北武汉430030摘要目的对80例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后的关键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100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了信息不全和不符合常理的“坏点”数据,得到了80组基础数据;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80组基础数据依据血红蛋白、血磷、iPTH、血白蛋白四种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上述四种指标间的相关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四项指标获得相关性血红蛋白呈现出与血磷、iPTH、血白蛋白主要相关性;血磷与iPTH呈现明显相关;血磷和血白蛋白之间为正相关,且相关度较小;iPTH和血白蛋白之间为负相关,且相关度不大.结论四项基础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可以指导临床腹膜透析科学管理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数据相关性分析可以有效预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核心指标的监测同时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重复的医疗费用支出,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提供了指导数据.关键词腹膜透析;指标;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3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具有可进行居家治疗的特点。社会支持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重要性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社会支持的作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本文通过综述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测评工具、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结社会支持相关干预研究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社会支持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综述 腹膜透析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5 月内收治腹透患者 10 例,所有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治疗,采用临床观察的方式分析临床特点并且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 腹膜透析方式对比血液透析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具有持续性,同时有效的保护了参肾功能,患者的饮食限制较小,且应用更为广泛,减少了促红素的使用,为提高腹膜透析的效果,还可以采用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式。 结论: 腹膜透析应用于肾脏危重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为保证治疗效果,可以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腹膜透析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效果及价值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由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腹膜透析,部分患者甚至像正常人一样,从事他们喜爱的工作。然而,过重的体力劳动对腹膜透析患者会有什么影响呢?国外有学者对CAPD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进行了调查1,但未涉及重体力劳动。本文对4位从事重体力劳动致腹透管移位的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重体力劳动 腹膜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到2010年1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患者20例,通过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后,了解其3个月及6个月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在开始腹膜透析3月后有1例发生隧道感染,有1例发生腹膜炎。在积极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再干预后,所有患者在开始透析6月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以减少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与验证腹膜透析(PD)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首次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作为建模队列。收集入选者基线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事件为患者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用R语言的rms包构建预测预后的模型;用一致性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以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作为验证队列的研究对象,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建模队列纳入患者45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7.67月(18.37,39.22),64例患者死亡(14.0%),患者1年、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4%、83.0%。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每增加1岁,HR=1.07,95%CI 1.04~1.09,P<0.001)、有卒中史(HR=3.63,95%CI 1.93~6.85,P<0.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每增加1,HR=1.12,95%CI 1.05~1.20,P=0.001)、低血浆白蛋白(每增加1 g/L,HR=0.89,95%CI 0.82~0.95,P=0.001)和高总胆固醇(每增加1 mmol/L,HR=1.51,95%CI 1.20~1.89,P<0.001)水平是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在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15(95%CI 0.765~0.865)和0.804(95%CI 0.744~0.864),校正曲线均接近斜率为1的直线。结论基于年龄、血总胆固醇水平、卒中史和NLR,用列线图建立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可辅助预测PD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预后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手术的理想方法,减少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方法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对传统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方法在手术切口选择、透析导管植入点选择以及内cuff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两种手术方法透析导管机械故障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进后的手术患者透析导管机械故障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手术能减少透析导管机械故障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植管术 透析导管 机械故障率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的特点,对于提高我国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人们。而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改善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腹膜透析为终末期肾脏替代疗法之一,长期反复进行腹膜透析会对患者心身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涉及腹膜透析对患者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在护理工作中的应对策略。方法通过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将76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无论在干预前,还是在干预后3周,干预后6周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有明显变化,参考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提示患者于干预3周,干预6周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提示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减少或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沮丧等心理障碍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腹膜透析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短期治疗腹膜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48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空腹抽血查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和谷草转氨酶(SGOT);检测炎症指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对照组进行上述相同的检查,并与对照组基础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腹膜透析患者存在高血脂和高炎症状态,经过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脂、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明显卜降,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结果具有显著意义。炎症因子hs—CRP和IL-6水甲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5:而抗炎症因子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腹膜透析患者有显著的降血脂和抗炎症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腹膜透析 炎症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在保护残余肾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及中分子物质清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D患者日趋增加,降低PD患者病死率,使其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将影响PD患者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透析患者 腹膜透析 病死率 终末期肾脏病 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