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瓶的起源──兼谈半坡文化与庙沟文化的关系问题田建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尖瓶是仰韶文化的基本器形,不但数量多,而且形态变化规律性强,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一般研究仰韶文化均要由此入手。同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4)期文化(西王村上层文化)、泉护二期文化...

  • 标签: 尖底瓶 文化区域 老官台文化 上层文化 双耳壶 文物出版社
  • 简介:沟二期文化研究罗新,田建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和不招寨发现的釜灶、鼎 ̄①;1931年北平师范大学及美国弗利尔艺术陈列馆等单位合作在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荆村发现一件陶(当时称陶鬲) ̄②。原认为是仰韶文化的...

  • 标签: 文化类型 大汶口文化 仰韶村 陶鬲 三里桥类型 东下冯
  • 简介:主要分布在豫陕晋黄河中游地区的庙沟文化,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却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庙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 标签: 彩陶 传播 庙底沟文化 两湖地区
  • 简介:通过成都金沙遗址和其周围同一时期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比较研究,探讨金沙遗址的时代.尖陶器是金沙等遗址出土较多的器物之一,以尖陶器的器形演变、特点,确定金沙等遗址出土尖陶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位置.结合共同出土的其它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本身的发展规律,提出金沙遗址的繁荣期在春秋后期,其上限可能达到西周时期.

  • 标签: 蜀文化 尖底陶器 金沙遗址
  • 简介:为探索防止秦兵马俑彩绘的生漆底层和陶体脱落的方法,用设计的几种以有机硅为基体的加固剂将老化生漆片分别黏附到经过预处理的陶表面,从而针对加固剂固化速率、渗透性、铺展性、粘结强度等五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固剂的粘结强度与加固剂本身、加固剂固化温度以及固化后的成膜比例有关;改性有机硅与陶体以及生漆底层均有很好的润湿性,固化工艺合适即能起到很好的粘结效果;配方A3(有机硅、二甲苯、三乙醇胺混合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秦俑彩绘保护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改性有机硅 加固 润湿 粘结
  •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1949年11月11日诞生到现在虽然还不到四十年,但从其成长历史看,早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已处在孕育和发展之中了。人民空军的历史是和中国近代航空史息息相连的。因此,空军航空博物馆不但应当展现人民空军的历史,体现出当代中国的特色;而

  • 标签: 人民空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 成长历史 航空事业 沙河机场 航空知识
  • 简介:一、概况药师灵塔俗称华塔,位于丰润县南10公里车轴山寿峰寺无梁阁西侧,是一座八角形亭阁花塔。据宋焕居《丰润车轴山寿峰寺》载:“……塔前右方陀罗尼经幢上的铭文:‘玉田县(辽代时,此地属玉田县)大街村车轴山创建佛顶……伏惟我大契丹国昭孝皇帝(即辽兴宗耶...

  • 标签: 维修方案 修复设计 陀罗尼经幢 佛龛 轴山 须弥座
  • 简介:<正>楚帛书是现已发现最古老的数术书。这种书让现在的人读起来当然莫名其妙,但在古代却是流行读物。它与地下出土的大批日书是同一类。后者虽然现在只有睡虎地秦简《日书》发表,但将来陆续公布,势必会形成一种专题研究。那时我们将会看得很清楚,楚帛书的研究是它的开端。过去我对楚帛书做过一点研究:1980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下简称《子弹库》),1988年写成《〈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中国

  • 标签: 帛书 睡虎地秦简 弹库 专题研究 数术 日书
  • 简介:中国有着悠久的陶器制造史。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利用天然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彩陶是制陶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彩陶文化又是原始农业、畜牧业生活的产物.是原始先民对大自然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们把自己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活动逐步反映在陶体上,陶器便有最初的现实需要逐步往精神方面的诉求发展.也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彩陶。

  • 标签: 陶器 赏析 彩陶文化 生产生活 天然物质 文明发展
  • 简介:1983年7月—9月,在美协及有关部门关心下,我们完成了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设计。现就总体设计的几个方面,谈一些体会。一、设计意图: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不同于一般雕塑展览,多年来美术展览中的雕塑作品基本上

  • 标签: 城市雕塑 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 纪念性雕塑 城雕 大型雕塑
  • 简介:根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现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单位”)的规划、保护和安全、消防方案;重要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及报告出版方案;重点博物馆和重要地(市)级以

  • 标签: 保单 补助经费 项目 预算 国家 申报
  • 简介:世博会已经经历了150多年。但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过世博会.而我国是第一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综合性世博会。所以,不仅是我国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也是世博会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 标签: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展示内容 发展中国家 主题 展区 甘肃
  • 简介: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下称)一文[1],写那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在楚文化研究中对楚鬲认识方面的一些混乱现象,试图将江汉地区出土的不同用途、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鬲加以区分,以利于楚器的排比和研究.收入时,有部分文字和插图被删节,因而有读者提出一些不明了的问题.实际上,江汉地区出土的东周鬲不完全都属于楚鬲,下面拟分江汉地区的鬲及楚鬲两个标题,作为的一些说明和补充.

  • 标签: 江汉地区 楚式鬲 炊器 盘龙城遗址 出土文物
  • 简介:“镇墓兽”是楚墓中特有的随葬器物,反映了楚人特殊的葬俗和文化心理。本文探讨了楚“镇墓兽”因时代、地域和墓主人身份差异而存在的演变规律,并依据其器型特征进一步认为楚“镇墓兽”的构型为多层意象的综合体,其功用之一为引魂升天。

  • 标签: 楚式“镇墓兽” 历时性 共时性 功用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和穿斗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性分析。通过对抬梁和穿斗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性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和穿斗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
  • 简介:"己酉"天青釉鼎香炉,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钧窑瓷器,一级文物。口径25.5厘米,高42.7厘米。双立耳,圆鼓腹,三兽足。口沿至肩部两侧饰兽形耳,腹部饰四个兽面铺首衔环纹,通体施天青色釉。颈部正面有一长方形题记,上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楷书铭文。1970年出土于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 标签: 香炉 青釉 钧窑 元代 呼和浩特市 元武宗
  • 简介:山西是文物大省,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全省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5000余处,其中木构建筑就有18000多处。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木构建筑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保护古建筑是长期以来山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宋辽金以前的早期建筑又是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文物保护工作 同类 保证质量 加强管理 历史文化遗迹 中国